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歌内外形式决定了读者的审美。诗歌内形式指的是诗歌的意象,即诗歌空间类型;诗歌的外形式指的是诗歌在空间上的呈现形态,即诗歌空间体式。内外形式并不分裂,优秀的诗作总是把两者融为一体,其联结点在于诗歌的情感空间。诗歌的情感空间由诗人的个体经验决定,同时也被历史恒定的稳定结构所影响。在一代代诗人独特的情感空间的本质性变化下,诗歌意象发生着嬗变,诗歌空间体式或是随着诗歌意象的变化而变化,或是在时代观念的刺激下发生着更为奇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胡晓靖 《南都学坛》2005,25(6):67-69
文学鉴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诗歌也不例外,从一首诗歌的诞生到意境美学的实现,应该分为三个环节、两个阶段。三个环节即诗人、作品、读者;两个阶段即作品诞生阶段与诗美实现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各具特色:诗人与作品之间,作品看似被动的,但文本自身的规律使得诗人也不能不顾其余;而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也是明显的,首先,诗歌文本贮存的种种信息或意蕴使读者流连忘返;其次,读者在诗歌文本意蕴的感召下,又调动大脑中已储蓄的与诗歌文本相关联的大量信息反过来激活作品,正是这种双向“互动”最终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弥漫成意境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湖北诗界实力派诗人杨章池的诗歌创作是后情感主义时代小城经验的独特书写。杨章池的诗歌在表现形式上以叙事化的场景及细节建构诗歌空间,并不同于此期的其他同类形式诗歌,其叙事性背后凸显的是身处后情感主义时代依然葆有的传统时代的情感本真。由于理性自觉的缺失,交织于其诗歌中的现代感则常常表现为一种错位的现代性;而在一些诗中诗人智慧对自我经验的超越性审视,则构成了其诗歌中分量不轻的审智色彩。  相似文献   

4.
诗的情感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今诗坛由于过份地偏执理性贬视诗人的情感个性及情感在诗中的作用因而导致了诗歌的“冷血期”与读者的远离等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诗的情感空间进行了较为深入与详尽的探讨。认为不同的诗人由于各自的天赋气质、素养、知识结构以及个人境遇的不同,因而个人的情感空间也是千秋各异的。综观文学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诗人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独特的情感空间的确立。故而构建诗人的情感空间对今后诗歌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体的特征造成了文本中叙述人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贴近到疏离的不同变化。与其他非诗文体相比,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有两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其阅读: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往往将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视为作者本人,但实际则是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戴着不同面具的“我”;另一方面,尽管读者可对诗歌的意义进行多种解读,但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其诗歌修辞,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副文本的题解或注释方式来控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维度,展现多个不同的抒情诗人形象。 关键词:不同文体的特征造成了文本中叙述人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贴近到疏离的不同变化。与其他非诗文体相比,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有两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其阅读: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往往将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视为作者本人,但实际则是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戴着不同面具的“我”;另一方面,尽管读者可对诗歌的意义进行多种解读,但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其诗歌修辞,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副文本的题解或注释方式来控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维度,展现多个不同的抒情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话语是一种直接再现了中国民族真实的当下经验、反映着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生命需要的"诗家语";而中国情感则是在这种现代性的"诗家语"形式下所涵盖的内容,它指称的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有着本质不同的现代性经验。只有一种特殊的"中国话语",才能使内涵特殊的"中国情感"出场,只有以真正的"中国情感"为对象,"中国话语"才可以从"鹦鹉学舌"的叙事困境中解脱出来。现代百年中国诗歌生产观念最严重的问题,是它严重偏离了传统话语方式与传统思想情感方式。一个中国诗人最应该做的,一方面在生活中努力发掘纯粹的中国经验,引领读者发现他们真实的存在与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纯粹的中国话语书写,努力培育读者对中国诗歌的感受与判断力。在汉民族经验被普遍遮蔽的当代语境中,真正的先锋诗人应该有能力以一种地道的"中国话语"使纯粹的"中国情感"再现于现实世界之中。这是他们最有发言权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应该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从汉语的空间化看中西诗歌空间形式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文学的形式总不免为它的语言“模子”所塑造。如果说西方拼音语言是一种典型的线性语言,汉语言则具有某种空间化倾向。与此相一致,西方传统诗歌注重时间的线性发展,古典汉语诗歌则倾向于同时并置。打破传统句法的西方现代诗,虽也具有空间化效果,但中国古典诗歌的空间化并非只是由对语言完全任意的破坏才达到的“效果”,而是从空间化的汉语中自然生长起来的“精神”。它具有一种空间整体感,而不是空间断片性,也较少存在西方现代诗歌那种由线性语言本身的限制所导致的空间形式悖论。以空间化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更宜于发挥“画”的审美功能,以时间流取胜的西方诗歌则包含着更多的适宜于“乐”的成份。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擅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可是,诗歌却并不纯粹是诗人的自我表现或个人感情的再现。诗歌内部的“说话者”可以是诗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是诗人借托别人的声音自所以,诗歌的情感抒发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情感的现实,二是情感的主体,包括情感的动机和方式。换言之,诗歌除了能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之外,还能让读者了解说话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恩格斯说:“人物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尽管诗歌的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的非诗化倾向,是造成了当下诗歌诗性贫乏,读者远离诗歌的重要原因,对传统诗美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诗应该有共同的审美空间;诗意是诗歌不能失去的生命与灵魂;可读、可懂是诗歌不容遗忘的审美标准;音乐性是诗歌的内在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10.
诗歌意象是一首诗歌的核心,它能成为诗人内心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一个外在参照物,大多诗人都是在以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以其意象丰富和寓意的深长而著称,也正是以这些人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来表达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以期对弗罗斯特更为全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良友版《中国新文学大系》丛书出版的背后,有一些文学史细节被遮蔽。其中诗集卷因图书审查委员会的反对不得不“临阵换将”,由郭沫若改为朱自清,这确系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文化围剿政策之体现。朱自清编选的范围来源一方面依靠他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新文学纲要》,另一方面得益于《新诗年选》、《分类白话诗选》两种诗选提供的“启示”。朱自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新诗集卷编选完成,选了五十九位诗人的四百首诗歌。  相似文献   

20.
社会范畴化虽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路径,但是却塑造了人的群体资格,进而成为了人完成社会认同化过程而建构认同的基本前提.社会赋予人以多元的群体资格,而人则形成多元的社会认同.多元的范畴资格对应着人们内在的“认同库”,各种社会力量则成为“认同场”上激发一重或多重认同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回族的国家认同得到了彰显与强化.捕捉民国时期回族国家认同的表征形式,进而分析其建构、重构过程,刻画出其借助大众传媒而“传播扩散”模式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