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共产国际“左”倾理论的指导下 ,中共先后出现了三次“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依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国民党不仅是一个政党 ,而且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而共产国际视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从而割裂了国民党与资产阶级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然在认识上出现一误区 ,即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一旦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便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破坏统一战线 ,从而打击它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犯过三次"左"倾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共同点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或共产国际的决议教条化;未能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而盲目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形势,不顾实际坚持"城市中心论",使党的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但三者又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错误的危害程度以及纠正错误的方式上存在各自的特殊性。通过对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的历史上,王明集“左”右倾错误于一身,其根源在于:是错误的国情分析带来政治上的“左”右摇摆,是盲从共产国际导致政策上的忽“左”忽右,是根深蒂固的主观主义使其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王明的教训又一次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实际的不了解和对共产国际的迷信二者结合 ,使王明一直未能走出“左”倾错误误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的社会、历史、组织、国际和思想五个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了给中共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三次"左"倾错误,都以违背马克思主义,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是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对客观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制定出与客观现实相脱节的方针政策而造成的。正确地分析反思这些错误,才能从中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7.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对王明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弊端,对地方党组织不够重视白区工作的倾向,既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又提出了改正的办法。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苏区经济的发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将党史教材中关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内容概括为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等四个方面,可使教材内容重点突出,有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产生、发展及结束的全过程的考察,认为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产生的根源在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而其恶性发展膨胀则与李立三本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有关,其最终的被遏止则又主要归功于共产国际,但同时共产国际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纠正又是很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0.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反思、总结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教条主义严重错误的教训,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发生的“左”倾错误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批评、反思和总结“左”倾错误的主观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反思和总结在革命道路上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创造性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反思和总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排斥中间阶层的“左”倾错误,形成了争取最多数同盟军的统战理论;批评和反思在组织问题上宗派主义的“左”倾错误,形成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原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究其“左”的原因,主要是由理想主义、经验主义而导致主观主义,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没有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特点,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以及当时国际国内的一些原因,使“左”的错误持续了2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大在科学回答现实问题的同时 ,也重视对历史经验尤其是 1989年以来 13年历史及经验的总结。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十六大的重要内容对中共党史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查证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1935—1937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宣传中国革命、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领导东北抗日斗争中发挥的作用。明确指出,虽然在此期间王明和康生一直担任代表团正副团长,但是与此前四年的情况相比,这两个人在代表团内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经过井冈山、长征和东北实际斗争考验锻炼的国内同志逐渐在代表团取得了主导地位,代表团积极拥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时期的代表团虽然也存在着缺点错误,但是不足以抹杀其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实中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各种危机和困境中呈螺旋式曲折向前发展,其往往遵循"现状——危机——新生……"的发展模式。当前,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实质是一些错误的实践所导致的一种危机。这也昭示了精神层面危机的解决,不仅仅要加强理论层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即坚持、发展并成功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的感染力,引起广大民众的情感共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信仰间张力平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实证主义史学观对党史学的困扰的分析,认为中共党史研究当前正处于某种困境。要摆脱这种困境,重新走向复兴,关键在于克服实证主义史学束缚,更新观念,变革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几乎成了一个"周期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跳出这一"周期率"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跳出这一"周期率".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政党作为现代政治的核心,其制度化水平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以是观之,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进一步增强,推进了党的制度化进程,扩大了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转型期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为政党制度化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建党初期的女党员们在革命实践中争取机会和发展空间,将五四运动中获得的性别平等理念付诸实践,致力于自身解放以及争取全部的妇女解放,成为实际推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妇女运动不断发展的主体.即使面对社会不平等的性别制度,以及党组织内部存在一定的性别分工,她们仍然努力挑战传统的性别规范,彰显了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外关系史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以国民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态度和认识做一比较研究,从中分析这种认识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对中国革命发展轨迹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