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冠 《社会工作》2011,(13):49-50
读《社会工作》(2010年第10期上)SharonMclaughlin(朱隽如译)的《从专业人士到癌症患者:一位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历程》一文,心中颇感震撼——这是社工披露自己从一个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向服务提供者与获得服务者并重的角色转变的历程,此种转变过程中所包含的辛酸痛苦可能只有作者才能真正地了解。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特征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活动。什么是社会工作者呢?《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界定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它用从事社会工作和专业两个特征来界定社会工作者,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指在国家或民间福利机构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它用工作内容和工作组织的特征来定义社会工作者。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因为这些人  相似文献   

3.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最早在美国萌芽与建立,经历了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会互动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呈现新趋势。这也是学校社会工作从一种助人的方法发展成独立专业的历程。专业角色经历了友好访问员、访问教师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1920年是毛泽东在思想上大飞跃的一年,而他的这一思想转变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历程。构成这一历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李大钊、陈独秀及《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从参与发动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中对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对新民学会内部的思想分歧的思考及对好友蔡和森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毛泽东之所以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是受到时代风潮中的“激进主义”的影响,更不是出于对乌托邦的追求,而恰恰是出于当时中国的现实以及自己对于这种现实的真切的体认,抛弃那些“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的东西,选择真正能在事实上做得到的改造中国的方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角色采择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将在职业动机、工作身份和工作方法三方面重新采择,其结果表现为利他主义的职业动机,主客体交互的工作身份和一事一法的工作方法。这种角色采择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和善、和睦和亲和的人格,也需要具有协管、协助和协调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粉霞  张昱 《社会工作》2014,(1):141-149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具有介入灾难管理的经验与优势。其中,资源体系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对弱势人群的关怀是社会工作者最被期待的两大任务。需求评估者、资源整合与链接者、个案管理者、心理支持者、社区组织者则是社会工作者在灾难服务中最常扮演的角色。随着灾害动态周期变化过程,上述的角色和任务亦有所变化。因此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灾害管理的动态周期过程,掌握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被期待的角色和功能,以及每个阶段功能发挥的强弱趋势,有利于制定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7.
一、考试特点按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既要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又必须符合中国  相似文献   

8.
拙文《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在《求是学刊》1990年第4期刊发后,唐克俭同志曾经撰文批评。鉴于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这一题目的现实价值和内容的复杂,本文无意在有限版面内就批评提出的问题予以逐个具体答复,倒想继续探讨以前未及澄清的两个问题:马克思从抽象主体性向科学主体性转变的逻辑关键何在?与此相关,马克思的理性精神对其主体性昭示了什么?1 正如卢卡奇所谓,自康德以来的“现代哲学”“拒绝承认世界是某种已出现 (或例如由上帝所创造的)与已知的主体无关的东西,而情愿把它想象为它自己 的产物”①。从主体性角度理解外在世界是“现代…  相似文献   

9.
(接2012年第1期)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群体构成与主要类型划分谁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构成群体是什么,各类群体的主要特点、异同之处和主要成因是什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者构成、社会工作者类型均多种多样,划分标准和界定角度日趋多元,实质是反  相似文献   

10.
一、考试特点按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既要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又必须符合中国本土  相似文献   

11.
资讯超市     
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城市(城区)确定日前,《关于确定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城市(城区)的通知》下发,经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综治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北京市海淀区等13个城市(城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经集》是巴利文三藏中一部重要的经典,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的跋婆罗(Bhabra)赦令中规定必须学习的经文内,就有三部与《经集》的一些章节等同:《牟尼偈》(Munigāthā)等同于《经集》中的《牟尼经》(第一品第十二章)、《牟尼经》(Mauneya sūtra)等同于《经集》中的《那罗迦经》(第三品第十一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2008年6月28日、29日,我国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开考,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从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的三门考试课程中,最需要考生花时间和精力应对的一个科目。对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来说,该课程复习的难度的主要是:大多数考生只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某个政策熟悉,对该课程的大部分政策与法规不熟悉;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兴起的女性服务,是否促进了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回顾了女性服务在价值取向、需求分析、介入手法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并以妇女为本、女性的三重角色、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外化问题、互助小组、集体方式、男性参与和女性参与等八项标准来考察77个女性服务项目,以理论的透镜对我国女性服务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索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服务的广东经验.研究发现,女性服务的项目设计普遍缺乏社会性别理念,项目给女性带来的效果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女性服务的使命就在于实现性别平等从而真正改善女性福祉,而女性服务设计的核心在于社会性别理念,这正是对社会工作者性别敏感度的考验.要让服务真正有利于女性,必须培养社会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并建立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资助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该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包括三章.第一章回答的问题如下:1.什么是管理?2.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什么?3.管理人员起什么作用?4.各级管理人员需要什么技能?5.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是怎样形成的?第二章讨论如何管理自己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该章概略地提到现在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及可以设想自己在事业上将走过哪些阶段.读完这一章,你们将会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知道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第三章考  相似文献   

17.
沈黎 《社会工作》2008,(7):41-43
一、考试特点 按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纲》的要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既要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又必须符合中国本土国情,同时要突出“能力为本的原则”。因此,《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既应当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三门考试科目中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科目。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中华 《求是学刊》2001,28(2):31-36
在世纪之交 ,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不难发现它正在经历并有待完成这样几个转变 :一是在自我反思方式上从“解构”到“建构”的转变 ;二是在自我把握方式上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三是在自我理解方式上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四是在自我定位方式上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农业户籍职工,单位一直为我缴纳五险,我的失业保险是按农籍职工缴费(个人1%不缴纳)。2015年1月开始单位从我的工资中扣除1%的失业保险费,到2015年5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单位不与我续订合同,请问我能按月领失业金吗?赵宝亮赵宝亮读者:根据关于实施《天津市失业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5〕5号)文件第三条第三款规定:"2015年1月1日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个人缴纳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20.
彭丽萍  王红昕 《社科纵横》2006,21(9):129-130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张承志的创作发展历程,探讨了他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意识间的关系。全文分三个部分:一.草原文学:宗教意识潜滋暗长的阶段。二.从《残月》到《西省暗杀考》:伊斯兰“血质”的复苏。三.《心灵史》:对母族精神文化家园的皈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