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远古的笛声1987年12月,当悠扬的民歌《小白菜》从一支古代的七孔骨笛中传出时,在场的人都兴奋了,"8400多年前的乐器发出天籁之音啊。"贾湖文化专家张居中说,"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它的发现,证明我国5声和7声音阶远在8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贾湖遗址位于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东的一片空旷田地里。据介绍,在贾湖遗址5.5万平方米的重点保护区内,前7次发掘面积仅为2700多平方米,但已出土珍贵文物近5000件。1987年5月,当时尚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职的张居中等人,在贾湖遗址第7次发掘清理中,发现一支完整无损的骨管。这支骨管管身有7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接音孔和一个小孔。  相似文献   

2.
如果对长沙马王堆出土古笛复制实验,就会发现:该乐器发音灵敏、音质优美、调音方式独特,背孔功用特殊,属于音乐性能极高的实用乐器,这对进一步研究古乐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风吹笛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史专著,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大量首次披露的史料为依据,对新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重大而敏感的历史事件作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历史功过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音乐中三种七声音阶的命名问题在音乐理论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讨论,众说纷纭.目前音乐学界大多数人已接受黄翔鹏先生的观点,使用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三个名称;但在基础乐理教学领域,却仍普遍采用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的旧说.应在理论上达成共识,在实践中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6.
“芦笙笛”是贵州从江县高增乡侗族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群体性吹管乐器,过去一直没被学界发现.这种乐器不仅在产生背景以及乐器制作、音乐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笔者曾有专文论述),而且也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与当地的生存环境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律与笛     
律与笛方光耀音律,是音乐艺术中音阶、调式、和声、复调、织体、配器等手段的根据,是音乐听觉审美的客观标准,是音乐艺术之根本。中西音乐之音律大体可分为三律:“五度相生律”、“纯律”与“十二平均律”。现由李曙明先生研究发明了“弹性十二平均律”、“复频律”。...  相似文献   

8.
古代乐器文物是我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古代音乐文明发展的实物见证。文章回顾了乐器研究和文物领域的传统乐器分类方式,检视国内外博物馆当前的乐器文物检索结果与呈现;进一步分析盖蒂研究所艺术与建筑叙词表中乐器分类方式的参考性,讨论基于乐器文物工具书和相关权威文献构建我国古代乐器文物主题词表的思路与方法,以利乐器文物信息的发现、检索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琶是中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民族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声音铿锵美妙.富有金石之声,演奏指法丰富多彩,是表现力极强的一种乐器,深受演奏家的喜爱。随着琵琶乐器的改革和乐曲的不断创新,使琵琶的演奏技法更加丰富。本文阐述了摭分在乐曲中的运用及摭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传统对文献的重视,使文献校雠之学、文献史、出版史、藏书史等专门研究在现当代以来得到持续发展,但这些研究仍然缺乏对整体文献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关注。当代海外汉学进行的中国书籍社会史研究,则因单纯移植西方"书籍史"问题意识而呈现出种种不足。与西方不同,中国文献书籍社会、文化意义的根本问题是文献图书的悠久历史与古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延续的内在关系及其内涵。只有在此问题意识下展开"文献—文化"的探讨,才能达成关于中国古代文献历史、作用、意义的自我思考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1.
唐克扬的《从废园到燕园》是在“校园建筑史”这一视角下对燕京大学历史展开探索的代表作品。在本书中,作者对燕京大学的“校园建筑史”进行了详尽到位的阐释,带给读者以超越建筑物本身的文化思考,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校园建筑史”在文化诠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对"断裂性"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当代文学史书写"研究的深入。引入"断裂性"视域,重视断裂性的文化内涵,有力的突显出文学史书写中对于叙述中的统一性和平顺性追求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人将它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混同。实际上,我国当前的“文化诗学”立足于我国的文学现实,既注重文学内部研究,也重视文学外部研究,追求文学诗意的王国;而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旨趣却指向文化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4.
史学家柳诒徵的学术贡献与道德风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30~40年代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史学率柳诒徵著作等身,其中以《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三书最为重要,学术贡献非同一般.柳先生不但“学问功夫深”,而且“道德文章美”,在门生中乃至学术界都有很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15.
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草原文化从历史、地域、影响、底蕴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一个"大"字,要弘扬草原文化必须认识到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体现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6.
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新疆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新疆民汉双语教育进入近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的边疆地区,民汉双语教育的成效既是衡量民族教育事业的一项显著标志,也是影响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变量。文章从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评价、语言建构及文化含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事业作多维度解读,其经验和教训对调适和完善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2015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西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博考古系统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隋唐长安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唐代碑志与唐代文化、汉唐文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思想与主张。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演义》的关羽形象所蕴涵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异常丰富。这既是作者对创作素材  取舍、整合与再造的结晶,也是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这需要从关羽形象演化史中去探究。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个有着忠义品德、武勇才能和刚傲禀性的名将奇人,同时,其思想性格中也有一些难下断语的复杂因素。《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故事有一半与史载大体相符,而在道德、才能等层次又有所丰富和强化。在元杂剧家的笔下,关羽成了汉民族的象征,其果敢刚毅、勇猛顽强、斩钉截铁、宁折不弯等性格特征,充分体现出令人仰慕的阳刚之美。罗贯中融合了在关羽形象中凝聚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精华,最终将关羽形象熔铸成了忠义的楷模,武勇的化身,意志和力量的代表,寄托着士人与大众的道德理想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优秀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的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多方位思考。小说《棋殇》选取史实为背景,并将历史事件引入小说,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同为文化转型时期的艰苦探索者为基点,以历史的眼光来透视葛利高里和哈姆莱特这两个艺术形象,发现二者的悲剧都在于充满“人的魅力”的个人的道路选择与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的之间出现了错位。他们的矛盾痛苦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文化传递中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