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抠男遭遇省女。结婚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他俩不想一场婚礼下来,惨变"婚奴",宁愿婚礼简单些,以后日子舒坦点。有数据统计,深圳以208万的婚嫁费,成为最贵结婚城市No.1,北京、上海紧追其后,一些二三线城市,婚嫁成本也从几万至几十万不等。许多小夫妻,一场婚礼办下来,钱包空空沦为"婚奴",除了债务什么也没剩下。以至于无数年轻人吐槽:"哥也想结婚,可实在结不起,婚嫁成本太高有木有?"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春节前夕,网上发起一则关于"春节回家亲友询问最多问题"大调查。其中,"什么时候结婚?"以绝对优势荣登榜首。无数年轻人吐槽:"哥也想结婚,可实在结不起,婚嫁成本太高有木有?"有数据统计,深圳以208万的婚嫁费,成为最贵结婚城市NO.1,北京、上海紧追其后,一些二三线城市,婚嫁成本也从几万上升至几十万不等。许多小夫妻,一场婚礼办下来,钱包空空沦为"婚奴",  相似文献   

3.
深圳一个年轻人,在2007年4月房价疯涨时,被急于结婚的女友逼着以1.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按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可当他们准备2008年春节结婚时,房价大降,所购房产总值由150万元缩水到97万元!他十分心痛,便不断地抱怨女友,结果两人感情发生了危机,最后导致血染新房。悲剧过后,人们惊骇不止,房价"拐点"到底该由谁来埋单  相似文献   

4.
认识一个月,甚至三两天就兴高采烈地去登记结婚,婚后仅数月又因种种小事而很快离婚,如今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了所谓"短婚一族"。仅以南京市为例,记者在中、高级法院和妇联了解到."短婚"的离婚案件在逐年增多,婚龄不足一年的已占到离婚案的10%。在人们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短婚一族"的出现似乎也有它的道理。只是相对于过去,婚姻被人们当做一生中最重大事情的传统观念来说,"短婚一族"的行为方式显得过于草率。走进"短婚一族",记者发现,他们的这种行事方式并不是偶然的,因  相似文献   

5.
鱼顺顺的blog当下流行不婚,但凡有点儿理想的男人,都想遍尝佳肴而不用买单。即便没有钻石王老五的"头寸",好多男人也想学人家"主流精英"那般左搂右抱。而一旦结婚,势必影响四处采花的方便性,所以不少新新男人都梦想,只恋爱不结婚男人拖婚或拒婚,  相似文献   

6.
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据中国民政部调查,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为301.7万对,同比下降了5.7%。而早在2015年,中国单身男女的数量就已接近2亿。这些数字背后的庞大人群,似乎在以实际行动挑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越来越高的婚姻成本要求,也让他们望而却步。而实际上,不想随随便便进入婚  相似文献   

7.
《女性天地》2012,(1):37
"请婚庆公司花了2万多元,拍婚纱照用了6000元,订的中等婚宴为2280元/桌……"这是刚结婚的长沙市民彭媛美的婚礼清单。而在2007年,同等规格的婚宴才1000元左右/桌,4年来,婚宴消费上涨近5成。彭嫒美介绍,自己的好友2007年11月结婚,当时订的四星级酒店中等婚宴才998元/桌,共计30桌,婚庆公司的花车装饰和会场布置3000元,收了5万多元礼金,减去各项开支后,结余2万  相似文献   

8.
2007年,性感女星藤原纪香与谐星阵内智则闪电结婚,举办了一场世纪婚礼。由于新娘的身份、地位和身高都要高于新郎,人们称这桩婚姻为"格差婚",断言两人不能长久。果然,一语成谶,2009年3月23日,藤原纪香在家乡兵库县民政部门正式提交离婚申请,这桩不对称的婚姻画上了休止符……  相似文献   

9.
正最后一次,吴鸣找小许谈判。小许根本不肯跟她坐在星巴克"好好谈一谈",抱臂就站在鲜有人来的后梯口:"要么结婚要么分手,没什么可说。我们俩六七年了,我不想再耗下去。"委屈重重叠叠,吴鸣只觉得喘不过气:"当年是两个人说好了不婚主义,像波伏瓦和萨特一样走一辈子……"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我们曾对当年结婚的青年的结婚消费作过200对结婚户调查。最近,我们又抽样调查了200对于今年结婚的青年消费情况,比较结果表明,1988年平均每对结婚青年结婚费用为10660元,最高的结婚消费额为17000元,1989年平均每对青年结婚费用为10800元,其中结婚费用12000元占44.81%,费用在15000元以上占20.18%,也就是说,1988年青年平均结婚费用突破万元,1989年青年平均结婚费用则比1988年度上升一百多元。  相似文献   

