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殷墟花东H3坑的561版(经过缀合出版时数)有字龟甲中,祖甲在37版、祖乙在63版、妣庚在119版中受祭,他们是H3卜辞主人"子"最敬重的三位先祖、妣,自H3卜辞发表以来,有关祖甲、祖乙、妣庚的身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祖甲、祖乙为羌甲、祖乙(中丁之子);二、祖甲、祖乙为武丁之父——阳甲、小乙。祖甲、祖乙和妣庚的身份的确定,对于探讨H3卜辞较确切的时代、H3卜辞主人"子"的身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彡祭对象、祭祀的顺祀与逆祀等方面的讨论,坐实了祖甲、祖乙、妣庚为武丁之父——阳甲、小乙和小乙配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历组卜辞时代之争是甲骨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争论的核心是该组卜辞中的"父丁"所指:一说"康丁",一说"武丁"。此文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学者已经研究过的一些事项内容进行补充,并通过系联"小乙-三且(祖)-父丁"这一祭祀次序敲定了历组卜辞是武乙、文丁时代卜辞。由此,也论证了为历组卜辞时代提前服务的"两系说"的使命终结。  相似文献   

3.
殷墟卜辞中有一些"在先王宗卜"的材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占卜制度和鬼神观念。从卜辞结构角度考察,"在先王宗卜"这类材料基本出现在历组卜辞中,契刻于命辞之后,其在卜辞中的性质、作用和兆辞比较接近甚或一致,突出对相关占卜事件的重视。从占卜地点看,商王室一般会选择其日名与卜日天干相同的先王之宗作为举行占卜仪式的地点,而"在祖乙宗"除外,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二人共贞是商代晚期的一种特殊贞卜现象,过往学界对于该现象的认识并不清晰。通过梳理相关卜辞的内容及时代可知,所谓的二人共贞类卜辞仅短暂存在于武丁中期,均与贞人■有关,可视为一种"实习卜辞"。卜辞中实际存在的二人共贞与《洛诰》中成王所言的"二人共贞"不可等同,"三人共贞"和"出组二人共贞"卜辞也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殷墟甲骨历组、出组、无名组、何组卜辞中存在一种现象:同版部分或全部卜辞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占卜主题,可称为"成组卜辞";其语辞格式大体固定,可据以对文辞残缺的卜辞进行校勘、验证甲骨缀合、考察卜辞字词的意思等。  相似文献   

6.
从时代性上考察殷墟卜辞,可以发现作为天神的"帝"类卜辞主要出现于卜辞时代早期,后期则锐减,"帝"不是商代的至上神。而与此同时,有关宗庙建筑的"宗"类卜辞则渐增。上述现象与晚商以来天神"帝"崇拜的日渐消亡和对祖先神开始称"帝"相吻合,宗教观念上的"帝祖合一"则使祖先神地位上升,祖先祭祀的增加又促使晚商的祭祀制度发生变革,周祭制度产生并获得发展。借助于周祭,商王实现了对宗族和社会秩序的整合,并通过主导天命神示的话语权加强了王权的神圣,重申了商王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晚商王权获得空前加强,逐渐构建了以商王为中心的新型人神关系。伴随周祭的发展和"王道"政治秩序的形成,商王对政治生活的控制加强,人神关系中"人"的主体意识日渐觉醒,宗教祭祀成为商王有目的的宣扬政治信仰的手段,商末政治理性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7.
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香港)连劭名商代出现敌方侵扰的情况,首先要告于神灵,乞请佑助。历组卜辞中有:《合》33054:□□,贞其卯于示。乙巳,贞于父丁告,牛。乙[巳,贞]方出,[其告]于大甲、祖[乙]羊。历组中又有因召方(又作刀方)可能入侵而告于“父丁”...  相似文献   

8.
历组卜辞中的"日月有食"卜骨根据历组卜辞的分类分群,从其字体特征看,应属历组二B类丙群,时代上应属祖庚后半期."日、月有戠"卜骨分"日有戠"和"月有戠",前者次序由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到二B类丙群;后者属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两者时代为祖庚中晚期.  相似文献   

9.
从花东甲骨所体现的情况看,殷商时期的甲骨占卜中,卜兆确系整个占卜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花东占卜主体"子"对同一事件进行内容完全相同的卜问次数最多可以达到十次,十次以上者不见;花东兆序字的刻写位置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普遍现象,但亦有少量特例;花东甲骨中的占卜记录,即卜辞,常有被刮削者,且被刮削之辞的卜日绝大多数是记为天干,这种现象大概与该"子"家族的占卜制度有关;花东中亦存在"犯兆"现象、界划线等,但其界划线的使用未见使人对卜辞、兆序字和卜兆之间的隶属关系产生歧义之例.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合集》6057中有这样两条卜辞:"土方侵我田十人";"(工口)方出侵我(臸米)田七十人五"。过去多被认为是敌方十人、七十五人侵犯我的田或敌方侵犯我的田,同时俘走十人、七十五人。但从卜辞内容和相关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两种解释都是不合理的。其实这两条卜辞应当理解为敌方侵犯我十人、七十五人的田;这里的田是这些人的份地,他们对其有使用权。这可以从甲骨文语法、商代的农业状况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方面找到证据。此条卜辞的释读必将为研究商代农业提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花东》480卜辞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08,29(3):24-32
《花东》480版上,共有六条卜辞,涉及到的人物有祖甲、祖乙和妣庚;王、(武)丁、妇好;大子、子灵等。祭祀的种类有 、彡。瑞玉的种类有吉(圭)、珥。祭祀以外的事类有“在断,来狞自 ”、“在 ,来自 ”及嘉( )字不同于王卜辞中的“娩嘉”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入山"含义明确,但它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是一种军事行为,还不明确。通过排谱整理,可知残辞"令?以众入山求"与"令(辰止)以射从(單斤山)求方,我"及"令辰以新射于(單斤)"等卜辞时间、人名、地名密切相关,推知"入山"是商王征战活动中搜求敌方的一个环节。过去学术界曾把"(單犬)彡"二字理解为并列的祭祀动词,经过对包含此二字的系列卜辞进行排列对比之后,得知其实"(單犬)彡"指的是狩于肜日,"彡(單犬)"则是在肜日出狩,"(單犬)彡"二字连用乃省刻介词"于"所致。  相似文献   

