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在他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为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本文仪就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形成发展、实践及成就,略述管见。一、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周恩来民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周恩来专论民族理论、民族问题的文稿,公开发表的约三十余篇,其中有许多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论述。周恩来最早接触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家庭、私有制、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民族起源理论的指南。关于它在研究民族理论问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民族学著作。”由此可知,《起源》是每一个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必读本。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起源》中对有关民族理论基本思想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协调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和谐思想,即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策;坚持民族团结原则,促进民族关系进一步凝聚;坚持民族共同发展原则,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和大力弘扬建国后周恩来的民族和谐思想,无疑会对当前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之一,是这一政策付诸实施的重要组织者与领导者,他的一生为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工作实践中,周恩来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补充、丰富了毛泽东民族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客观、发展地看待中国民族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周恩来的民族观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其中,民族平等是基础,只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才…  相似文献   

5.
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平等思想又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因此,探索和研究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对于准确把握邓小平民族理论,实现民族的真正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自秦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民族间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存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自然就被提上重要日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此纷纷发表意见,邓小平也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见解。1950年7月,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对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工作,是在周恩来逝世以后一步步开展起来的。21年来,周恩来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回顾、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周恩来关于经济、外交、军事、统战、文化、教育等方面论述的专题文集,以及《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早期文集》等;二是撰写出版了反映周恩来一生的《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三是出版了不少回忆周恩来的书籍;四是出版、发表了许多专题性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统计1976-1997年出…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评析孙昌熙,明铭在人们心目中,周恩来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家、纵横捭阖的外交家,而对作为杰出文艺思想家的周恩来,人们所知甚少。王凤胜的新著《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相似文献   

8.
<正>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根本要求。《周恩来选集》上卷所收集的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著作,就是坚持理论同实践统一的杰作。今天,学习《周恩来选集》上卷,对于我们学习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是党的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党内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代表。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集中反映了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力作──评王凤胜的《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李衍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恩来文艺感想新沦》(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王凤胜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是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周...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精神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共同成为中国现代文明兴起的三大思想精神支柱。周恩来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是他甘作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来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出发点。他说:“我们要做实实在在的事,做实事,收实效,才会对人民有利。”周恩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周恩来实事求是的思想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维护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他认为坚持实事求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有实事求是“才会对人民有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  相似文献   

12.
丰富了人格理论提供了学习楷模———《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评介马中柱周恩来同志的伟大人格风范,不仅国内家喻户晓,国际上也有口皆碑。但是,在研究周恩来的诸多著作中,对这一关键主题进行研究却较少见。由范英教授主编,吕志、范英合著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民族问题在马列主义学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时,必须研究民族问题,在研究民族问题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应如何理解。 斯大林在1912年底到1913年初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给资产阶级民族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他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第294页)这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大贡献。后来斯大林根据实践的检验,觉得该定义不够确切,于是在1929年将上述定义改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研究辛亥革命评析刘德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篇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非常重视研究辛亥革命,其著作中多次论及。如《中国现时之危机》、《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接见...  相似文献   

15.
一部弘扬中华民族凝聚精神的力作──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童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民族为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着统一的多民...  相似文献   

16.
各民族共同繁荣与真正的民族平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两个观点的学习心得杜玉亭“各民族共同繁荣”与“真正的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观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  相似文献   

17.
宋秀芳,生于1955年,陕西眉县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9年调入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现为民族学系副教授。宋秀芳长期勤奋刻苦地钻研业务,先后担任了《中国民族志》、《民族理论》、《民族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多门课的教学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先后荣获学院“文明教师”、“优秀党员”的称号。宋秀芳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先后在《藏…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关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思想杨仕周恩来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如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上所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不仅在实践上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  相似文献   

19.
期页作者·民族研究。 1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速新疆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1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学习《周恩来选集》下卷中关于民族 区域自治问题论述的体会 9论新疆与内地兄弟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16略论“两个离不开”20新疆民族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1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14新疆各民族的科研队伍在党的培育下成长14互相关心照顾共同繁荣进步 19民族团结鱼水情23蓬勃发展中的新疆社会科学研究事业 1试论我国各个时代的民族问题 9浅谈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繁荣发展103关于民族平等一些论点的质疑铁木尔·达瓦买提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与缅怀周恩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领导《新华日报》在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坚持和平。民主、独立等方面的丰功伟绩,本文将集中就他的新闻思想,他对新闻学基本理论的贡献,作一论述。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他的讲话一般都不允许笔记,文字资料留下来的不多。本文是根据《新华日报》版面资料和报馆一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整理与综合的。1、革命的喉舌。周恩来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辞:“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是他对这张报纸的出版宗旨的提示。《新华日报》的酝酿、筹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