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先秦是文学观念的萌芽时期,因当时文学与学术不分,故文学观念模糊不清。两汉是文学观念的发展过渡时期,文学与学术已经分开,反映了汉人文学观念的进步性;但以“文学”指代学术,又反映了汉人文学观念的保守性。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观念的成熟完善时期,通过对文学概念的种种辨析,不但进一步分清了文学与学术的界线,而且分清了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界线。  相似文献   

2.
实用为本是先秦两汉语言批评理论的核心思想,至魏晋南北朝实用为本论发生了向审美中心论的转化。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辞采美;二是强调声律美;三是张扬句式美;四是讲究文字美。导致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文学形式美的创作潮流、作家对语言美的空前追求、文字学及声律学的研究成果、文论的成熟与理论家的自觉探索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等。魏晋南北朝以审美为中心的语言批评所涉及的辞采美、声律美、句式美和文字美等仍属于语言的表层美,主要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这种对语言表层美的探索为后人研究语言的深层美打下了坚实基础。魏晋南北朝语言批评的审美中心论是先秦两汉语言批评实用中心论,过渡到唐代之后对语言深层美展开研究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3.
名辩学派所倡导的论辩风、论辩术影响了先秦哲理散文文体、结构及风格的变革 ,推动了哲理诗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论辩术的精益求精又促成战国时期寓言文学的兴起。由名辩学派在先秦诗文嬗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其对先秦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先秦两汉文学中,桑蚕与女性意象频频伴行,“采桑女”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学符号,其内涵从先秦至两汉有个发展转变的过程,在散文作品中,桑蚕文化成为女性表情达意借以比兴的媒介。种种现象说明了桑蚕与女性的密切联系,就形成的文化主因分析,“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并非天经地义,礼制使桑蚕劳作与女性发生必然的联系,从而导致文学中采桑女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对于哲学话语转型的探讨成为理论家们热衷的一个理论焦点。本文就康德语言哲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从后现代的角度探讨了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文学与语言文学的关系,从而得到以下结论:霍梅客提出的"语言的流变是话题转型的哲学基础"这一说法有不成熟的一面,语言学的发展促成了文学进步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三年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先秦文学史的演变历程,终于在近期完成了先秦文学史的书稿,随后,我可以重回汉魏六朝乃至隋唐时段的文学史研究。通过先秦文学的研究,使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汉魏与先秦文学之间的关系。对两汉文学史的演变历程及其艺术成就,建立在对先秦时代文学演变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对两汉文学史有一个宏观的、鸟瞰式的清醒认识。首先,两汉的时代,是在西周礼乐制度经过战国时代的撕裂、大秦帝国的焚书坑儒之后强烈的反拨的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2014,(1)
<正>按照董治安先生生前努力推动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鼓励青年人才成长的愿望,特设立本奖金。第一条本奖金接受董治安先生捐助,授予对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有贡献的中国青年学者。第二条申报奖金者在其参评成果发表时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著者不止一人时,只须第一位作者不超过四十五周岁,其余作者年龄不限。第三条参评成果须由专家(教授、研究员、编审)推荐,不接受本人申请。推荐成果必须是在规定的评选日期前五年之内公开发表的。专书以一种为限,论文不超过两篇。提交参评成果(原著或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固精"这一文化传统,考察其流变,认为汉代之前文学抒情均受其节制,而六朝文学形成抒情性特质,乃与此一先秦两汉以来悠久传统的断裂有着直接关系,为研究六朝文学特质,开辟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先秦两汉寓言的重出互见现象涉及到寓言故事的接受与传播。先秦两汉寓言的大量重出互见是其接受的主要途径,是中国早期口传叙事发达的标志之一,反映了寓言被广泛地接受与传播。一些经典寓言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孳乳了后世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0.
