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国内外学术界对敦煌石窟所藏的古代藏医学文献的研究热潮正方兴未艾。其中《藏医杂疗方》(P.T.1057)一书的译释已经发表,作者还曾撰文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见《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四期)。随后,《中华医史杂志》1983年第二期又发  相似文献   

2.
一、近年来关于“瓯脱”一词的讨论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了何星亮的《匈奴语试释》,其中第十七个词是“瓯脱”,作者认为此词译自匈奴语中与哈萨克语[(?)]同源的词,其词义为“住所”、“定居地”。近年来,《民族研究》杂志上又发表了几篇关于“瓯脱”的论文,有刘文性的《“瓯脱”释》(1985年第2期),张云的《“瓯脱”考述》(1987年第三期)。因为“瓯脱”一词不是汉语固有语词,所以存在原意不明的问题。《民族研究》的两篇文章介绍了历代及现代学  相似文献   

3.
外国的语言学专家、学者较早就开始了对鄂温克语的研究。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最早对鄂温克语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是俄国语言学家亚历山大·卡斯特伦(M.AlexanderCastr啨n’s,又译阿里克桑德尔),他在对包括鄂温克语在内的通古斯诸语言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于1856年撰写出《通古斯诸语语法教科书》。接着是俄国语言学家伊万诺夫斯基(A.O.Ivanovskiy),他利用自己在19世纪50年代所做的索伦鄂温克语实地调查资料,于1894年撰写了《索伦语与达斡尔语》,其中也对索伦鄂温克语做了分析。该书稿于1982年由G·卡拉(G.Kala)整理后在布达佩斯出版。可…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容本镇副教授的9篇系列论文《张承志小说论》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至2001年第4期连续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和科研处联合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于2001年9月15日在南宁市就容本镇副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举行了座谈.出席座谈会并作重点发言的有广西文联副主席黄德昌,广西《南国早报》首席记者、签约作家胡红一,广西大学江建文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杨长勋,广西民族学院教授林建华、副教授郑华生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徐杰舜教授,科研处副处长莫金山副教授.另外,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区党校教授陈学璞还作了书面发言.现将座谈会发言及书面发言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松 《回族研究》2003,(1):105-106
近代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学术研究,在国外,最早的似乎是英国外交官梅辉立(W.F.Mayers.1831-1878,梅氏于1859年来华,1871-1878年曾任汉务参赞)撰写的《十五世纪中国人在印度洋的探险》(发表在1874-1875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国评论》第3-4卷上),文章中摘要译介了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部分史料,并对其中的地名与民俗有所考证。在国内,当首推梁启超1904后在《新民丛报》第3卷21期发表的《郑和传》。而后,才陆陆续续出现有关的文章、专著或资料。相对而言,数量不算太多。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学术研究,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代欣言 《西藏研究》2001,(1):115-117
1990年,笔者曾对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和康马县农牧区15~49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进行过一次调查,并撰文分析了我区农牧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特点及成因(发表于《西藏医药杂志》1993年第2期).  相似文献   

7.
吐蕃族源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31年英国人屋尔芬顿(s.N.WOlfenden)发表了《西夏文西藏译音说》,误把甲戎(嘉戎)语当作弭药语(西夏语);1882年英国人巴卜尔(E.C.Baber)在其《中国西南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对雅垄江流域的弭药语作了一些考察,他把藏语安多方言当作弭药语;法国教授石泰安(R.A.Stein)长期研究西藏(唐称吐蕃)和西夏(党项拓拔氏建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民族论坛》第2期上,笔者发表了拙作《侗族款的名称》,提出“Kuant(款)”是侗语固有词,意为连成片的联盟组织。发表此文意在抛砖引玉,引起讨论。正好,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上拜读到《〈侗款〉的“款”字探源》(以下简称《探源》),该文提出,“作为盟约法规的‘款’,决不是侗族所固有,而是好几代封建王  相似文献   

9.
<正>按在本书1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我交代一下所收录文章的"来源":《作为超社会体系的文明》,以《超社会体系——对文明人类学的初步探讨》为题,发表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5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观点》,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莫斯民族学的"社会论"》,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0.
已故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森先生所著《突厥语言研究文集》于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森教授曾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突厥语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员。他在中国民族语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创设了北京大学东语系维吾尔专业和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突厥语教研室,一生致力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这部文集是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文库中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凝聚了老一辈学者的心血。著名东方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为文集作序,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为文集题词:著…  相似文献   

