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有相当数量的汽车进入“老年期”,急需规范管理、利用、回收汽车的渠道。然而,目前我国没有相应标准和规范,废旧汽车回收利用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文章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回收废弃物物流的相关理论,在循环经济5R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汽车循环利用物流模型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构建了汽车循环利用物流模型及其信息系统模型,并提出该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对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带内的奇瑞和江淮两大汽车自主知识品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产业集群理论替代产业升级理论的看法。同时指出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集群升级的五种途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配套网络升级。围绕这五种升级途径,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发展自主品牌,以推动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的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3.
论文首先分析了在2014年四川省汽车制造产业冲击2000亿产值的背景下本省车企汽车技术的自主创新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四个领域。通过建立产学研平台和技术研究中心,协调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产业链等方式来提高四川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嵌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有助于解决石化产业集群存在的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过度排放的问题。分析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从集群企业的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集群企业间的副产物相互利用及产业链条延伸层面,构建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以对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外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已经充分地证明,现代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成败总是决定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从柳江汽车零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培育与创新柳江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机制是关键。应该利用政策创新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产品升级;合理规划园区、资源配置与集群内企业间的购并与整合,实现集群内部各企业的生产过程与工艺流程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构建途径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整理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有待完善的方面: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缺乏从自身规律研究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途径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弱.本文展望了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方向,以期为集群生态化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汽车工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把握革新机遇,实现汽车工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国内外汽车产业大发展的背景环境下,陕西蔡家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蔡家坡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和区位优势明显,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态势。但汽车企业总体规模小,研发投入少;配套率低,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地方保护主义浓厚,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蔡家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应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成立产业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加大R&D投入,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完善汽车产业集群软环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韩红云 《中南论坛》2006,1(1):114-116,120
汽车产业集群是世界汽车产业的成功模式,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由于汽车产业集群产量变化与生态学中种群变化具有相似性,本文借用了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并结合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将该模型进行修正,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内的整车企业之间以及整车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其共生性和稳定性,为政府正确引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物种个体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建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互利和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模型,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具有不同关系的成员之间达到均衡的条件。竞争与合作机制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信息的流通,带动科技创新和专业人力资源的成长,降低了成本,为集群企业的关键资源之形成和建立创造了一种效力机制。同时,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专业相连相通,使得企业彼此之间必须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对创新和品质的要求随之增加,因而形成提升竞争力的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简称HEV)市场逐渐成熟的技术及能源因素,以及近年来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各车企主要依靠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和价格来打动消费者,而并不完全依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减税鼓励政策,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应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国内车企应自主联合,建立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和集群。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集群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集群的基础,而集群创导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本文认为以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政策主要在于: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范围内要从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2.
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上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技术溢出理论出发,分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对我国飞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中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汽车产业经济的发展应以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汽车产业的循环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和现实需求两个角度探讨了建设基于买方会员的B2B汽配交易平台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买方会员的B2B汽配服务交易平台,突破了一直以来以卖方为中心的汽配市场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同时,该平台具备在线招投标功能,向买方市场收费,向卖方市场免费,充分满足了汽配市场交易双方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湖南迫切需要可操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理论指导核电站配套装备产业群发展。文章阐述了核电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基本特征,并对湖南核电产业集群供应链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湖南核工业基础较好,有核电产业集群供应链链延发展机遇,有比较合适的集群与产业链延伸条件,应引导集群创新平台与协调体系建设、选择优势集群产业链重点培育,推动核工业园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农民增收的渠道做好量化分析,根据不同渠道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比重,既要做到农民增收的综合性工程,也要突出重点增收渠道。依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平果县重点发展以铝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铝工业产业群的形成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两个趋向论断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搞好区域规划的同时,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应重点放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7.
对农民增收的渠道做好量化分析,根据不同渠道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比重,既要做到农民增收的综合性工程,也要突出重点增收渠道。依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平果县重点发展以铝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铝工业产业群的形成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两个趋向论断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搞好区域规划的同时,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应重点放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共享知识的特点:地理聚集性、溢出性和核心知识的保密性,并从知识形态、知识垄断、知识共享能力的差异、共享平台的技术壁垒及文化产业产品的保护措施不够健全等方面分析了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应从共享能力和学习能力、组织间的关系、公共机构和专业中介机构、集群文化、共享平台及人才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升文化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宝鸡市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外部经济和文化旅游及其品牌等内在驱动力,也有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关联度低,产业园区同质化严重和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集群效应低下的原因。宝鸡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要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区,积极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升宝鸡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