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10,(9):53-53
昨天去市住房公积金处询问支取公积金事宜,接洽的是一个冷冰冰的女人,等我叙述完毕,她说,你必须提供房产证、契税票、身份证。我在点头的同时,她眼角有些不屑的目光,说,房产证上写的是谁的名字,谁才能支取公积金。我说对啊,房产证上就是我的名字。旁边另一位冷冰冰的女子说,现在房产证上写男人名字的不多了,好多男人想支取自己的公积金都支取不了的。  相似文献   

2.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8,(16):48-49
十不要: 1.不要欺骗孩子(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还是骗孩子说他的父母还活着)。 2.不要向孩子承诺你做不到的事(比如说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强迫孩子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相似文献   

4.
他是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员,她是一家国企的工人。他有婚外情并且步步紧逼不思悔改。让她睁只眼闲只眼,老公非常“推心置腹”地说:“你说你用什么?只要你别闹,家里就不缺你的吃喝。你一个下岗工人,离婚后.生活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啊,咱们还是相安无事最好……”  相似文献   

5.
韩旭 《北京纪事》2011,(11):81-83
女朋友前两天叫我吃饭。我说,哪啊?她说,巴国布衣。“巴国布衣、巴国布衣……”我念叨了好几遍,说,“巴国,不会是川菜吧?”她眯着眼,一脸萌相地向我点头。我很严肃地用商量的语气和她说:“亲爱的,你装可爱可以,但你不能叫我去吃川菜啊。我不能吃辣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还是叫你能吃辣的闺蜜们去吧。”  相似文献   

6.
不醉不归     
飞舞 《可乐》2010,(1):22-23
两年前。秋天。我打电话给曾经的同室好友何若,祝她在遥远的广州生日快乐。刚说了两句,忽然听见她说:“喂,你于吗?”然后那边就换了个陌生的声音。一个女孩子娇滴滴地对着电话喊:“姐,姐,以后有空,我去北京找你啊。”我说:“你是谁啊?”她说:“我是良笙啊,以后你就认识了,我去找你喝酒。”电话被何若抢回去。何若说:“别答理她,又喝多了。”我乐了:“谁呀,  相似文献   

7.
易春梅 《社区》2011,(11):63-63
“你在孩子的电话本里叫什么名字?”这是某论坛网友最近发的帖子。网友说,周末跟小女聊天,说起同学之间的呢称。女儿给她看手机。全是动画片里的人物。突然有个“黑山老妖”的名字跳出来。网友随口问这个是谁?孩子乐不可支,无论怎么威胁利诱坚决不说。网友心知不妙,趁其不备夺过来一看:竟是自己的手机号。  相似文献   

8.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9.
她说:女人分两种。一种是胸大无脑型,一种是胸小无脑型:她说:恋这个字很奇妙,上半部是变态的变字,下半部是变态的态字……她说的话,会让你瞬间又惊又愣又一叹——难道不是这样吗?就是这样啊!那些纠来缠去没完没了的真真假假,情情爱爱。  相似文献   

10.
在MSN上,莫菲儿告诉杨青,她住在昙华林。他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名字。莫菲就笑了,她说,你是不是在想象一片昙花,一片树林。  相似文献   

11.
文雪梅 《老友》2013,(4):40-40
去年,我变卖了城南的房子,搬到城北和父母住在一起。前儿天,闺蜜小兰到家里来做客,看到一大家子人,她就说:“你这是冉寻麻烦。我们刚一结婚就独自买房住了,无拘无束,过着快乐的二人世界,才不会和父母挤在一个屋檐下呢。”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刚好四十岁,进入不惑之年,自己心里明白离不惑还远着呢。屈指数来,自己从教竟已是第十六个年头,前些天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位女士,她上车后,便冲着我直截了当地问:“您是某学校的老师吧!”我说:“啊,对!”然后我也没再说什么。她紧接着说:“我认得你”。我说:“嗅!”。然后又不再说话。我的确不认识她!她接着慢慢地说:“我是您十五年前教过的学生,第一眼我就认出您来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目光     
《北方人》2006,(5)
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的目光是慈慈稠稠的,带点笑意,带点嗔责,也带点佯怒。尤其是当我淘气,她总会这样看着我。有时还捉住了我的小手,说,弟弟(从小,她就不叫我的名字,而是叫我“弟弟”),你看你!你看你!可千万别让你爸知道了啊……到了自己都近花甲之年了,回想起这一幕时的感觉是遥远朦胧得近乎于包含些童话意味了。我是独生子。母亲是在连续五次习惯性流产后才保住了我这一胎,并用剖腹产的方式把我生了下来,那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父亲接受了任命,携同家眷从重庆飞来上海履新。后来每每谈及此事,母亲总要重复她那个观点:你能顺利来到  相似文献   

14.
钟钟 《今日南国》2006,(23):16-17
在逆境中不断尝试、探寻王蕤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希望她像小草一样茂盛地成长,像花朵一样美丽地开放,把自己百分之百地展现出来,所以给她起名时用了一个拗口的“蕤”字。王蕤的一个朋友看了她的名字,开玩笑说:有这么多的“走之”,你将来会走很多地方,去很多国家。这个名字好像真的预示了她要远行。果然,王蕤后来就像风一样,从一个国家飘荡到另一个国家,寻找自己的梦想。1991年,学习刻苦的王蕤被保送到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爱的轮回     
入选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央视《夕阳红》节目主持人黄薇,总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一对“老宝宝”。从父亲中风偏瘫的那灭开始,她11年坚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她像教孩子学步一样鼓励父亲下床走路:“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她从一个“医盲”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按摩。  相似文献   

16.
郝晓满 《社区》2010,(24):32-33
把洗衣机洗坏了,保姆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家洗衣机怎么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啊?你也没教我怎么用”给孩子冲奶。你要求她洗手,她却阳奉阴违;对于一些她不想干的工作,她能找出种种理由来推托;她总爱施展一些小聪明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果不幸遇到这样的保姆,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孙君飞 《可乐》2010,(3):31-31
那年夏天,他们已经相识一年多了,却没有见过一面。在网上聊天时,他忽然说:“我想你。”她忙说:“想我?好啊,你来我这里吧。”他心里猛然间火热起来,像有一种渴望在燃烧。他说:“你等我,我真的要去你那里。”  相似文献   

18.
漫画     
叶培传 《老友》2013,(5):54-54
母亲节礼物 母亲节,我想给老妈买个礼物,于是问她喜欢什么。一旁的老爸搭话说:“给你妈买.啥时候给我买啊?”我:“父亲节我给您买。”老爸:“啥时候父亲节啊?”  相似文献   

19.
提起刘保香,凡熟悉她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特别是柳林的老干部们,都说她是个好老伴。今年53岁的刘保香,12年前经人介绍同比自己大12岁的冯海端结婚。当时人们都说:“以后保香可要享福了。”对于再婚这件事,保香当时的心情可以说十分矛盾。离婚8年来,自己一直侍候着年逾古稀,且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一旦结婚,老父亲怎么办?再说自己已过不惑之年,总不能这样在父亲家中长期呆下去。俗话说:“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己的后半生如何过,这也是件大事啊。况且,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老父亲难以了却的一块心病:我不能…  相似文献   

20.
当好领航人     
“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到叶红的名字,理所当然地会想起这著名的诗句。虽然叶红说,父母在给她取名时并没有什么赋予特别的含义,但这个女孩子的经历,确实有些不同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