11.
康家回族话语法探析韩建业1990年,我所语言研究室对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康家回族话进行了初次调查,在此基础上整理并发表了《初谈康家话语音系统及词汇的构成》(载《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一文。之后,又于1992年进行了补充调查。本文拟从词...  相似文献   

12.
来函照登     
本刊1992年第一期发表纪兰蔚同志的《玉树草原藏舞文化》一文后,我们发现该文已先于本刊发表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三期上。纪兰蔚同志这种一稿两投的做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后的今天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已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帮助.现将作者的检讨公开刊登,希望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们也向广大作者和读者致歉,同时请大家协助本刊尽力杜绝此类事情。  相似文献   

13.
《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上发表了牛达生先生的《西夏陵没有"圣容寺"》一文,作为对笔者旧作《西夏圣容寺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的商榷.该文对原始资料的征引每有讹脱,以致在某些关键地方曲解了笔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更正说明     
因本刊编校失误,造成刊登于《回族研究》2019年第4期(总第116期)的马麒、韩富祥《甘肃夏河回藏经济交往与民族和谐共生研究》一文中的一级标题序号有误。现将一级标题序号四、五更正为三、四,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5.
[能按]《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发表了都永浩的文章:《民族理论学科新的研究热点初探》(以下均简称《热点初探》)。能锡元读后,写了一封短信给都永浩;尔后两人又以书信方式对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交流了看法。这就是《书简》[二]的由来。熊锡元与王希恩合写的《民族理论书简》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发表后,学术界的一些朋友对书简这一形式颇为欣赏,并给予鼓励。能锡元亦认为,这种形式有它的一些优越性和特点。第一,作者情绪轻松自如,形式活泼,不拘泥于程式,有如文艺轻骑兵。这种形式亦可称之为笔谈。第二,体…  相似文献   

16.
我对考古学一无所知,但我一直关注着印度河流域古文字解读的进展。我不知在我有生之年这种文字的奥秘是否能被揭开。看来是被揭开了。读到S·R·拉奥博士于1979年11月发表在《印度国内外评论》上的简短而惊人的文章(译文载《民族译丛》1980年第3期——译者)令我十分高兴。W·A·小费尔塞维斯的大部头著作《古印度起源》(1971年)中提到了拉奥博士(但是未予肯定)。在费尔塞维斯教授的著作中没有谈到,闻  相似文献   

17.
38.扎哈罗夫《果尔特语研究资料》,大祭司提供,载于《俄国皇家地理学会通报》,1876年,第1分册。发表了语言方面的总体看法。39·季诺维也夫《松花江之行》,载于《俄国皇家地理学会阿穆尔分会著作集》,1895年。记述了河流,对木材加工和通商的可能性以及航运条件、轮船制造业组织  相似文献   

18.
二、经济署四川总督锡奏拟请授案改设炉霍屯务片 锡良 见《东方杂志》第十二期1905年1月30日(光绪 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议办藏矿 见《重庆商务报》第九十九期(第四年第一九号) 1908年7月5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七日)维持茶业;_二一,见《重庆商务报》第一百零八期(第四年第二十八 号)1908年9月6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一日)驻藏帮办大臣奏亚东江孜噶大克三处拟开关设埠情形折 见《商务官报》己酉第十九期190,年8月10日(宣 统纪元年六月二十五日)论西藏金矿情形 (英)满克拉论著浮阳生译) 见《振华五日大事记》第五十一期1908年1月25 日(丁未…  相似文献   

19.
大正13年(1924年)我生于京都市,昭和22年(1947年)毕业于京都文理科大学东洋史学科,后为文部省特别研究生。1951年发表《论藏文的起源》(《史潮》44)。1953年发表《于阗的名刹贡代寺》(《东洋史学论集》1)和《于阗国卓尔玛寺诸僧侣的变迁》(《史潮》51)。1954年发表《卓尔玛寺诸僧侣的生死轮回》(《东洋史学论集》3)和《佛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1991年8月29日至9月4日内蒙古大学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载于《民族语文》1991年第六期。鉴于此文对于开展蒙古语族以及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