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条件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偏移现象,其中尤以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为最。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不仅对传统文化认同度偏低,而且存在盲目性、矛盾性和功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地磨蚀着大学生并不稳固的文化认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如果放任这种文化认同危机的发展,必将威胁国家文化安全,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在分析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诱因,并致力于探寻培育和重构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当代大学生受其成长的文化背景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提升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形式之一种,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认同成为问题并受到普遍关注是在现代性及其全球化的展开以及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后出现的。当今,解决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本方法是,立足马克思,对现代性及其全球化重新进行批判性反思,根本途径是回到传统,向现代敞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语言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语言变体,是当前网络文化的表征,它折射出大学生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困境,这种困境从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出来。破解这种困境需从确立文化身份,获取文化认知,树立文化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个体认同路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社会认同路径;从构建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网络话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两套体系强化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6.
新生代大学生网络庸俗文化狂欢中呈现出的自我、功利化、叛逆、游戏、迷惘等心态,折射出其存在以价值虚无、人格异化、潜规则迷信、行为断裂示范为内容,以普遍性、多样性、冲突性、传染性、解构与建构并存、危害性为特征的价值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7.
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的文化认同陷入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会性根源、认识性根源、历史性根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的指导,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同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范式的研究,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建立起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的漫长历程,使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在文化价值上越来越趋于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说,夷夏文化同源的认识,乃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认同的障碍及其实现的理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并出现了价值选择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产生了一些障碍。理解价值认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认同实现的障碍和原因、研究认同实现的方法及路径,有助于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中存在着三种假象:作为工具与手段的政治认同,丧失了主体性的政治认同,只有规则层面接受、没有意义层面诉求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表达的是人们与他或她认同的东西的分裂。假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并未按真我的要求而是按他人的标准去进行政治认同,其中,真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标准存在偏差,个体充分发展的目的与群体保证顺畅的功能目的之间并不一致。确立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协调统一的社会发展范式,以情感认同推进有效的政治认同,尊重本能需求、传统习惯等无意识因素,这无疑是提高当代政治主体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青年人能否顺利地解决同一性危机,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高校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提高大学生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能力。大学生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能力就是解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明确自我的价值、未来自我发展等问题的能力。大学生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能力的构成是以对自我的觉知、分析、评价为出发点(即前提条件),以掌握心理学知识、认识就业形势等知识为基础,以学会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等技能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办学的日益开放与社会化,高校校庆活动越来越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尤其呈现出特有的文化功能,蕴涵着独特的文化价值。高校校庆活动的文化基础在于建构与运作文化符号系统,校庆文化的价值核心是凝练大学精神,打造特色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建立师生相互责任的心理契约,培育师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实现高校校庆文化价值的根本诉求,也是积淀大学文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与认同的基本概念,同时引入了欧洲文化认同这一成功范例。欧洲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外延是由欧盟内部提出的各项文化报告和政策进行书面确定,包括共同的民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相同的语言起源等。在此基础之上联系我国实际,从欧洲文化认同的成功建立中汲取经验,为解决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认同危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关系到国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种现状,亟需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法的创新,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注大学生文化思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括青年文化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关系 ,分析80 -90年代我国大学生文化思潮的特点和演变轨迹 ,兼谈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思潮的特殊性 ,呼吁文化教育界关注大学生文化思潮 ,掌握规律 ,精心引导 ,使大学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乡文化差异与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发生碰撞时,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适应性危机,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高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为高校农村学生提供经济帮助.才能推进在校高校农村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地区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区域民俗文化烙印,是区域民族大众重要的传统闲暇娱乐方式与内容,现代全民健身标准对其不具备适宜性;生产生活变迁中社会生活观念等变化仍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发生现代位移的重要诱因;市场价值、休闲健身价值、文化保护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强化和融合构成了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文化情境是政治认同孕育的源泉与土壤,它直接关系政治认同的道义合法性与情感支持。文化情境的变迁与政治认同的生成样态紧密相连。纵观文化情境的动态变迁,东方君主专制时期、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与中世纪时期,在主体的附魅、利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