早在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散文还是传记(特别是人物传记)等各类文体,都无一不呈现出诗性或诗化特征。《垓下之围》以其独有的诗化特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以及其后对其他文学样式的借鉴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有直接的关系.从语源上说,先秦“雅言”一词就是指合乎礼仪规范的言辞,是先秦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先秦著作中那些被誉为语言典雅的文本,字里行间都打上了礼文化的明显印记,显示了礼文化对语言雅化的影响.礼文化与雅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礼之“敬”促成了雅言的谦逊、委婉;礼之“别”确立了特殊场合语境中的雅言规范;礼之“饰”推进了雅言的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兰州学刊》2014,(5):104-109
寓言诗发轫于先秦,成熟于汉代。汉代寓言诗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艺术表达上与寓言赋、谐隐文以及其他乐府古辞之间构成了互相影响和同源共生关系。这说明,一种文体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既是文学诸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共生的结果,也是文体内部对这种影响、共生关系有机选择的结果。研究文体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揭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体之间艺术因素的互相转化、互相渗透的文学发展史观。  相似文献   

13.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内热病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穷奢极欲型,因过度追求享乐而致;另一种是恐惧愤怒型,因受外界强烈刺激而发病.先秦两汉文学在展示内热病的成因及症状时,或是批判贵族成员荒淫无度,或是叙述患者传奇经历,富有文学色彩.对于内热病患者,先秦两汉文学作品出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精神疗法,二是药物疗法.精神疗法或强调顺应自然、清心寡欲;或是消除疑虑、去掉恐慌.药物疗法则往往和巫术相关联,是以生命一体化和生命能量转换观念为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学观念产生于文学作品出现之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根据掌握的现有资料证明,是在“诗三百”出现之后,适逢我国古代社会第一次学术繁荣——百家争鸣——时期。但是,严格地说来,两汉之前,只能算是文学理论批评的准备期——文学观念的准备,两汉之时,有了对文学观念的初步阐释与演绎,真正的文学理论批评才开始发生。 在这一漫长时期内,具体地说来,在先秦两汉八百余年间,产生了三个文学观念系列,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的地域文化演绎着分化、整合,文学则因应和助推着这种变化,使得两汉文学和地域文化整合的关系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这为从文化整合的角度研究两汉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可能。从文化整合的角度来看,两汉诗歌意味着对地域文化整合的分层涵化,两汉史传散文则蕴涵着对地域文化整合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6.
由赵明、杨树增、曲德来三位教授主编的《两汉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是《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的“姊妹篇”,是他们再次创造性地运用“大文学史观”考察与总结两汉文学的又一部很有分量的著作,是两汉文学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二曹六子主从关系构成了建安时期侍从文学的主体,与先秦两汉时代屈原、司马相如、鸿都门学文人等侍从文学不同,建安六子具有政治性削弱,娱乐性加强以及集体性的出现的特点,并直接影响了五言诗的出现,在中国早期侍从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与建安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尚书》的首篇,《尧典》在先秦散文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多从哲学、历史、语言文字、文化等角度关注它,极少有人从文学角度去研究它。事实上,《尧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散文作品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元素和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在形象塑造、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显示出成熟的文学特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幽明录》偏正式复音词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将其与先秦两汉和现代汉语两个方向进行纵向具体比较,可见其构词方式比先秦两汉更为完备,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但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距,仍处在发展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兰宇冬 《文史哲》2012,(3):123-131
佛教的输入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而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借助中国词汇表达佛学概念不但丰富了中国词汇本身的含义,更促使了中国诗人创造出新的意象和词汇,"色"字的翻译和诗学运用就是其中最为重要但又最容易忽略的一例。"色"字在先秦两汉中所具有的意义较为固定,而随着汉代佛经的翻译用"色"指代佛经中重要佛学概念,"色"字的含义得到扩大,从东晋开始进一步促成诗人创造出新的词汇和意象。通过对"色"字概念的历史梳理,并前后比较其运用的差异,贯穿对具体诗人与佛教关系的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宗教对于文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在中古文学变革中诗歌所承担的先锋作用,藉此加深对古典文化与文学的双向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