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常称雅各宾派专政为“恐怖统治”。实际上,札克·卢“恐怖统治”思想形成的过程,即为推动雅各宾派实施“恐怖统治”的过程,而卢恐怖统治思想成熟之时,是雅各宾恐怖政策扩大化之日,两者不可避免地走向对立,结果是雅各宾专政失败,札克·卢被迫自杀。在我国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中,“恐怖统治”一向是人们的一个重要选题。但是,对疯人派领袖札克·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就札克·卢的恐怖统治思想作一初步探索,或许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正确理解和全面评价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政策”。  相似文献   

2.
苏联近代现代史科学,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开始形成和发展。它对世界革命过程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研究工作同1915—1939年在莫斯科大学讲授近代史课程的 H.M.卢金教授是分不开的。早在1919年,他就发表了《马克西米里安·罗伯斯庇尔》一书,当时卢金  相似文献   

3.
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进程同时发展的“非基督教化”,同罗伯斯庇尔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他在“非基督教化”中如何促进宗教的道德化,并最终制造了“最高主宰崇拜”,对于法国大革命史和世界文化史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一)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在分析法国大革命中的“非基督教化”时曾指出:一些史家所概括的“非基督教化”无非是指破坏教堂,虐待教士,捣毁圣物等行为,并往往把它的功绩  相似文献   

4.
罗伯斯庇尔心中的美德共和国是一个永恒正义的王国。深受古典美德政治典范熏陶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美德政治理论影响的罗伯斯庇尔,在其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德与政治同一的理论,其美德政治理想的实质是道德政治化与政治道德化的同一。罗伯斯庇尔美德政治理论集中回答了法兰西共和国民主政体与美德、幸福、法律、平等、革命的同一性问题,尤其强调了平等对社会政治和谐的价值,继承并发挥了卢梭关于宗教对政治道德建设的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0,(5):44-46
她的一生都在为各色人等占卜命运,她预言了拿破仑皇帝和约瑟芬皇后的邂逅和结识后的命运,还有法国大革命时期不可一世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马拉和圣鞠斯特的悲惨结局,她当时的预言如今都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历史。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占卜师玛利亚·亚德莱达·勒诺曼。她的神奇一生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你会相信吗?  相似文献   

6.
四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里写到拉夫列茨基从国外回到家乡的归途中,插入了一个短暂的梦:“拉夫列茨基忽然竟会想起罗伯特·庇尔……想起法国历史……他想起假如他身为将军,他会怎样打个胜仗,他也仿佛听到枪声和呐喊……。”这一细节具有某种象征性,暗示着法国社会革命思想正在取代德国谢林或黑格尔的哲学,成为19世纪40年代俄国占支配地位的中心思想。正像杜勃洛留波夫在他的《真正  相似文献   

7.
《现代史与近代史评论》,1954年,阿尔曼德·科林书店出版。发表现代史与近代史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以法国为主)问题的文章。通常分三栏:研究文章、杂论、会议录。《法国革命纪事》,1924年,罗伯斯庇尔研究社编辑出版。主要研究法国十八  相似文献   

8.
这好象是自明的事实:伟人是高出群众的,是站在群众前面的;伟人倡首,而群众附和,伟人是火车头,群众是火车。所谓“愚民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所谓“智者作法,愚者守焉;贤者制礼,不肖者拘焉”。只有伟人领导群众,哪有群众领导伟人的道理?美国独立,不是华盛顿领导起来的么?法国大革命,不是罗伯斯庇尔、丹顿等领导起来的么?在哥白尼  相似文献   

