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哈回合谈判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农业问题和非农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尖锐的利益对立和在这种对立之上形成的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根本原因在于现存多边体制下的不民主和各国利益的不平衡。WTO规则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多边贸易体制不尽如人意,这必然会刺激自由贸易区(FTA)和双边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应加强自己的FTA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借鉴多哈回合谈判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的FTA战略中,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自由贸易安排及其与WTO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以来,中国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明显加快,这是在全球FTAs激增,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处于不同进展阶段的FTAs已达14个,FTAs的多重效应决定了其在我国贸易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并行不悖、协调互补的原则为基础,中国参与FTAs的目标应是全面的:既利用FTAs拓展区域利益;同时也与WTO互为补充,为服务于我国的全球经济战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今天,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某些局促性使得许多国家热衷于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双边FTA具有时间短、见效快、易操作、约束力强等特点,在促进当事双方自由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乃至政治关系发展等方面要比WTO多边贸易体制更直接有效。但是,双边FTA在实际的运用中并不一定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它在填补多边贸易的空缺作用方面存在着缺位的情况,并且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发展中国家贸易话语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缔结FTA的热潮,但在WTO框架内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却一直停滞不前.文章着重讨论FTA对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促进作用.通过FTA的缔结,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产生"闭锁"效应;通过FTA的缔结竞争,会使各国对全球贸易自由化产生"推进压力创造效果";FTA能够使成员国的敏感产业进行缓慢调整,降低了产业调整的成本,从而对全球贸易自由化产生"压力转换效果";以FTA为单位进行WTO多边贸易谈判,由于谈判主体的减少而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较快地达成协议.在充分考虑FTA对全球贸易自由化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尽量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以期加速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1996年 4月 2 6日 ,中、俄、哈、吉、塔五国在上海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开始了“上海五国”的最初进程。 1 997年 4月 2 4日 ,“上海五国”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为五国的互信合作书写了新的一笔。实际进程表明 ,“上海五国”的发展是有基础的 ,这不仅是因为有两个协定 ,还有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前 ,五国都面临着振兴经济、追赶科技发展浪潮、应对经济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m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合作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同时分工的地位又是不平衡的,这为建立双边FTA提供了可能.随后本文通过建立双边零部件贸易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有利于双边零部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进一步深化分工.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和东亚区域内,FTA变量的回归结果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是东亚区域内的FTA的影响大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韩国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世界之交,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标志的双边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WTO多边贸易谈判阻力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自由贸易计划受阻、各国纷纷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双边自由贸易特有的经济效益应是此轮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热产生的直接原因。鉴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外资政策的新的重大选择。作者基于现实情况就中国如何应对此轮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热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是目前东亚区域制度建设的主要方式。这是由于东亚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特定的地缘目标而缔结双边FTA,双边FTA因其对国内政治的冲击最小并且能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发展迅速。然而,东亚双边FTA的发展将有可能形成FTA的轮轴模式,它将增加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并将产生对多边自由化的抵触,同时也会给东亚权力结构带来风险,使东亚一体化更加举步维艰。因而,东亚各国应统合其国家利益,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以正式的制度安排来排除双边FTA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使国际农产品贸易往往充斥着保护主义因素。贸易惯例和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同产品的影响又存在着差异。为此,本文考察了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及WTO对全球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动WTO发展,对中国和全球农产品进出口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WTO谈判进展缓慢,制度更新止步不前,严重制约了其对农产品贸易促进作用的发挥。当前发展迅速的双边和多边自贸区的建立,对WTO形成了有效补充;从各国及细分产品来看,双边自贸区建立,由于其针对性的贸易规则和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并很好地适应了各国对于农产品差异化定制需求;相反,多边自贸区建立的政治意图强烈,且针对农产品专门性的贸易规则不足,致使目前多边自贸区建立对全球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有限,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未来,应不断规范贸易规则,更好地发挥WTO和FTA对全球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促进中俄双方将双边贸易关系提高到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培养中俄贸易人才;抓住俄方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在双边谈判中解决未尽事宜;尽快建立中俄边境地区特殊经济区、边民互市区;加强各层次的双边交流,提高中俄贸易互信程度;建立中俄贸易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两国贸易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