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很高,但入党动机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入党现象的调查,分析出多种偏差性入党动机及其产生的因素。认为只有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前期培养和后期教育,确保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纯正性,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调查显示,客观上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有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因素。目前,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引导,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严把大学生入党时的"关口",确保入党动机的纯正性;提供实践教育平台,深化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了中北大学 2004 年入学的370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而后将学习目的作了详细地分析,归纳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的类型,从而指导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我们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以探索动机的类型及个人因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把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分为四类,分别是: 目的型动机、评估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的观念与行为取向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多数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绝大多数能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但也较为明显地出现了入党动机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少数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与个人价值实现认识模糊,存在理想信念教育缺失,对党的基本理论了解不足、入党动机不纯和实际行动有偏差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功利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滞后、成效不佳,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等。基于此,提出应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严格党员发展,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服务意识;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以矫正独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动机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党建工作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入党动机主流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但仍需要解决干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些难题,如追求动力不足,动机的“实用主义倾向”和其他偏差、组织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不够全面等,对策的重中之重在于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入党动机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民族大学生中的种种入党动机的剖析 ,强调在民族学生中发展学生党员必须坚持原则 ,始终要端正入党动机 ,做到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入党 ,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更应保持其先进模范性 ,做合格加优秀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
加强入党动机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全面考虑影响入党动机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 ,才能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的调查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大学生要求入党的人数与日俱增,从正面意义上看,这是大学生要求进步的一种表现.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在大学生中发展培养党员,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入党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端正其入党动机,以适应当前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也是高等学校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更关系到党的未来。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取向的调查研究及其入党动机多元取向的动因分析,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演变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入党动机经历了一元、二元、多元的复杂演变。尽管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主流是端正的,但我们必须高度正视信仰型动机下降和功利型动机抬头的客观现实。大学生入党动机演变过程中时代变迁是主要因素,党的形象是关键因素,个人三观是核心因素。40年大学生入党动机演变历程与原因启示我们,高校应当坚持"三点认识"以坚决捍卫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恒守"三因理念"以始终确保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有效性,贯通"三个课堂"以推进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体系化,探索"三关测评"以逐步提高大学生入党动机评价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文章探讨了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处理好执政党与公共权力、执政党与人民群众、执政党与参政党、党政之间、党内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关系。这五个方面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12.
从制约国共重庆谈判实力的各因素分析,谈判前夕中共除谈判人员水平能力一条外,其余均处于劣势:军事实力国大共小、对谈判本身需要程度较高、对对方苛刻的谈判条件无法满足也不允许满足、谈判环境于己既有利也有弊,从而使整体上居于相对不利地位.谈判之所以最终能够签订<双十协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周恩来等成功运用谈判策略弥补了谈判综合实力的不足: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出其不意惠临重庆,打乱对方部署;重视谈判气氛的营造、抢先进行较高报价、有理有利有节的讨价还价;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场外配合取胜,等等.  相似文献   

13.
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从演进的时代背景、发展目标的选择、发展模式的探索、发展动力的寻求、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速度的把握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在演进中的继承与创新,从而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重大认识 ,其主要点是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执政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 ,必须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把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执政党只有取信于民 ,得到人民的拥护 ,才有了执政的牢固基础 ,不断推进建党理论的创新 ,把共产党内部搞好 ,是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中共一直关注战后中国和战后世界的建设,支持同盟国的协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对日处置上,要求贯彻?波茨坦公告?精神,管制日本,根除战争因素,维护远东和平;在盟国关系上,强调大国的合作与一致;同时也努力争取在受降权上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处理问题上的主张和努力,体现了非凡的自信和能力,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日和约及外交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因素。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和所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发生逻辑的起点,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自我革命精神、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革命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必然趋向。理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发生逻辑,有助于更加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有益经验、更加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旧中国饱受列强欺凌、蒙受奇耻大辱、挨打受气的时期,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洗雪民族耻辱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国耻国难宣传教育对于争取民族平等自由的伟大意义。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筹建各类宣传教育团体,开展各类国耻国难宣传教育纪念活动,在党主办的各类报刊中发表国耻国难宣传教育言论和主张,出版系列丛书,唤醒全国民众,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8.
论党团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和培养了中国共青团,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以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正确处理党团关系,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与独立开展工作的统一,坚持对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和表现。指出文化全球化对党的指导思想、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在文化全球化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党的领导的文化基础;发扬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增强民主与法制观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大力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