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艺术本质上讲,中印两国“味”论从总体上看都属于艺术鉴赏论,都强调了艺术美感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要经得起玩味、寻味、品味,强调艺术要带给人美感享受。但中国“味”论更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味外之味”,即艺术美感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持久性。而印度“味”论则更强调艺术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可体味性。从艺术表达的内容和风格上看,两国“味”论都极其重视艺术情感的传达和表现。中国文学一向就有重情的传统,中国诗论也很注重情感传达的论述,而印度“味”论则更是以情为核心,对艺术表达之情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印度“味”论更提倡“艳情味”,而中国“味”论则更强调“平淡味”、“冲淡味”。  相似文献   

2.
“味”成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有其现实与历史人文的必然性。现实世界本身的丰富性,及审美关系中主体赋予超过客体自性的丰富性,为用“味”概括艺术表现现实的审美层面提供了原发性潜质。言意关系及其极大艺术表现力为“味”用于诗论审美提供了表现中介。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与文化思维取向等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则决定了“味”意蕴由生理向精神、审美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诗歌传统的审美规范之一的“诗味”与诗歌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诗歌怎样写出味来,将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描绘为主的诗和以抒写主观情志为主的诗,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其中有规律,有方法,有实例。同时,以诗味为中心,对我国古典诗歌、五四后新诗与新时期诗(“现代派”诗或“朦胧诗”)的表现特征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涉酒诗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特点。通过梳理和剖析,体会到其涉酒诗之“味”十分丰富:从表层观察,是酸辣苦甜之味的体现;从深层审视,它是人情味、政治味、社会味的反映。陶渊明在其涉酒诗中寄酒为迹,诗酒交融,诠释了酒与诗歌、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味”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味”与“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味”有三层涵义,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作者创作时的刻意追求,是作品的精魂,是鉴赏者的终极目的。“味”的生成机制有三个条件:客体自身具有“原味”,主体鉴赏后品得“新味”,主客体发生联系的中介物“遇合机缘”。品味由低到高分三层:解味、玩味和创味。品位层次决定了主体在鉴赏中的不同级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钟嵘“滋味”与司空图“味外味”两种“味”的构成因素 ,两种“味”的实质 ,两种“味”的思维方式及两种“味”各自产生的文化背景四个方面辩析了“滋味”与“味外味”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韵”、“势”、“味”、“趣”是汉语口语的四个审美范畴,它们涉及到了汉语口语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诉诸于人的感性形式的口语,其形式上的美肯定是占主要的,因而从口语审美的静态和微观表现上,取“韵”范畴作为代表;从口语审美的动态和宏观表现上,取“势”范畴作为代表.“韵”的基础上构成了更加富有整体性和节奏感的“势”;从口语审美的内涵上,取“味”范畴作为代表,“势”是“味”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汉语口语的内外结合上,用“趣”范畴来表达汉语口语与其他口语的区别.这四个范畴相互联系、共同依存,组成了认识汉语口语美学现象的网络上的纽结.  相似文献   

8.
东坡论诗美     
苏东坡从自己的文学观点及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极高的鉴赏水平出发,提出了对诗美的看法,真朴、味、趣。真,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形似神似,描写真情实感;朴,古朴平淡自然之美,返朴归真意识,不是粗俗平庸,淡而无味;味,“美在酸咸之外”的诗味之美,指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指出诗歌艺术的特质之美:趣,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趣为意趣 情趣。新意,反对好奇务新。  相似文献   

