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法学教育探索培养国际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开展,我国法律英语教学在大学迅速发展。但以拿来主义为主的教学实践先天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使得课程定位产生认识偏差,进而导致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在法律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明确了相关法律英语课程教学中各有侧重的定位和内涵,并将教学和职业证书考试相结合,才能在法学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有的放矢地促进法学专业、学科乃至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律权威以法律认同为逻辑推演的起点,而法律认同又以法律具有权威为必要条件。法律权威与法律认同的良性互动以法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预期的法律实效为前提。法律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缺乏实践权威导致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律规范难以转化为民众公认的生活方式;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治观念淡漠进而又削弱了法律权威。中国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乃是强化法律实践权威,提升公众法律认同感,使两者良性共契,及时摆脱目前互相弱化的恶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3.
法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当前高校法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痼疾依然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当前法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法律教学与学习的职业化和实践化理念,明确实践性法律教学的重要地位,切实构建科学的实践性法律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反思传统法律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完善并提高法律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法律诊所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法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遇到了师资薄弱、资金短缺、学生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寻求新型的法律诊所模式的构建,是突破传统模式的瓶颈所需。新型法律诊所模式主要包括:对诊所进行部门化,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诊所面对社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设"法律讲堂",把司法引进校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学生法律诊所实践课堂的参与度,实行全程实践教学;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以保障法律诊所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当前高校法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痼疾依然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当前法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法律教学与学习的职业化和实践化理念,明确实践性法律教学的重要地位,切实构建科学的实践性法律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反思传统法律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完善并提高法律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学科意识不断增强,实践回应能力彰显,对传统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然而,这并没有完全解决困扰学科发展的很多问题.尽管研究者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有一种执着的心态,但是我们还面临着更多新的矛盾.今后法律方法论研究应该结合中国的问题意识,把握既有司法传统与司法运作现实,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构建我国法律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法律解释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它应该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的研究指向。现有的法律解释学偏重于对逻辑形式的研究,缺乏相应的问题意识。因而,法律解释学的创新需要与法律社会学结合起来,找到中国法治的问题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吸收中西文化的经验与智慧,在现实与传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凸现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实现法学中国化的必由之路。要提升法律解释学回应实践的能力,就应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法律家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家是实现法治理想的中坚力量,是构建法治秩序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在法律家的培养方面面临如下困境:法律技能训练的缺乏与法律家高技能内在品质之间的矛盾,职业伦理教育的缺乏与法律家法律伦理内在品质之间的矛盾,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缺乏与对法律家共同体需求的矛盾。走出上述困境,应当寻找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衔接点,即法学教育的主要层次与法律家的资格条件相衔接、法律理论知识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和一体化司法技能训练相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心理、法律能力等法律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法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承担教育培养工作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但是当前法科教师存在法律实践知识不够丰富、实践教学技能亟待培养、能力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应该采取多途径丰富教师法律实践知识和实务经验,实施多举措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出台多政策保障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在三个方面高度契合:法律职业知识和法律职业技能的融通、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职业伦理的锤炼以及法治理念和人文素养的更深层次追求。以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和标准为基础,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划分为法律实践能力、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以及宽厚的人文素养三大培养模块。法律实践能力应遵循知识—模拟体验—真实操作的培养理念,依次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模拟法庭教学以及专业实习课程;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则重在反思社会问题存在的根源和症结,进行最高层次的法的创制训练;通过无偿的法律服务,激励学生自我提升与内在修炼,进而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方现行的农村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希望为该制度找到准确的法律定位。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文章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是实现法治认识的重要方式 ,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面 ,对法律基础课中加强道德教育的问题加以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学方法是<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大班教学情况下,创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法、加强法律实践教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律本科教育是一项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人”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我国目前的法律本科教育在训练法律思维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私法教学改革之必然性与应然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及被我国教育部列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国际私法的教学改革问题时 ,必定离不开我国高等法律教育这个语境。回顾我国法律教育及国际私法教学的发展历程 ,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相脱节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一直未能摆脱外来模式的影响所致。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下 ,整个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呈现出必然性。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为契机 ,中国高等法律教育应明确地定位于职业教育。在此前提下 ,国际私法的教学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师资以及考试方法等诸方面都应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司法成为法治建设的重心。这为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提供并营造了珍贵的时代机遇。本年度,法律修辞学和法律语言学受到了更多关注。传统的法律方法研究(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越来越让位于贴近我国法律运行实践的法律方法论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法律方法的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学界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与延伸。我们应当抓住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方法论面临大发展之时代机遇,深入推进此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法律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20余年的法律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法律职业教育在培养面向基层司法机关辅助性法律人才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是服务于实践教学内容的,是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高职法律教育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模拟训练、旁听、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必备的法律素养,是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要件.然而频繁发生的各类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成为干扰社会秩序的严重问题,同时也说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法律素养较为缺乏.鉴于此,从高校法制教育实践角度对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和对策思考两方面的分析入手,探寻了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成法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2000年以后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在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各大高校中普及。法律诊所实践教学在教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法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相对于传统法学教学在提高法科学生法律实践操作能力上具备较大优势,但同时也受到自身缺陷、外部环境、定位模糊、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从科学定位、队伍建设、经费及案源开拓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来完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