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功能语法中的语态类型有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语态类型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语态类型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进一步对汉语经济新闻中的被动语态中的被动标记级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英语报纸中的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从《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下载语料并建立语料库。从中选出12篇新闻作为样本进行手动分析。围绕三大语言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体现其词汇语法层面的及物性与语态、语气与情态、主位结构以及字系结构系统进行详细分析,进而解释情景语境的3个变量(语域、语旨和语式)如何在语义层面决定功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部分,其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等都是研究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然而,与学术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学术界对文献综述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60篇国内外文献综述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文献综述语篇主要由四个语步构成:关键术语的定义、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评价、对相关研究设计的评价;关于语言特征,时态的选择和情态动词的使用与语步相关,语态则不受语步制约。四个语步中主动语态远远多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4.
论语篇人际意义的连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连贯主要体现为语篇内人际意义的衔接性和语篇外语域在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上的一致性。把体现衔接关系的衔接机制与体现人际意义的语言项目结合起来,可以获得相邻对、语气并列、主语链、态度词汇衔接、极性/情态/语态重复、语调模式等人际衔接机制。而语篇外人际连贯则主要由社会角色、交流角色、语言角色与语篇的一致性来实现的。由此,可以构建一个由情景语境、语义和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层面组成的人际连贯分析框架,并就一语篇进行人际连贯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篇是言语交际中传递信息的载体。连贯则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语篇语义连贯的认识,从语用角度看,是一种对话语中心议题或语篇的中心思想的宏观认识,涉及交际者对话语的命题,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它受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等语用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上述提到的共有知识、交际意图和交际情景三方面,讨论语用因素对语篇连贯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志语是指在语篇中用来表示句际或语篇片断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词、短语或小句,它在书面语篇中常被用来搭建语篇结构,明示逻辑语义关系,并具有帮助读者构建连贯语篇的功能.话语标志语使用频率与英语写作质量之间并无明显关联,但这些标志语的正确使用会使语篇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根据框架理论,语言符号的意义来自于框架。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采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框架分为语言框架和文化框架。框架及其元素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实践不仅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符号,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受原文框架的影响翻译实践中往往出现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两个方面。语义误译表现在词汇、单句、语篇三个方面。文化误译缘于文化框架缺省和文化框架冲突。框架理论对误译现象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篇意义上的连贯由语义性连接纽带(semantic connectors)来完成。语篇标识词语(discourse markers)是诸多语篇中语义性连接手段当中最常见而且是最重要的手段。语篇标识词语用于句子的开头或语段的开头,表明语篇作者的态度、意图或倾向,引导读者随着作者的思维脉络而动,完成使整个语篇在意义上连贯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闻是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Van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为新闻话语研究建立了跨学科视野和框架。宏观结构理论从语义发展的角度动态地研究新闻语篇深层结构和语义单位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新闻概括、删略和组构三个宏观规则在宏观语义结构生成中具有主导作用,新闻语篇结构的整体性、语义的层次性和逻辑的关联性的表征性特征支配着新闻语篇解析、信息选择和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某个交际目的,人们的语言或文字交流总是围绕特定主题而展开。语篇或语段作为语言交际活动中一个重要形式,必然会受一定主题的引导和制约。因此,语篇或语段翻译应该保持在交际情境中实现,而语篇翻译中的语义选择和期望实现的交际目的具有相互依赖作用,所以明确主题及主题倾向性对语段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格局,也称世界格局,是一个战略概念。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经济因素、科技革命因素、综合国力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等。它们各自都以自己的表现形态和作用方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格局的演变规律和大国兴衰的力量消长,给我们以启迪,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清末和改革开放时期是小说翻译的重要转型时期。《新小说》(1902—1906)和《译林》(1979—1989)分别作为两个时期的代表性期刊,在翻译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了展现特殊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微观生态,揭示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两者在源语国选择、译介类型、译入文体和译介策略四个方面所表露的文化选择意向和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正确评价两个时期文学翻译的功绩和缺陷,丰富中国的文学翻译史,同时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和以后文学翻译的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的现象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它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使我们获得有关意识生活的真理?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象学方法论的原则即"明见"(Evidenz)的讨论来回答上述问题。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谈及的"明见",并不指向保障绝对真理的特殊体验,或是一种私人的、对确定性的感受,而是事物在其中"自身被给予"的体验。胡塞尔将它理解为"通达"(Zugang)意义上的"方法",它是最初通达世界或世界在其中自身敞开及显现的媒介。明见的体验作为通达方法具有"原初的正当性"(Urrecht):在其中,我们"有理由"将世界中的事物看作独立、真实且毫无疑问的存在物。与日常意义上的方法不同,"明见"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将我们带向绝对的真理,但它却是我们不断修正、改进已有的认识并从而更接近真理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体论承诺,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的具体展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达到的成就表明:马克思的运思依其先有的本体论原则,直接进入到“活生生的”人的世界,并循着对人的存在的揭秘,为理解和变革这个世界制定了全新的纲要和方案,而其共产主义学说所表征的无非就是人的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16.
艾丽丝.默多克是一位伦理道德哲学家和小说家,“善”是其伦理道德哲学的精髓,“善”是使人彻悟,把握真实,“善”是“己所欲者,施与人。”“善”是“消解自我”,关注“他性”存在,在《绿衣骑士》中,彼得.摩尔是“善”精神的体现者、贯彻者,“善”的精神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与世界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钟怡雯一向被人视为“多面的夏娃”,她的散文山水兼得,情思双栖,其感受沟通着现实和神秘世界,其为人为文又从容出入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带着自己的种子四处漂泊”的身份认同,对平等、感恩的“相处”哲学的深刻感悟,灵动的诗化语言和小说架构的叙述融合而成的艺术世界,都使钟怡雯的散文足以代表华人新生代的创作追求。而她的创作也再一次提醒人们,文学史不能再用原先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代,不能再用原有的格局接纳他们。  相似文献   

18.
电影《莫扎特》讲述了一个被创造激情抓住的天才和一个被嫉妒激情抓住的庸才之间发生的故事 ,它让我们逼真地看到了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天才无比相似的命运 ,以及生活在天才阴影里的庸人们令人同情的心态。它深度展示了天才和庸才的不同的不幸 ,启发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和怜悯  相似文献   

19.
科技手段和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性中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不断被放大。或为满足好奇心理,或为达到商业目的、甚至政治目的,个人隐私屡被侵害,且侵害的手段、情节、后果愈加严重。因此,以严厉的刑事手段对侵害隐私的行为严加规制,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普遍选择。观察各国或地区的侵害隐私刑事立法模式,普通法国家或地区立法模式相对简单,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普遍采用直接复杂模式。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对侵害隐私犯罪适用直接复杂的立法模式是与我国制度环境相适应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感知是人类对所感觉到的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以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意义表明人类认知的统一性,但颜色词意义的延伸,即多义性还与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投射到不同的领域,产生民族独特的隐喻含义。研究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颜色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