9.
“港”味、家味、都市味是港区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港区经济的同时,积极促进港区文化建设,是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应围绕“港”字做文章.本文试就新兴港区的文化定位及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 ,“味”是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 ;“隐”的表达产生“味” ,“味”即情意的含蕴丰富 ,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 ,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 ,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 ,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 ,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人的“形”“神”当以谁为主呢?从西汉到六朝这数年之久的时间里,《淮南子》的“神主形从”说及魏晋玄学之“略貌取神”观,代表了道家形神观在这一时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只是从哲学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得出的源泉论。这种源泉论适用于一切精神意织领域。"艺术作品的源泉是想象的自由活动","中得心源"等源泉论则是从文艺创作论、从文艺心理学得出的源泉论。社会生活源泉论与"心源"论入思角度与着眼层面不同,它们彼此并不对立。对"过去的文艺作品"在文艺源泉中的作用也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的一个核心概念Being的原始含义固然是一个逻辑系词“是”,但由西方传统对语言规范及其逻辑确定性的尊重使这个词上升到了世界本体和真正实体的崇高地位,从而使它带上了系词“是”和动词(及动名词)“存在”(及“本体”)的双重含义,体现了西方文化中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的统一,这是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的文化传统所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吸取了精神分析文论资源,对以机械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和庸俗社会学为内容核心的传统反映论文学观进行了批判和改造,提出了主体论文艺观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等新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从艺术创作谈存在和意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嫦娥奔月为引言 ,围绕艺术作品想象的性质 ,探讨有关存在和意向性的哲学难题。这里涉及巴门尼德的存在悖论、胡塞尔对存在的意向分析以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学说的批评 ,最后以评述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保罗·克勒有关艺术创作的美学观点为结尾。本文希望能结合考察艺术创作把这一抽象的哲学问题较为形象地说清楚。  相似文献   

16.
陆九渊在科举制度严重破环士人的人格,浮论虚说的学风盛行的时代条件下,为回归孔孟儒学之真精神,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心即理"要求学者收拾精神在内,以明得本心,也即明得天地赋予人心之"实理"。人们在实事实行中依理而行,才可谓通向圣贤之路。象山"心即理"命题提出了一种相异于程朱学派的心性理论,有其特色,也有其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17.
九叶诗派是著名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派。其诗歌创作将思想的深刻性与艺术表现的复杂性镕结为一,展示了很高的精神境界。诗人们从本质上透视和把握主客体世界,是其作品思想深刻性的坚实基础;而象征艺术手段的成功运用,又使其作品形态呈现丰富的新颖性。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教育,促使九叶诗人以入世精神从本体论上否定现代主义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使现代主义在中国发生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变异,从而奠定了这一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诗人兼诗歌理论家,袁可嘉的诗作鲜明体现了“人民本位”的文学思想,标示了诗人提出的“人的文学”的力度与高度,同时也说明了以多方面的社会体验与人生思考为背景和基础的“人的文学”应该并可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本文特设一节,以纪念前不久逝世的袁可嘉先生)。当然,在肯定九叶诗派思想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深刻的片面性”(主要是缺乏辩证的思维和观照)这一弱点,而克服这一弱点将有利于推进和提升中国现代诗创作,有助于中国现代诗走上国际诗坛。    相似文献   

18.
歌谣运动不仅是一场以歌谣研究为中心的现代民俗学的“缘起”运动,更是一场现代白话新诗从本土民间寻求合法性建构的诗学运动,因此,“学术的”与“文艺的”双重目标构成了其复调的历史叙事模式。但是,随着运动的纵深发展,“文艺的”诉求目渐式微,它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单一的以“学术”为中心的运动,中国诗歌现代之路的多元展开的可能性也因此暂时终止。  相似文献   

19.
世界是万物一体的存在,其真象由万物一体关系所形成的显现与隐蔽、有限与无限构成的无穷景域所呈现。因此,世界的本质不能被科学求证的方式所证实,也不能被黑格尔式的概念所定义,人类不能只是立足于事物本身,进而将事物还原为事物而与世界割裂,而只能从人与世界一体相通的关系中予以呈现。艺术审美超越经验形态和认识形态,具有无限自由和不断升华的特殊的精神形态,是人类精神的"灵明"与世界的无限性融汇相通的产物,是人展示世界、体悟世界真象的重要方式。艺术审美用"物"的方式敞亮着世界和启示着人对世界真象的体悟。  相似文献   

20.
潘天强 《南都学坛》2004,24(1):70-7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入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对我国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文艺形式理论研究的不足。然而有些论点尽管含有"片面的深刻的真理",但作为一种解释整体文艺世界的理论却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偏狭。无论是苏珊·朗格的"艺术即情感符号的创造"的学说,还是马尔库塞的"新的感受力"的观点,甚至刘再复"文体革命"的理论都具有这种矛盾的特征,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找到一条文艺自律的道路。然而后现代主义文艺观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内容到形式,从主观到客观的彻底的虚无,使文学创作渐渐滑入拒绝一切理想和情感的纯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