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究竟有什么特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如何抓好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藏族学生的母语中的有利因素,克服母语中的一些牵制性的影响,尽快地建立起新的发音习惯?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拟就教学中迂到的一些具体情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失当和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2.
从发音部位看,英语和汉语中的[f]音都是唇齿音。相对于其他辅音和声母,其发音更靠近口腔外侧,将其归为“外围音”之一。以[f]为首辅音的英语单词和以[f]为声母的汉字在语义上存在着大量以“外围义”为核心义的对应词群。这些对应语义词群表明这些词的发音部位与语义之间存在着象似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发音方式上看,英汉语中的[f]音都是唇齿摩擦音。发音时,上齿轻触下唇表面母的汉字中存在着大量对应语义词群,它们在语义上模仿"上齿接触下唇表面"以及"气流从唇齿间缝隙溢出"的发音方式,从发音方式上印证了音义象似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省音和增音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贯的言语里 ,为了发音上的方便 ,音节之间或词与词之间的某些音常可省略 ,这种现象称为省音。从形式上看 ,省音有词内省音和词间省音两种。有时为了发音的方便 ,词与词之间又可添加一些音 ,这种现象称为增音。省音和增音都是英语里特有的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个正常的两三岁孩子,已经基本上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自由地与周围的人交谈.而一个成年人学了两三年外语却往往达不到两三岁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并不是因为孩子比成年人聪明,而是因为孩子拥有两大优势:一是孩子生活在本族语的语言环境之中,二是孩子没有其它语言习惯的干扰,语言环境虽受客观条件制约,不过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多看来创造条件,制造语言环境.而语言习惯则必须通过主观努力来克服.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要尽量克服母语(即汉语)的发音习惯,不要把“乡音”带进英语.母语的发音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大学的语音课  相似文献   

6.
音位是语音中一种彼此对立、而又能区分意义的语音特征。它可分为“音段音位(segmental phonemes,即元音、辅音和它们在词中的组合)和“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s.即重音、声调、音长和音渡)。任何人在学习一种外国语的语音系统时都要受到本族语发音习惯的干扰。这种干扰程度的大小,往往与人的年龄成正比。成年人的本族语发音习惯更是根  相似文献   

7.
同普通话相比,包头方言所固有的发音特点,在英语发音中,受某些音素的影响,即没有舌尖韵尾音“n”、“zh、ch、sh”与“z、c、s”混用,词尾音多、多一个声母。其改进措施为:通过学习普通话,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语音体系。  相似文献   

8.
英语的语音弱化是指语言在语流中的弱读现象。在现代英语中,弱读现象相当普遍,它主要表现在虚词(empty words)的发音上。例如介词、连词、冠词以及助动词等。这些词往往有两个读音,即一强一弱。如定冠词the在重读时是,而在弱读时元音前读,辅音前为。实际上,在正常语流中虚词的强读形式是极少见的。这些词的使用率极高,因此,能否正确掌握弱读形式的读法是学好美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学生常常忽略语流中语音的弱化,而喜欢采用全重读式读音。这既违反了英语的节奏规律,也不符合语言表达思想的习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偏重孤立的词句操练,只要求学生在发每一个单词的音时做到准确、清晰和响亮,而忽略了语音在语流中主次有分、强弱有序的发音特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英语弱化教学这一环节,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弱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江"字最早见于金文,在上古共同语中属"见"母"东"部,音值为[kuη].南北朝后期,由于南部方言的地位提升和影响扩大,作为南部方言基本词汇"江"的方言读音"[kaη]"遂进入共同语,并最终取代了"[kaη]"音在共同语中的地位;后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发音习惯的影响,至明代,[kaη]被直接腭化为[tciaη]."江"字音读的变迁,反映了方言、外语等因素对语音变化的重要影响.前人关于"江"的[kaη]音是由其[kuη]音自然演变而形成和[tc][tc][c]是由于"-i-"-y-"介音的影响而形成的观点还需要重新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钢琴在西洋乐器中属于键盘击弦乐器,通过键盘的杠杆,作用于击弦机上的毛毡裹制的小槌,使之敲击琴弦,引起琴弦振动而发音。钢琴按十二平均律调律。利用拍音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05,(6):19
和弦是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通常有三和弦、七和弦、十三和弦等概念,并没有32和弦、40和弦乃至64和弦的说法。但是,在音频器材的工业设计上,例如手机,和弦也叫复音、多音(polyphony),即多个音源同时发音,多少和弦就是指MIDI(数字化乐器接口,一个供不同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的名称)中各个通道的发音数之和,与乐理中的和弦是不同的概念。手机铃声中的和弦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要完美表现一首弦乐四重奏,至少需要16个音源,八重奏就得32个音源,那么,它们就分别被称为16和弦与  相似文献   

