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形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成为中华民族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对外,终于在1937年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得以实现。本文拟就笔者所掌握的史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经历了整整十四年,前六年为局部抗战,后八年为全面抗战.在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倡导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历了酝酿、确立、促成和最后形成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派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林祥庚回顾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战斗历史,阐述民主党派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出的重大贡献并总结汲取历史经验,对于当前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统一祖国大业,对于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国民党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范筑先在鲁西北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初期一年多的时间里密切合作,发动广大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力量和抗日政权,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敌后鲁西北广大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战局面,初步创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抗战初期的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了不同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宋庆龄在抗战期间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支点。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主张建立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下层统一战线,发展到建立一切不愿作亡国奴的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又从以国共合作为统一战线的中心内容的思想,发展到反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思想。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同步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坚持最久而又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全民族的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也积极展开了争取地方实力派的统战活动,经过多方努力,至抗战前,党与地方实力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实行全民族抗战,创造了条件.回顾与总结党在这方面统战工作的经验,对扩大巩固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努力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广泛的民众性、相对的稳定性、在共同纲领统一下的一致性、坚持抗战的坚定性、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具有典型性等。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早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胜利,为我党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战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坚持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深刻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相似文献   

10.
<正> 5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因此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方针,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从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无论是从它的形成过程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民党的策略来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祖国的大西北确立和巩固起来的,对青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西北大联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壮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吴玉章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际,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主张,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国内,向全国人民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主张、伟大意义,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积极参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 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过程,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山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后到一九三九年春为第一时期;一九三九年春到一九四二年夏为第二时期;一九四二年夏到抗战胜利为第三时期。下面就这三个时期分别作一些概略的论述。(一)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到一九三九年春山东国民党开始反共升级这段时间,是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华北“一切工作,例如民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的指示,从准备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这一中心任务出发,逐步形成和建立统一战线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中间力量,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过下列阐释:"中间力量,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因为他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主要统治力量之间有矛盾,同时和工农阶级有矛盾,所以往往站在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之间的中间立场。"①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以前的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我们当然不能照搬毛泽东的说法。不过,根据九一八事变以后至全面抗战爆发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比照毛泽东以阶级分析划分社会政治力量的方法,我们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说明,即: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间力量主要包括除国共两党以…  相似文献   

14.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协调环境与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本文提出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内涵,阐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和企业在内的实现体系,以期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日常经济核算,从而正确引导社会消费,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于1936年首先在山西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它是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激烈斗争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而积极主动争取,以及执政山西的阎锡山面对危局,反复权衡,最终出于民族大义转向联共抗日立场的结果;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促进山西抗战局面的形成,对于“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两军携手抗击日军进攻,以及山西和华北敌后三大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更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共南方局紧密配合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把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地维护国共合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创了党的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贤达及海外侨胞,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终于获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最伟大的胜利。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战初期,我党我军设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办事机构,成为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先后建设办事处的,有南京、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武汉、广州、长沙、贵阳、贵林、重庆等地。这些办事处,本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宗旨,高扬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坚决主张抗日救亡,坚定的抗日救国立场成为了新桂系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政治基础。新桂系根据时局与形势变动的实际情况,利用其作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政治军事影响积极推进与中共的政治互动及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内部团结以及国共再度合作从而实现举国抗战新局面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余永跃 《江汉论坛》2004,(12):21-23
在西部大开发现有的制度体系下,由规模经济、生态经济外部性、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等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西部大开发潜在利润的增加不能实现内部化时,形成了制度创新的利益动因,从而有必要对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创新,以利于实现这些潜在利润的内部化,达到增加收益的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目的。本文着重就这四个方面分析当代中国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的利益动因。  相似文献   

20.
赵亮  杜学霞 《理论界》2007,(11):177-178
1940年是中国抗战史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土地上形成了三大区域的抗战史学,即国统区抗战史学、解放区抗战史学、沦陷区抗战史学。三大区域的史学家在抗日救亡旗帜下实现了联合与团结。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埋首于学术研究,取得了抗战史学的重大成就,谱写了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壮丽的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