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地山是现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独特、想象丰富,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而这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许地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宗教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摄入。一方面,基督教"博爱""牺牲"等精神融入了许地山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圣经》文学也从叙事模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启发了许地山的艺术表现;同时,为推动基督教与现世人生的融合,许地山亦对于基督教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的早期作品大多以印度、东南亚等为背景,这不仅赋予了它们神秘奇特的异域情韵,更体现了作家独特的文化心理个性,也与他向往彼岸世界的宗教情怀达成了惊人的"同构"关系,使得许地山的艺术天赋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展示。  相似文献   

4.
许地山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这一个".其独特性不在于艺术性,而根本来自于其非同寻常的宗教关怀.许地山的宗教关怀特性在于其"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宗教态度,并将这种宗教思想意识处处渗透于其文学创作中,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融会于浓郁的人间关怀之中.散文是最容易表现作者真实感情和心灵世界的文体.因此,通过解读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可见许地山的宗教关怀是融合了儒佛道的精神因素,又不拘束于传统精神,而以基督教为精神皈依.具体则是:以佛教的"生本不乐"作为审视人生基本视点和感情基调,融道家的顺应自然作为处世之道,但最后的精神皈依却是基督教的博爱和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作品中人物对爱的执着,体现了基督教爱的忍让与宽容;人物处世的平静与从容,显示了基督教勿虑的观点。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许地山创作的人物不做消极避世的隐者,作品中张扬着"文学为人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地山小说一方面暗合了"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传统情爱模式,揭示了传统文化在人物精神深处的深刻影响及其所导致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因为宗教意识的输入,许地山小说转换了"喜新厌旧—沦落天涯—弃妇幽怨"的传统弃妇叙事方式,使其笔下表面上逆来顺受的女主人公内心充满了洞彻人生的智慧和执著生命的坚韧,明显有别于五四运动时期"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娜拉"们。许地山小说对于感伤流被的"五四"文学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为人生”派的重要作家。“为人生”派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是主张写实主义的,但纵观许地山的文学作品,人们不难发现它所呈现的显著特色,并不是写实主义,而是浓厚的浪漫主义。所以许地山应归属于浪漫主义作家,而不是现实主义作家。因此,他在“为人生”派作家中,就尤其显得特别耀眼,正确地把握许地山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对于全面研究“为人生”派作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新近,王盛教授推出新作《落华生新探》(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是他继《许地山评传》之后,在许地山研究领域的新的发现、新的心得。该书有如下特点:一、以占有最新资料见长。作者从80年代初,就研究许地山及其作品,得到许地山夫人周俟松先生及其家人的...  相似文献   

9.
死的向往与生的坚定——论许地山的生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在他的创作中不自觉地宣泄着一种对死亡的赞颂乃至向往情绪 ,这来自于他深厚的宗教文化素养和对人生苦难性质的深刻体察。但许地山并没有走向虚无的厌世泥潭中去 ,相反 ,对死亡必然性的充分体察却帮助他建立起面对人生苦难的非凡勇气 ,使他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与独立的精神个性 ,并由此造就了许地山那独特的处世作风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1932年10月,北平中华乐社出版的《世界名歌一百曲集》第一册中的10首歌词,是许地山翻译的。许地山还为这一册名歌集写了《弁言》。译词和《弁言》的发现,对于许地山研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佛境眺望人生--许地山丰子恺创作审美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与丰子恺都深受佛家思想的濡沫浸染,但在创作上仍呈现出迥异的审美风貌.许地山弃绝理想,在弥漫着佛家韵味的背景中展示出苦难的现实人生;而丰子恺却憧憬理想,疏远成人与成人世界,以儿童世界的纯洁美好来隐喻佛家彼岸世界的完美存在方式.这源于他们对佛教的不同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风格独具的作家.爱妻的早逝所带来的创伤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这正是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动因,而这种动因与作家的思想情感又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3.
许地山的文学世界诸教杂糅,佛教色彩最为明显,这只是表面。道家思想才是许地山作品的内核,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昭示着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和道家的人生哲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着浓厚的佛文化色彩.二人的散文都以展现佛的悲悯情怀为主题,善于将禅的机锋和对日常生活的体悟融为一体.许地山侧重于阐释佛教"苦"、"空"的根本精神,且常常陷入佛理与真爱的困惑中,其散文多呈现出矛盾和迷惘的色调;林清玄多抒写从悲苦中提升、净化而来的感动和欢欣,注重开启心中的星月,其散文清澈明朗.  相似文献   

15.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着浓厚的佛文化色彩。二人的散文都以展现佛的悲悯情怀为主题,善于将禅的机锋和对日常生活的体悟融为一体。许地山侧重于阐释佛教"苦"、"空"的根本精神,且常常陷入佛理与真爱的困惑中,其散文多呈现出矛盾和迷惘的色调;林清玄多抒写从悲苦中提升、净化而来的感动和欢欣,注重开启心中的星月,其散文清澈明朗。  相似文献   

16.
胡适于1935年元月参访香港大学时对香港大学的中文教学有颇为尖刻的批评,认为完全掌握在几个"旧式科第文人"的手里.适逢港大当局有意聘请胡适主持中文教学的改革,胡适便向港大校方推荐了许地山以自代.许地山对港大中文教学体制与人员进行了重要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经学课程被彻底取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固然与经学在现代大学课程体制内处于妾身不明的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因素却可能是跟授课者的讲授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蓓 《老友》2010,(2):48-48
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新年的气氛。这个时候可不要忘记给家营造一点温馨、喜庆的年味。推荐一:中国结"结"与"吉"谐音。古时候,人们在大年三十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伦理传统,力求建设新的伦理.许地山作为一名立身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学者作家,也加入了这一探讨.许地山推崇宗教的价值,在宗教资源尤其是基督教的启示下,积极探索新的两性关系、代际关系、人际关系,他的人类整体观也从中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许地山的思想抑或是他的创作,都表现出宗教的深刻影响,这一点为现代文学研究界所共识。许地山既是一个宗教徒,又是颇负盛名的比较宗教研究专家,他写下了大量的宗教研究论文,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实践他的宗教理想与主张,表现出一种对新的宗教精神的追求。1923年许地山曾作过一次十分精采的宗教演讲,首先指出“宗教的本体,是人生普遍的需要”,接着分析了“中国现在缺乏的宗教精神”,而“我们今日所需的宗教必要合于中国现在生活的需要”,最后慨叹“宗教既是社会多年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诗歌及文化中,猫头鹰为"不祥鸟"。它的出现常与鬼灵、死神、坟墓、棺柩、亡者等等相伴,象征着灾凶、祸患与不吉。人们对之有避忌心理。这可能与该鸟极凶戾、每每虐杀馋食弱者,且喜欢"鬼祟"地在夜间活动,又爱食不洁的鼠类诸多习性有关。这些在中国诗歌及民俗学叙事中均有反映。将这些"反映"予以对照,可以见出人类文化思维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