12.
中古音的疑母在官话方言的消变规律是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目前对疑母演变的详细规律还不十分清楚。反映五代末初时期汉语官话语音的《尔雅音图》是考察这项音变的一项珍贵难得的重要资料,全面考察这项资料的疑母例可有助于我们对一问题的一个专门探讨。目前,我们对疑母在官话方言的消变规律的一般认识有这样三点:1、疑母在洪音(中古一、二等)前多保留,在细音(中古三、四等)前多消失。2、部分疑母在开口三等韵母前变为n一声母;3、疑母演变的若干不规则现象多是因为方言的影响所致。即该方言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清末中国人使用的日语教材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和语法角度分析清末中国人对日语认识的进步。在语音方面,开始使用音韵学术语解释日语语音,详细地描述对日语的促音、拗音、拨音的发音方法,指出日语的重音可以区别词义、列举了日语的音变现象并给出了原因。词汇方面,教材对日语词类划分、词的句法功能以及动词活用用法都有具体科学的阐释。这些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人开始自觉与主动地学习日语,并对日语有了飞跃性的进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听力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一、听力理解障碍(一)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一是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leave—live,foot—shoot;二是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中有一词析为二字使用的现象:或书面语为单音节的词,口语中用为由原词分化的双音节词,或较早的词形是单音节,晚起的词是双音节。古代学者虽偶有言及,但并未把它当作一种训诂方法广泛地使用。本文第一次把这种现象作为独立的训诂方法,表而出之,名之曰“析音”,并举出了一些此前未被注意的例子用析音法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语言迁移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从音位特征中的元音、辅音,超音段特征中的语调、重音及其他特征中的连读、停顿这些方面来探究汉语普通话对英语发音在语言因素上的负迁移作用。根据中国学习者产生的偏误和负迁移,找出相关对策:学习语音理论知识、实施对比训练、增加语音模仿,希望能促进学习者对普通话发音和英语发音的认识,有的放矢地去训练和纠正,提高英语发音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一语音的演变大都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某个人把原来读o的音改读成a,听的人虽然能够立刻觉察,但大多数人不会注意,有的人可能认为此人发音不正,有的可能认为这是随便乱读所致,有的人甚至可能误认为这是在开玩笑。总之,由于读音的改变常常是从少数人嘴上开始出现,因此,人们常把这种变异当作个别现象而不大注意。“纵使我们掌握了完善而无缺的记录,我们也还是不可能确切地指出某些变体流行的起点,认为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演变的开始”但是,这一点无关紧要,如果一个读音的改变仅限于某个人或极少数人,在语言交际领域中成不了大气候,那也就不必去深究其来龙去脉。问题在于改变读音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流传下来的反映漳州音系的韵书有三种,即《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汇音》、《渡江书十五音》。本文拟探讨关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一书中的若干问题,于后两种韵书暂不讨论。《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刊行于清代嘉庆二十三(1818)年,是一本流传很广、陈炙人口的反映漳州方言的通俗的书。作者署名“东苑谢秀岚”。此书无序例,“东宛”究属何地,谢秀岚之生平事迹如何,文献不可征,皆不得而知。(十五音‘声母用“柳边求去地颇他曾八时英门语出喜”十五个字表示。韵母分为五十部,凡例中列“字早共五十字”:君坚金规嘉、干公乖经观…  相似文献   

19.
1.在学字母阶段就记住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与字母的发音有密切的关系,如b[b],d[d].P[p];t[t],f[f],v[v],m[m],n[n],i[i]..k[k]。k[k」,。至于c.g,h,q.r,wyz几个字母的发音,要结合单词去学。2.用读音规则读词、拼同。一般的教材在初学阶段安排的词大部分是符合读音规则的。这对学生掌握单词有很大帮助。要结合新词学有关的读音规则。有的学生能说出ee、ea读【i:],但是在听到[ti:nj时却拼写成ten;还有的学生虽然学了读音规则,但在记同时不会用,而习惯于死记硬背,甚…  相似文献   

20.
造成英语听力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语音障碍。因此,了解英语的语音规律,熟知在连贯的讲话和朗读中发生的一些音变现象,有助于我们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掌握英语的读音技巧,克服听力中的语音障碍,在此基础上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