11.
正"相爱容易相处难,结婚容易守婚难"。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离婚率,很多人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人从小就没接触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我们不知身为父亲和母亲,究竟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又该如何处理与伴侣的关系。一位在加拿大生活的华裔母亲讲述了她女儿参加学校"baby project"(育儿项目),和一个男同学共同抚养一枚鸡  相似文献   

12.
一向谈"婚"色变的娱乐明星们,在2004年改头换面发了"婚"。有主的明星迫不及待一拥而上登上结婚殿堂,没主的明星不甘落后大张旗鼓将自己恨嫁之心昭告天下,在各大采访中屡屡插播自己的"征婚广告"。李湘:″钻石级″的″婚″狂2004年7月,李湘一脸甜蜜地发表爱情宣言:"我快结婚了!我们从相识到我答应求婚只有1个月零3天!如果当时我不答应他的求婚,我觉得我会错过人生最美好的事!"本来李湘这一决定已经掀起了千层浪,但没有想到更精彩的还在后头。自从她高调宣布自己恋情开始,"如意郎君"李厚霖的前女友就走马灯似地出场,一个赛一个劲爆———有忍气…  相似文献   

13.
开心五分钟     
《伴侣(A版)》2011,(10):60-60
正离婚丈夫:"孩子他娘,咱们离婚好吗?"妻子:"咱们从来不吵不闹,为什么要离婚?"丈夫:"我的意思是,离婚以后我再和你结婚。"妻子:"啊!你今天发神经还是怎么着?"丈夫:"没有啊!你看,这几年年轻人结婚,把我的腰包都掏空了,如果我们不再结一次婚,这些钱怎么能捞得回来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易增晚与易胜兰登记结婚,落户江西宜春袁州区官园街张家山社区项家组。2007年6月,宜春市委、市政府对宜阳新区统一规划,征用了项家居民小组的土地,发放了征用土地补偿费300多万元。经核算,人均可分得1.4万元补偿款。但,"因该居民小组组长、会计从中作梗",易增晚至今未得到分文补偿。  相似文献   

15.
从"溺爱一代"到"草莓婚姻",是"瓜豆效应"的凸现。"3秒钟足以爱上一个人;8分钟足以谈一场恋爱;13小时足以确定伴侣结一次婚;一周后可以结束这段婚姻……"这是一个调侃现代婚恋的段子,但并不夸张,如今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的确在持续走高。如同事的女儿,嫁了个富二代,婚礼气派得令人羡慕,可结婚不到50天就离婚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哈尔滨的林女士因丈夫在网上与别人结婚生子,感觉受到伤害,一怒之下以“重婚罪”将丈夫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10万元精神损失费。早在两年前林女士的丈夫便已加入到网婚游戏中去。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以“夫妻”相称,这种看似荒唐的网婚游戏却在网络愈来愈普及的神州大地成为时尚,甚至连12岁的少年也加入其中。透过电脑及键盘,与网络海洋中的“有缘人”共缔良缘,不但可以“结婚”更可“生儿育女”。这种被称为比“网恋”更进了一步的“网婚“,究竟只是一种娱乐消遣,还是对传统婚姻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2007年长达30年时间里,大学到底能不能结婚、能不能生娃,经历了怎样的改革演化?1981年2月教育部专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结婚规定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一般应是未婚者,如果有的学生要求在学习期间结婚,则应先办理退学手续。但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结婚的和已经结婚的,可继续留校学习。"1990年1月原国家教委(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今年74岁的汤瑞仁是海内外闻名的私营企业家、韶山毛家饭店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红色资本家”到底多有钱?下面这组数字也许能给出答案:2001年,韶山毛家饭店发展有限公司上缴国家税利500万元;2002年,上缴600万元;2003年则有望突破700万元。一张珍贵的照片一位没上过一天学、只会写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一度,在网络上、生活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警示那些以恋爱之名"玩弄"女性感情的男人们:如果不想结婚,请你走远点,再远点。多年之后,这句话终于被徐静蕾改写了。在女神们纷纷结婚的2014年,老徐却逆势发布了不婚宣言:不结婚,不生子。她说自己现在恋爱挺高兴的,也对那些潜在的操心者们提前回应:你有我高兴吗,你还反对我?  相似文献   

20.
从纸婚到钻石婚在欧美一些国家里,人们对结婚的周年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都有一定的名称。第一年:纸婚:,第二年:棉婚(厚一点);第三年:皮革婚(有韧性);第四年:毅婚(咬牙坚持),第五:木婚(硬心了),第六年:铁婚(夫妻关系牢了);第七年:铜婚;第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