13.
“牂柯”,古来注家多释为“系船杙也”。清以来,一些研究者又以“夜郎国”承接“古牂柯国”为说,更使人不敢赞同。本文拟探讨“牂柯”本义,与华夏“且”崇拜印证,并辨析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原始父权制时期,曾盛行以男性生殖器官象征祖先并加以崇拜的习俗。父系氏族制解体以后,在奴隶制及封建制社会,对于男根的崇拜,在许多民族中,作为一种崇拜祖先的宗教意识延续下来了。华夏族亦不例外。对文字的考察,可提供不少佐证。如商殷甲骨文字,祖字都书作“且”,字形为(?)或(?),明显地是描绘男根形状的象形字。笔者见到的卜辞中商殷帝王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之祖字,均书作“且”。如“贞之于(?)乙”、“乙亥卜,(?)丁十五牢”、“贞之于(?)丁”、“(口庚)(口申)(口卜),行(口贞)(口羽)(口辛)酉羽(翌) 日于(?)辛衣亡(止它) (它) 才(在) 三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中"告"字作"当"等形,为卜辞所习见。吴其昌认为它的上部为牛字部分,下半部为刑牲之具,意为杀牲以祭告神祖①,后逐渐弓!申为报告、请示、告诉等意。在殷墟卜辞中,有关"告"的辞例很多,仅集大成的《甲骨文合集》就选录了600余条,内容涉及到商代后期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农业、祭祖等,由此可知"告"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整理、分析和讨论。总观有关"告"的卜辞,以告祭用法的比例最大,告在此即相当于导告字,《说文):"导告,告祭也。"商人的告祭对象主要有:(1)甲辰卜,惟翌乙巳告上甲。…  相似文献   

15.
王晖 《殷都学刊》2003,2(1):6-9
殷墟卜辞中帝辛卜辞确实是存在的.黄组卜辞王廿祀的资料可分为两组按文字分,"王廿祀"之祀,一作"祀",一作"司";按事类分,一为周祭祀典组,一为"在上(比吾)"组."王廿祀"用在周祭祀典组,"王廿司"用在"在上(比吾)"组.卜旬加周祭祀典的"王廿祀"卜辞应为帝乙时期,"(辶必)于上(比吾)"、"在上(比吾)"的 "王廿司"应为帝辛时期.  相似文献   

16.
历组卜辞中的“日月有食”卜骨根据历组卜辞的分类分群,从其字体特征看,应属历组二B类丙群,时代上应属祖庚后半期。“日、月有”卜骨分“日有”和“月有”,前者次序由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到二B类丙群;后者属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两者时代为祖庚中晚期。  相似文献   

17.
殷墟卜辞中有"市日",是集市贸易之日。这是研究商代商业的重要史料。殷墟卜辞中有"次",是国家设立的馆舍。商代已有传驿,穿行于交通线上。  相似文献   

18.
历祖卜辞中有一组"癸酉貞日夕又食"的卜辞,称为"癸酉日食",或读"夕"为"月",占卜是否会发生日食或月食,或认为应从日字断读,是一次月食。其中的"日月"二字写法特殊,都作日字在上月字在下而挤占一个字的位置,有学者认为"日月"应是一个字即"明"字,为"明有食",是天明后发生的一次日食。本文认为,读为"明"字可从,而"明有食"与卜辞记载日月食的辞不类,应不是一次有关日月食的占卜记录。卜辞"■(又)食"不是日、月食的专用语,由辞末及整版甲骨上有祭祀上甲的内容,所称的"癸酉日食"实应是占卜"侑食"上甲的一组卜辞。  相似文献   

19.
殷周文字中多见"陟"、"降"等考其字义及用法,乃双足攀登梯阜升降于天地之间。文献多见古王者、大贤死后陟天,卜辞亦见陟降及鬼坠庭阜,《礼记》则记载招魂之复礼由虞人、狄人设阶梯。"陟"与"降"二字构形与此种观念密切相关,而"树、山、藤蔓、梯"为沟通天地之车由心的象征,文献多言殷人王庭神树"一暮大拱",实为此种古老观念及援梯登天之礼的记载。卜辞中亦有"蔑",考其形义最初为人攀于刃梯之形,后引申为善演陟蔑之礼的女戚、女蔑等人。殷人通过"蔑"这一表演,模拟登天之礼,宾见帝或祖神,亦用于求雨。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出组卜辞中,小■的老葬之事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在其死后,殷人开始为商王品立新的王后,由此可知小■原是时王之后。从相关卜辞看,商王品立王后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已有的嫔妃中选择,一是出外到异族方国选娶,作政治婚姻。商代晚期已在后宫嫔妃中建立了等级制度,商王的配偶在选娶之前其名分就已确定,即使拥有同一名号,秩位和等级也有高低之分。政治婚姻是商王婚姻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和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