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居民生活调查”抽样方案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居民生活调查"又称住户调查,是一项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重要统计调查.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有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异、财产差距等现象,都可以通过这一抽样调查取得十分重要的数据.它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和写照。改革开放20年,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日新月异的迅速变化,一直用得顺顺当当的“老古话”,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失灵”了,一个接一个新词语脱颖而出,令人应接不暇,无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回首看生活,“三更”加“二不”回首1997年,是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的一年。据三门峡市城调队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吃得更惬意。据80户居民抽样调查,1997年人均食品消费达175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4.
从消费结构统计分析看上海人民生活水平之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我国改革开放的龙头,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对我国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表率作用.因此,分析近几年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反映居民在食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休闲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对中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居民进行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城市居民个体作为分析的单位,以个体对主观休闲生活质量的感知为分析内容,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与城市居民主观休闲生活质量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主观休闲生活质量对总体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此外,还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单位类型以及收入等因素与不同领域的主观休闲生活质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单位类型的居民对不同领域的主观休闲生活质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最后,还提出提高休闲生活质量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生活美好指数的测量及分布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居民的生活美好水平与城市让居民享有更多的优越感、富裕、和谐、幸福等因素有关。构建城市居民生活美好指数的测评指标体系,文章以2007年我国31省市的地市级城市为评价对象,获取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生活美好指数测评的实证,并得出城市居民生活美好指数省际分布公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江西财经大学林毓铭一、城市绝对贫困人口逐年攀升、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以往统计的贫困人口,主要指农村人口,“八五”期间,借助希望工程、科技扶贫、幸福工程,向贫困宣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七五”末的8...  相似文献   

8.
比较历年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发现:2000年~2005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城市居民;200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而在2007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回升(3.44分→3.53分)而城市居民有较大回落(3.52分→3.35分),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再次跌至农村居民之下。  相似文献   

9.
人情负担何其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人们视为"隐形"负担的人情消费也在快速增长着,悄悄地吞噬着城市居民增加的财富.据对黔江区城市住户调查资料分析,由于受"礼尚往来"传统思想和盲目攀比的陈旧观念影响,目前城市居民无休止的"人情债务链"越拉越长,行情逐年看涨,城市居民"人情债"越背越重,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更是不堪重负,亟待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观点传真     
《四川省情》2006,(2):2-2
*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不大?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比较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在0.4左右,这还是在各种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难以准确估计的情况下测算出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如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收入差距扩大过快、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大。*年夜饭“经济”吗?如今…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本文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三城区低保人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进行实态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九五”以来,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01年四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60元,与1996年相比,增长44.4%。但是,在城市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菁 《上海统计》2002,(12):34-36
为了解本市城市居民在各大节日期间忙些什么,消费及娱乐情况怎样,今年,市统计局城调队对25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三大“黄金周”的消费及娱乐情况跟踪调查。调查资料显示,休闲娱乐、走亲访友、旅  相似文献   

14.
珠海人住得如何?———2500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系列报告之四赵来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是一个人生活和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珠海作为中国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文章选取1980-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倒U型,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短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短期波动和垃圾产生量偏离长期均衡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估研究抚顺石油学院刘玉玫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概念及特点居民生活质量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居民实际生活对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居民的实际生活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部分,具体包括:经济条件、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后,政府不仅要清理现行的法规和政策与国际交往的障碍,还要改变同国际惯例相悖的统计指标体系。其中反映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水平的“人均居住面积”这一统计指标,就大有改变的必要。一是这项指标计算不科学;二是这项指标与国际统计口径不对应;三是这种统计方法容易误导市场。 居住面积在我国通常指卧室的面积;住房面积是居民生活、学习和休息的面积。这是两种不同概念的专业用语。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不能以卧室面积来衡量。建国以来,国家统计局和有关部门一直沿用“人均居住面积”这个统计指标来反映我国城市居民的…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效果怎么样呢?本文利用现代经济学中比较成熟的线性支出系统理论和需求理论,综合了武汉市九十年代城市居民的有关消费的统计资料,对武汉市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测算,全球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8个。全国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污染导致的“缺水城市”增多。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有捐 《统计研究》2006,23(10):49-54
一、引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1700个县城关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分重视,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不断提升,接受低保救助人数明显增多。1999年中央及地方财政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总投入为19·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20%,全国保障人数266万。到2004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总投入为17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