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设计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各高等院校蓬勃发展起来的学科领域,其专业的设置由原来的单一专业艺术院校向综合大学和理工院校发展,空前的繁荣发展也造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混乱。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被忽视,逐渐失去了其所依赖的文化语境。西方设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西方传统艺术学科的基础之上,从西方泊来艺术设计教育在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成长必然要经历融合的过程。艺术设计领域不能仅仅抑中扬西,更要勇于探索民族化道路。建立适应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设计新领域已显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设计艺术中,民俗艺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当代设计艺术的源头活水,而且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民俗艺术教育发掘本土文化价值,充分利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丰富设计创作,是实现设计艺术多元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计艺术新旧时代的转换期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设计艺术运动。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首饰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首饰设计既要借鉴它的装饰特征和表现手法,又要充分学习它在首饰设计艺术领域的题材选择,以及及形式的实验探索上所表现出的超人勇气和大胆想法,寻找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本土首饰设计师的艺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装饰绘画艺术在当代已经成为一门新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装饰绘画的精神内涵和特质有了更新的要求。现代装饰画包括的范围更广、种类更多,必然要求装饰画艺术语言的丰富和创新。本文在梳理装饰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现代装饰画艺术语言的创新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并探究在艺术设计范畴下装饰画艺术语言创新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艺术运动是艺术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环,在现代设计长河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强调、多元文化的继承、内容的朦胧性和多义性等层面上展示了与当代艺术设计相吻合的特征;在对艺术设计传承和艺术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融入,国内设计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全盘简单地照搬国外的设计而出现大量的模仿作品,民族性、传统性的缺位而失去本民族的文化底蕴与特色等问题。传统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设计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民族元素"这一教学理念,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民族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深入挖掘民族元素的内涵,对传统文化积极地继承和再创造,实现艺术设计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统一,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将意趣放在首位,对立意极为重视。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动机着手,抛开视觉艺术均具有的基本的对“美”的追求,从更深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道、儒、释三家影响之下所孕育出的“天人合一、托物寓情、物随原境”的立意特性。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石窟艺术与印度石窟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承继,更有发展创造。中国石窟艺术创造的灵魂———设计意匠主要强烈地表现在中国石窟艺术设计总体上较为严格的规范性、石窟群建设的总体构架与单窟开凿的设计意匠有机统一等五个方面,正所谓中国石窟艺术创造的五大方便法门。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历史来看,一方面,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发展必然带动新的社会需求,新的需求必然细化社会分工;另一方面,细化的社会分工产生新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新的职业和工种,必然拓宽了设计领域,推动设计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图案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领域中 ,传统图案艺术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传统图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阐述了传统图案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旨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呈现在多元艺术的传承中不断融合的态势,跨界的唱腔艺术和声乐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进一步印证了当代中国和谐文明的多元化、科学化的时代统一态势。民族的必须是世界的,而世界的前沿审美趋势也必将成为各民族文化艺术相互尊重、互相认同、平等交流、和谐发展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3.
从对汉代文明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说起,分析了其在汉代建筑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并总结了受其影响所形成的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旨在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材料设计的表现性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设计艺术的一个分支,材料设计以其亲近感、质地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当代新兴的艺术创作领域。文章探讨了材料设计的特点和方法,从视觉美角度对材料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和优势,材料设计艺术能表现传统艺术所不能表达的质朴感和视觉冲击力。最后,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材料设计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汉画艺术元素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悠久的历史感、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现代多媒体艺术设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现代工艺品设计中被广泛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对汉画艺术元素的运用要避免简单、机械地选取图形直接拼贴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截取汉画图像作为造型元素;二是将汉画图像进行矢量简化等二次处理后再运用;三是将汉画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四是整合同主题汉化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汉画有着丰富的图案、纹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借鉴并正确地运用这些艺术形式,有助于我们开阔设计思路,促进艺术设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72年生于陕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93年考入中国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平面设计专业,199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平面设计、雕塑及壁画的教学与研究。获得2008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最佳设计奖、优秀设计奖(2008.10)获得首届全国美术教师艺术设计作品年度奖优秀奖(2006)。获得卫生部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标识设计三等奖(2007)获得首届中国“西部之星”艺术设计大赛招贴类优秀奖、最佳辅导教师奖。获得首届儒家文化国际视觉大展主题类入选奖(两副)。作品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六卷(2008年)、《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印象中国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与艺术设计双年展(2009年)、《中国当代素描艺术》(2006年)、《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2007年)。近三年来在《装饰》、《新美术》、《艺术教育》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有两项。肖发展招贴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设计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设计艺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中国设计艺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再造活动,其借用主要有象征、直观和意象三种手法。就文化意义而言,设计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为中国现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话语源,使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话与交流中获得一种话语可能。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人类不断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追求和探索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与艺术融合产生的技术艺术产品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实用艺术形态,它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重视产品的审美价值,是当代工业设计的核心观念,只有通过工业艺术设计,遵循技术和美的创造规律,自觉地把技术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俱佳的技术艺术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设计二者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人所关注。本文论述了艺术与设计各自的独立性,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两者的同一性,最后得出结论,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好的艺术设计既要注重设计的实用价值.也要注重艺术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科学化与艺术和谐发展成为中国艺术教育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此情境,李森倡导"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广泛吸取西方经典教育文化内核、提出教育形态的本真回归、推行"原点"与"原典"教育、开展"对话教育"及培植理想的"教育环境",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艺术教育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