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荣贵 《社会》2017,37(2):26-50
基于“网络与文化”和关系社会学的理论,本文指出网络场域与所沟通的文化内容之间存在互构关系。本文使用话题模型分析了关注劳工议题的用户所发布的51 288条博文,结果显示,劳工话题大致涉及以下几方面:文化与公益、工人的困境与问题、维权行动与工人组织、制度与劳工权。对用户间互动模式的社群侦测揭示了5个主要社群,结合社群关注的议题,作者将其称为:工人家园社群、工人维权社群、工人文化社群、劳工制度关注社群、工人权益关注社群。本文进一步指出劳工研究领域的两个新趋势:(1)随着新生代工人群体的壮大,工人文化与城市融入等议题受到较多关注;(2)微博促进研究者与劳工组织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后者从制度层面反思工人的境况。最后,本文讨论了大数据分析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出版技术的信息载体由实质的纸张发展到虚拟的网络,网络出版应运而生并带来出版业革命。出版形式与出版内容是手段与结果关系,与出版观念是手段与基础的关系。出版形式、内容、观念三方互动、三位一体置身于全球化信息社会,必将会推动着出版大众传播事业不断向前进步。  相似文献   

3.
姚大志 《求是学刊》2013,40(1):47-55
虽然麦金太尔被视为当代社群主义的一个主要代表,但他本人却极力否认自己是社群主义者。这种否认源于他与其他社群主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为了标示这种区别,我们不妨把麦金太尔的政治哲学称为"小社群主义"。首先,这种"小社群主义"建立在小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而小共同体(邻里、村镇或农场)区别于大共同体(现代的都市和国家);其次,这种小共同体既是实践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社群与国家认同的产生、构建及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社会的交流和流动中可以看到,社群认同的给定性和客体性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而纯粹的主观主义阐释也只能停留在现象的静态描述上;如果使用建构主义理论来阐明社群特性和认同则更符合当前的实际,因为它更关注认同形成的复杂而多元的动态过程。同时,当代社会中急速扩展的流动和交往、尤其是它所酝酿的各种新的社会和政治运动正在超越近代以来的社群和国家认同,造就着一种新的共同体及其认同。就目前而言,这种流动和交往主要使现代化所强化的、与族群认同相一致的国家层面的认同减弱了,使国家认同不再是以族群或族群同化为基础,而是在尊重族群文化平等共存的前提下强调更为基本的个人价值层面的文化认同,或者说是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的层面上来构建社群或共同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2):45-50
农村社群品格经历了从身份到财产的发展过程,这个特征主要是通过农村财产权在社群塑造中的角色漂移来实现的。农村社群主要经历了由血缘型、地域性到现在的财产媒介性的发展过程,财产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从辅助手段成长为主要社区纽带。中国现代农村的社群品格体现在传统礼治格局和现代财产权格局的混力下成长,财产权在现代法制文明的身份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塑造农村社群品格,并在开放性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农村社群在成员角色塑造、成员事业成长和成员公共利益维护和社会正义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骆长捷 《社科纵横》2014,(10):74-78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平等的自由主义理论致力于探讨公平问题,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任何形而上学立场的"程序正义"。这一理论由于其所体现的普遍主义、个人主义等特征,成为社群主义的主要批判对象。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某种程度上是对社群主义的批评的一种回应,但并不能消除社群主义的质疑。另一方面,社群主义也不能根本否定或取代自由主义,充其量只是这一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孙艳萍 《浙江学刊》2015,(1):99-105
自中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文学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而演变。从《坎特伯雷故事》到乌托邦文学,再到文化研究,英国文学不断对侧重物质文明的现代价值体系发出质疑,通过展望理想的社群生活,逐渐形成鲜明的社群文化意识。在争论与创新中,英国人文知识分子心怀天下,以丰富的社群文学意象和深邃的共同文化思想不断地参与不列颠民族的社群想象,打造着英国特色的社群文化,成为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与守望者。  相似文献   

8.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之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贝淡宁  石鹏 《求是学刊》2007,34(1):5-13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主要从普世论、个体论和社群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并显示出从抽象的哲学向具体的政治学的兴趣转向,即争论的焦点不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问题,而是现实的政治设计问题。社群主义在东亚国家得到了更多的回应,这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桂勇  黄荣贵  丁昳 《社会》2018,38(3):203-239
本文在质性观察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由“思想理论资源”与“立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的理论模型,用以建构关于网络左翼思潮的类型学。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个案观察加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混合方法对三种网络左翼思潮进行研究,从经验上辨识与类型学一致的左翼社会思潮,即“国家主义左翼思潮”“民粹主义左翼思潮”与“自由主义左翼思潮”。此外,我们利用监督性机器学习技术与社群侦测技术,辨识各个网络左翼派别的社群结构,并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网络互动与社群结构的演进。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主义左派”逐渐式微,不再构成相对独立的互动社群;“民粹主义左派”与“国家主义左派”之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但两者间裂痕的扩大也带来网络冲突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网络社区”或“虚拟社区”的提法最近越来越多了 ,在我看来 ,虚拟只是假象或表象 ,网络赋予社会或社会成员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再真实不过的了。“社区”这一概念在社会学领域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界定。中文的“社区”是从英文的“community”翻译过来 ,原意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通常我们在社区研究中 ,指的是一种区域性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 ,网络社区只能是虚拟存在 ,因为它不具备物理空间上的地域特征。基于此 ,从人文区位意义上 ,讨论人口的空间分布(区位)也十分勉强。但一定的人口及其互动关系 ,以及由此带来的情…  相似文献   

11.
12.
助推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依据治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应该从提升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等三个着力点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社区工作者是联系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责任者。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是对教育者的教育,对社区教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区主义的理论,国内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哲学领域,如最早也比较有影响的是俞可平的<社群主义>,以及对哲学家桑德尔、沃尔泽等人的介绍.而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学家关于社区主义的理论的了解则基本属于空白.该文的目的就是对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观点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内容主要有该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其指导原则和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社会建设的目标、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建设好社会的途径、社区的作用等以及扼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17.
Sheltered Housing and Commun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ole of sheltered housing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ommunity care arrangements in 1993 and examines the continuing uncertainty about its exact role as community care continues to develop. It reports on a study conducted in Shropshire, using a postal survey and interviews with older people and service professional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heltered housing for older people, particularly in relieving them of concerns about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social isolation and security. These factors were crucial for their overall peace of mind and quality of life. While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enants received help under social services' community care arrangements, the additional support, monitoring and service coordination provided by wardens helped some of them to remain in sheltered housing when residential or nursing home care might otherwise have been necessary. Sheltered housing was overwhelmingly popular with older people — but their satisfaction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of the warden service. Although sheltered housing is not currently in vogue in housing polic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local provision for older people and needs to be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into community care polic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eser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it popular with its residents.  相似文献   

18.
赵剑 《社会工作》2012,(3):53-55
社区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也是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重要努力方向或趋势,吴文藻、费孝通等一生的重要学术成就便是社区研究。本文梳理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社区研究的学术史,并重点关注费孝通对中国化社区研究的贡献,进而指出社区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前景:个案扩展与比较社会学思想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白友涛  臧煜 《社会工作》2009,(24):52-55
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某街道为例,探索了老年人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及其满足状况。本文认为,当前老年居民低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高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必需加快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实现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