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来源于黑格尔,但又根本不同于黑格尔.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奠基于唯心主义的思辨理性,而马克思的历史主义则奠基于实践的人类理性.马克思的这种奠基于实践理性的历史主义,把握到了历史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统一,同时也将历史的确定性与人的能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而是一种辩证的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2.
塞耶斯是通过探讨马克思和功利主义者在人的需要、人的满足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和高兹在劳动和休闲的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来阐发马克思人学的特殊内涵的.指出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劳动和休闲都是人的内在需要和基本权利,人的满足和全面发展都是在劳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塞耶斯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人学方法论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宋朝光 《江淮论坛》2007,42(1):76-80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产物,其原因,除了历史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创造了理论前提外,从理论逻辑方面看,那就是马克思始终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发展和批判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统一。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关于实践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它在哲学层面上加以讨论;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一步将实践概念置入到社会经济与社会历史范畴中加以研究。至此,实践更加强调社会变革之维度,历史概念在实践论中得以凸显。实践概念从哲学层面到生产层面的转变,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从旧的唯物主义哲学转向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然而,研究哲学,马克思旨在废弃旧的理念,构建新的体系。于是,历史维度逐渐在马克思的实践论中呈现出来,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得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并非实践哲学之本体,实践也并非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提出与运用,使哲学研究彻底超越了外在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批判,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学研究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主要有经济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这是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留给人们重要的思想财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思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定的生产力理论无不受制于和体现着一定的哲学方法论,孕育着一定的实践导向和历史价值观.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充分肯定人在生产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主体创造历史活动的能动作用,从而把生产力的发展牢牢置于人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使之与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辩证统一起来.马克思的早年遗稿《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①一文,给后人提供了生产力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荣 《东岳论丛》2012,(8):12-18
马克思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逻辑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基于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重逻辑的分野与整合.在价值论逻辑中,个人是社会历史中的自足的价值载体,而社会在价值上则是非自足的;在认识论逻辑中,个人和社会都不是自足的,个人与社会处于相互生成的统一关系之中;在方法论逻辑中,个人不具有方法论的含义,而社会则具有“改变世界”的方法论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将马克思哲学的“人本”解读、“科学”解读和“辩证统一”解读统一起来,还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本质,对于揭开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秘密”,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不仅仅是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完整统一性,也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而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需要把握马克思考察意识形态的方法论.马克思考察意识形态运用了元批判方法和总体性考察方法.通过元批判方法,马克思去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前提的遮蔽以及对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的遮蔽,同时去除了意识形态以"普遍性的形式"对其真实本质的遮蔽;通过总体性方法,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总体化过程中,尤其是通过物质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揭示了整个社会历史运动过程的机制以及社会总体的结构,从而科学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成旺 《学术研究》2004,4(4):28-32
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理解源于对哲学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之所以走出了与以往哲学家及同时代哲学家不同的哲学之路 ,在于马克思提供了内在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分析方法这一独特智慧。内在批判体现在对人、社会和实践的科学解读中 ,必然要求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内在批判避免实践主义和理论主义是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