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村治背景下的农村党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村民自治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对党的领导观念和能力及领导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效协调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改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强固党组织的领导权威基础,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S县的实际调查为依据,对该县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实施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S县村民自治机制的良好运行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但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建设是村民自治机制良好运行的根本基础,制度建设是村民自治的有力保障,转变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是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必然选择.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和基本能力是对村民自治主体群众的培养,也是S县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2017年全椒县大季村被民政部确立为安徽省唯一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并存的、以"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为主要特征的以促进治理有效实现为主要目标的村民自治体系。在行政村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村党总支领导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组成,形成了"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协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在自然村片区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片区党支部领导的片区村民(户代表)会议、片区村民理事会、片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自治组织组成,分别行使领导权、决策权、协商治理权和监督权。村民自治的"全椒样本"之所以成效显著,主要在于通过对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的村民自治体系进行了增量式改进和突破性创新,在组织构成、制度设计和功能运转上形成了以双层多维互动为机理的"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新型村民自治体系,实现了双层多元共治、两级多重善治和双向多方巧治。  相似文献   

4.
对村民自治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是保证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不偏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公共利益轨道的基本途径。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规定较为模糊,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与文本设计有所偏离。应当以村民自治内涵为基础,以权力划分与制衡为思路,构建"村权三分、支部监督、村财共审、规范公开"的村民自治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法治视域下村民自治权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村民自治。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村民自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实质都是其对村民自治权侵害的问题。必须完善这项制度的法治建设,其中包括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为村民自治主体维护自治权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进而保障村民自治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在中国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展壮大。它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观念上的制约、法律制度层面的不足、对少数人利益的漠视及村民自治过程中行政制约的缺乏等,当前我国村民自治过程中少数人利益被侵害现象尤为严重。解决好少数人的利益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村干部守法意识和村民的维权意识以及建立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好大环境;破除陈旧落后观念,增强村干部的守法意识和村民的维权意识及加大对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从而逐步减少少数人利益被侵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一项全新的民主事业,它给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村民自治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的实践。村民自治对我国民主宪政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形成及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对村党支部等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带来很大影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必须大胆创新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改进选举办法、转变领导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两委”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条件。传统社会我国农民臣民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缺失。为了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宪政载体作用。村民自治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制度平台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要创新自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要实现村—社联动,提供平台保障;更应落实村务公开,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农村,随着家庭经济的再兴,农村村民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宗族复兴活动。宗族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宗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也在所难免,主要体现在:影响民主选举的公平性;影响村级领导干部的质量;影响村务管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对同族干部的监督较松等方面。要消除宗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就要改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增强农民的流动性,扩大农民的对外联系;依法治村切实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条件。传统社会我国农民臣民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缺失。为了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宪政载体作用。村民自治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制度平台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要创新自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要实现村—社联动,提供平台保障;更应落实村务公开,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村治实践的特点是:第一,注重村民能力建设,找准农村民主权利主体建设的突破口;第二,注重对乡土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把村民自治的发育成长建立在农村社会现实之上;第三,注重"培育引导",理顺乡镇政权在村民自治运行中的角色和作用;第四,注重制度创新,为非权力精英提供制度化参与村民自治的平台。白沙镇的村民自治实践对于村民自治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启示。未来的村民自治的发展方向应是由制度民主转向日常民主,具体来说:第一,从选举民主到治理民主:村民自治的内涵得到了深化;第二,从制度建设到能力建设:村民自治重心的转换;第三,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化参与:村民自治良性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体制的伟大创新。作为国家法律确认的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制度安排,村民自治已成为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形式。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作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在县、乡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努力下,在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下,成为全国村民自治学习的榜样。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员,在当前新世纪新阶段,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如何也成为了众多学者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发展村民自治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村民自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村民不会自治、不能自治、无法自治是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是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为村民自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理顺关系 ,为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立法 ,为村民自治提供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稳定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的村民自治建设则是搞好三农问题的有利途径.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我国规范村民委员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种种不足.本文针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的不足,探求村民自治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提出修改法律,完善实施的解决方案.使村民自治在宪法框架下能更好地发挥基层民主作用,进而真正实现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现状,从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弱经济基础是如何支撑村民自治上层建筑的,弱集体经济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弱集体经济导致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弱集体经济弱化村民政治参与;弱集体经济影响乡村关系,扭曲村级自治主体价值。村民低收入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也包括三个方面:村民低收入削弱政治参与动机;村民低收入制约村级社会层次分化,村民民主政治诉求淡化;村民低收入影响教育投资,构成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说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制约村民自治制度正常运行,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缺乏经济动力和支撑,在加强村级民主建设过程中,需要夯实民主的经济土壤。  相似文献   

18.
村规民约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村规民约建设提出了如下几点看法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规范的统称 ;提出农村社区多元规范构建侧重的思路和村规民约发挥独特作用必须坚持的原则 ;村民自治是村规民约的前提和基础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石和保障 ;村规民约为农村社区法治的实现提供现实依据 ,农村社区法治是村规民约建设的重要保证 ;应结合社会变迁对村规民约进行前瞻研究 ;村规民约建设作为村民自治一部分借鉴国家体制既有可能性又有有限性。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权与基层党的领导权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村民自治过程中 ,处理基层党的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中存在不少法律故障。从理论上讲 ,协调二者关系的切入点是 :由村民评价 ,对村民负责。就实践来看 ,应考虑如下方法 :实行村党支部的选举与村民的评价“直通车” ;村党支部通过村民会议实现决策和监督职能 ;村党支部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法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环境保护法忽视了农民的力量,农民的环保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确立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它在本村范围内环境规章制定权、环境事务处理权、环境处罚权等权力,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民的力量,产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为此,在村民自治组织内部应当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村民应当自始至终参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环境决策,同时村民自治环保机构应当接受国家环保机构的领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