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干部考察谈话中,考察者常会听到两种话,一种是讲考察对象优点、成绩的话,另一种是反映考察对象缺点或存在问题的话。目前的考察谈话中,普遍存在讲优点多、讲缺点少的现象。缺点往往因为讲的人少而不被重视,甚至被忽视,使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难以在考察中被发现,造成考察失真失实、干部“带病提拔”。这不但害了干部、贻误了事业,而且影响了党委组织部门的威信。防止考察失真失实情况的出现,除了改进考察方法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考察过程中要重视所听到的有关干部缺点的话。一般情况下,没有一定的依据或事实,谈话对象是不会随便讲考察对…  相似文献   

2.
干部考察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一名组工干部基本功的体现.对于许多资深的组工干部来说,干部考察工作似乎已成模式,一切按老套路、老办法开展,得出结果就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个别考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谈话人员不会谈.在谈话了解考察对象情况的过程中,一些谈话人员只会简单地告诉考察组,"考察对象很优秀"、"工作能力很强"、"工作成绩很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管理水平很高"等.这些看似准确的概括,对于考察组来说,实际用处不大.考察对象究竟优秀在什么地方?工作能力又是如何强?  相似文献   

3.
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德能勤绩的考察,是干部任用工作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干部的本质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干部考察的具体实践中,考察组找干部谈话了解情况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无论是询问考察对象的优点,还是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乃至征询对其提拔任用的看法,都会得到"没有意见"的一句话答复,从而使精心设计并充分期待的考察谈话,以离奇的神速走完了"流程". 以一句"没有意见"贯穿全程的干部考察谈话,究竟是考察对象真的十全十美,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呢?笔者认为,必须对"没有意见"做客观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李波 《领导科学》2004,(3):36-37
对干部进行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程序,也是对干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干部考察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谈话,通过谈话沟通思想,了解情况,为评价干部、撰写考察材料做准备。而在干部考察的谈话中,往往存在一些影响谈话顺利进行的因素,如谈话对象普遍存在害怕心理、无关心理、老好人心理,常常表现出不敢谈、不愿谈、不会谈的现象,要么只言片语、有所保留,要么吞吞吐吐、有所顾忌,要么欲言又止、有所担心,要么滔滔不绝、不着边际,致使谈话达不到预期目的。怎样才能让谈话对象消除顾虑,谈出对考察对象的真实看法呢?这就需要谈…  相似文献   

5.
谈话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是组织获取信息、了解干部的主要渠道.谈话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干部考察效果和考察结果的准确性.当前,由于受谈话范围、谈话手段以及"老好人"、"怕报复"、"怕担责"等心理的影响,一些谈话对象在介绍有关情况时,或是欲说又止,或是露头藏尾,或是闪烁其词,但往往就是这样最关键的一两句话,却隐藏着最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肺腑之言、忠正之说,更能反映干部客观、真实的情况.只有注意捕捉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善于解析其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考实评准干部.从考察实践看,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于广大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领导者在日常工作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群众对个别干部的反映、评价和意见.及时地把群众的意见反馈给有关当事人,既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又有利于帮助部属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改进工作.但是,听取群众意见易,反馈群众意见难,难就难在需要反馈的大多是批评性意见,反馈不好,很容易挫伤干部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反馈得法,不仅能使被批评者自觉地改正不足,接受群众监督,而且还能起到密切干群关系、形成良好民主氛围的作用.因此,领导者在向部属反馈群众意见时,必须多动脑筋,善将激水化甘泉,讲究点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7.
八面风     
福建把评价从考察中分离出来福建省委最近制定和下发了《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把评价从考察中分离出来,作为选人用人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干部评价工作实行会审制,由考察组长主持并召集有关人员对干部评价工作进行会审;考察组成员对考察中收集的材料、谈话纪要等进行分析,拟订评价提纲;有关干部处(科)要提供考察对象平时的德才表现情况,干部监督部门要提供考察对象的廉洁自律情况,共同会审;对一些专项问题的评价,必要时可请专业部门人员和部分专家参与。要求考察材料反映主要缺点和不足时应从…  相似文献   

8.
干部考察失真是当前干部选用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所挑选的许多对象不是最合适、最优化的干部人选,所了解的许多情况不是最真实、最全面的干部情况,干部考察无疑成了"哈哈镜",难以准确识别干部.而考察失真表现在后果上,就是被选用的干部或工作平庸,或素质低下,或腐化堕落,难以完成预期工作目标或出现不应有的工作失误.同时,部分优秀干部不能脱颖而出,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群众对党和政府也会产生失望和不信任的情绪.那么,干部考察失真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相似文献   

9.
干部选拔的常规程序是推荐、考察、酝酿、票决,显然,列入考察范围的干部不是组织推荐、领导推荐就是群众推荐上来的。能够列入考察范围的干部,一般都有相当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可以说大多是本单位的能人型干部。同时,在干部考察谈话中,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愿意成人之美,这就给准确考察干部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近年来,笔者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干部考察中的观察和提问技巧。品咂性格甄别。由于引导基层干部客观地评价考察对象在考察中经常遇到障碍,我认为应把品咂考察对象的性格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在谈话人把考察…  相似文献   