9.
威廉·华兹华斯(公元1770——1850年)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享“桂冠诗人”(1843)之誉。华氏母早亡,少年时代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遂想在大自然和书籍中寻找慰籍。1788年去剑桥大学读书,接受启蒙主义思想教育,并开始诗歌创作。两年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同情革命党人,支持民众革命。华兹华斯曾两度出访法国,结识了温和的吉伦特革命派。在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一度掌权的吉伦特派遭到残酷镇压。他亲眼看到法国革命沦为恐怖统治,另英国对法国开战,这一切使他对欧洲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10.
1946年当选为阿根廷总统的胡安·多明戈·庇隆(1895——1974年),曾连续执政10年。1955年虽被推翻并流亡国外18年,而1973年竟然又以压倒多数被选为总统,直至1974年7月1日病故。庇隆所提出的“正义主义”,即庇隆主义,及其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现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在阿根廷仍有许多人自命为“庇隆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开设的飞行训练学校受训、并且策划了“9·11”事件的萨卡瑞尔斯·穆萨维是法国公民。把他绳之以法一直是布什政府反恐行动的核心所在。然而,当联邦调查局官员要求法国提供有关萨卡瑞尔斯的情况时,却遭到法国警方的拒绝。法国当然支持惩罚那些应该对“9·11”事件负责的人,但是,法国反对死刑——这是萨卡瑞尔斯在被认定有罪后极有可能得到  相似文献   

12.
杰斐逊与罗伯斯庇尔新闻自由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斐逊与罗伯斯庇尔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发展历史上的两个主要的代表性人物。两者的经历类似,对于新闻出版的见解也十分接近,但是在他们通过革命成为国家政治领导人之后,在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践上却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①在法国复辟时期②的历史学家如基佐⑧、梯叶里④和米涅⑤等人,为了反对封建贵族的统治,抨击专制主义,为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替资产阶级的革命和资产阶级专政大造舆  相似文献   

14.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追忆流水年华》达七卷之多,曾获龚古尔奖,颇受评论界重视。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的鼻祖之一,其作品对近代西方文学影响很大,但十分晦涩难懂,不少法国读者亦认为是“天书”。本文选自他的早期作品集《欢乐与时日》,其风格与传统作品大相径庭。译者译此短文,供希望衬“意识流”有所了解的读者参考,并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苦难与堕落曾使尼采不无悲愤地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号。读了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之后,笔者对尼采的呼号有了些许感性认识。 在该小说中,爱伦·坡通过一个阴森、恐怖的外部世界的展示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病态。文本中所揭示的主人公内心的困境及其无望的挣扎带给人一种“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悲哀与绝望,令人感到即便上帝没有死,至少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在创造埃德里克·厄舍生命的同时,竟然没有赐予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致使其像弃儿一般生活在压抑、恐怖与绝望之中而难以自拔,由…  相似文献   

16.
策伦—安奇克·杜嘎尔—尼玛耶夫是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著名学者、文学家和蒙古学家。杜嘎尔—尼玛耶夫生于1929年10月23日,1955年在苏联作家协会下属的高尔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副博士论文题目是“霍次·那木斯来耶夫和扎木苏·图木诺夫创作中的历史题材”。他现在是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恐怖小说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显著的风格手法和思想主题,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动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恐怖小说创作受到了欧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其自身创作理念的支配,而最为重要的,爱伦.坡是以恐怖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来彰显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亚洲的东方,最早 开辟反法西斯侵略的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然 而,对此,国外史学界却未给予公正的评 价。譬如,英国史学家巴兹尔·亨利·利德 尔─亨特在其用了20年时间,长达百万言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只字未提 中国战场;而法国著名二战史专家亨利·米 歇尔却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说 什么“中国人没有能力防卫自己,只能弃城 向内地撤退。”“光靠自己中国是无力赶走 日本人的。”等等。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实事求 是地评价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 史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是当代西德最负盛名的作家.一九七二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誉为“国际文学巨擘”.他还获得十几种文学奖金,其中有法国出版界授予的“外国最佳小说奖”,德国语文学院的乔治·毕希纳奖金.他是伯明翰的亚斯顿大学等三个大学和学院的名誉博士,卡尔·冯·奥西茨基奖章获得者.先后被  相似文献   

20.
点亮心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淡的午后。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暗的心,令他既激动又兴奋。罗伯斯迅速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