10.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对于考察对象的缺点在座谈中很少有人提及,即使说起来也是“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或者“工作中有时不大胆”、“批评同志不讲方式”、“不注意工作方法”、“说话不注意方式”等之类的话。这些所谓的“缺点”在干部考察材料中随处可见,几乎成为一种定式。这些“缺点”多是一些避重就轻的遁词,笔者认为,对待这些“缺点”,应持辩证的态度去分析。“工作中有急躁情绪”。工作中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结合本地实际,见到一个项目在其他地方产生的效益不错,就急不可耐地仓促上马,待项目建成后,才知道这个项目与本地情况不对路,这…  相似文献   

11.
仵红兵 《领导科学》2003,(18):26-27
考察谈话也是一种交流,交流就要互动,如果谈话双方沟通渠道不畅或交流不完全,就必然影响谈话效果,导致考察结果失之偏颇,甚至失实。因此,加强干部考察谈话的互动性研究,对确保考察谈话的质量十分必要。由于考察谈话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只有准确判断对方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谈话对象的情绪,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情感对接、心理共鸣,才能保证交流的畅通和反映问题的真实性。而这种互动,既受着谈话双方性别、年龄、性格、文化层次、表达能力等自身特点和附着身份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着谈话环境、直观印象和随机印象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负责考…  相似文献   

12.
因干部考察谈话难而导致干部考察工作失真失实,被视为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对其中的原因,一般人总是归咎于谈话者态度暧昧,不说真话实话,很少有人能够很认真地从考察者自身去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从谈话双方的功能看,考察者应该是主动的,是主体一方。因此,要解决干部考察谈话难这个问题,关键应该从考察者入手。从当前来看,应努力做到四要。一要创造谈话双方平等的谈话模式。考察者在谈话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言语神态等,要在思想本质上摒弃自己的优越心部考对谈少去话动部从做话分等,心理,在谈话过程中,始终…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手段却是一种老式做法: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事实上,直到现在,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仍然是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最主要的方式。中组部原部长尉健行对组织工作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他说,熟悉干部是组织部的职业要求,必须亲自接触、亲自谈话。别的方法都可以研究,但都代替不了亲自接触、亲自谈话这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党委(党组)主要成员和本人反馈。”事实上,干部考察情况往往只有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清楚,而后就在档案室保存,干部考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有些考察对象对考察结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些在考察中发现有问题的班子和干部,由于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而无法纠正和改进。为了使干部考察结果能够得到充分运用,2004年6月,经过反复研究,我们上杭县决定推行“干部考察回访制度”。针对干部考察中发现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考察回访,…  相似文献   

15.
李晓跃 《领导科学》2005,(23):24-25
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等方法,在考察干部时不但运用相当普遍,而且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以来,加强对考察对象本人的考察,特别是对同考察对象面谈这一考察方法(以下简称面谈考察)的运用,一直是各级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过程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也是干部考察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面谈考察不是考察人员简单地与考察对象面对面谈话,也不是完全凭经验和阅历就能洞察考察对象一切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相面”,而是通过考察人员精心设计,由考察人员同考察对象在特定或非特定场景下,通过面…  相似文献   

16.
笔者总结多年来具体从事干部工作的实际感受,觉得现在撰写干部考察材料的难中之难在于对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的表述和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干部选拔考察中,传统的谈话式考察方法存在"表演效应",导致干部评价结果不客观不科学。基于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评价路径是:通过搭建表演脚手架,创设表演环境;分析观察要点,明确评价标准要求;"训练在线测评+训中个人发展+训后诊断评价"多阶段、"拓展训练+情景模拟+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多维度、"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组织评价、培训机构评价"多视角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领导科学》2001,(12):41-42
在干部考察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公论,提高"听"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考察、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方法问题,更关系到思想观念、干部考察质量问题.近年来,各地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注重群众公论紧密结合起来,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普遍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评等多种形式,努力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些参与干部考察工作的同志还存在着不会听、听不清,甚至不想听、听不见等问题.因此,必须切实重视提高干部考察中"听"的艺术,认真把握好干部考察中"听"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个别谈话是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手段,是多方面收集考察对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渠道。考察人员要想从谈话中获得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必须注意谈话方法,而“问”的技巧至关重要。有的考察人员在说了“开场白”之后,就只听不问或问得很少,往往成了谈话对象的“一言堂”,考察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根据笔者的经验,要提高个别谈话的成效,关键要把握好“三问”。“闲问”——使谈话对象愿谈闲问是指在正式谈话前先闲聊几句,问些闲话。看似闲话,但对提高谈话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考察中时常遇到有些初次或很少参加过谈话的同志,这些同志由于…  相似文献   

20.
干部考察是了解干部情况的重要途径,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十分重视干部考察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干部考核要能像X光机那样快速准确地了解评价干部.他对干部考核考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干部考察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考察失实失真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当前干部考察工作中到底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如何造出把干部认识清、考察准、考察透的"X光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