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是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千年古都北京而言,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空间秩序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和结构。北京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必然要求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是北京近代城市公共空间拓展的集中体现。同时,以公园开放运动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也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层面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10日在成都四川大学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课题“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四个课题组1988年上海座谈会建议而举行的,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和《近代重庆城市史》课题组主办。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3.
基于清末民国旧方志、新中国建国后编修的新方志、东亚同文书院的饮水调查以及民国档案中的饮水统计,对近代四川123个城市的水源结构作了复原。以“四川”或“地貌区”为空间级考量,近代四川城市水源结构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以井水为主的城市集中在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北部,以河水为主的城市集中在川东平行岭谷与盆周边缘山地,以溪泉为主的城市散布在盆周边缘山地、川西南山地与川西北高原。地理环境与取用便捷性是影响近代四川城市水源结构的主要因素,涵括“地下水位高低与凿井难易度”“城市是否濒临江河”“城市濒临江河干流或支流的差异”三个方面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南通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自主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在张謇“地方自治”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近代南通,城市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水平堪称一流.随着南通大生企业系统向周边地区的拓展,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群组体系,开创了近代区域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近代南京的景观文化展现出三种新颖面向:首先,在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的游冶空间发生挪移,以秦淮河为代表的传统景观不再为游人所追捧,玄武湖等新兴景观则脱颖而出,成为民众喜爱的公共空间。其次,因为近代南京的国都属性,意识形态力量介入景观营造,金陵胜景的文化意涵愈加繁复,成为民族主义的象征符号。再次,因应于摩登交通手段的采用,金陵胜景的品赏方式从“搜奇揽胜”转变为“走马观花”,城市旅游的节奏和节点呈现出“程式化”的特征,时人亦得以在比较框架下深化对南京城市特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近代大连与国内的香港相比,由于城市功能与性质的模式不同,而致使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香港;与西欧城市相比,在兴起原因、城市化“推力”方面,则显出了鲜明的反差。  相似文献   

7.
华侨在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多领域、多维度地推动了广州城市近代化进程。经济上,投资近代工业、金融、商业等领域,促进了广州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城市建设方面,不仅在发展理念、交通变革等方面影响了广州近代城市建设,而且投资房地产,拓展了城市发展地域,推动了广州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在广州近代化历程中,华侨资本大量进入广州,资金回报率高固然是一个原因,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吸引华侨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 ,随着大批关内人民流入东北 ,东北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旧有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向近代迈进 ;二是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三是原有的一些驿道中枢或军事重镇 ,由于交通运输路线的变更以及政府政治、军事目标的改变而渐趋衰败。近代东北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城市的兴起有巨大影响 ,从而形成近代东北城市的以下特点 :第一 ,近代东北城市 ,尤其是新兴城市的人口主体是外来移民 ,而非本地人口的自然增殖 ;第二 ,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于铁路、码头等交通线附近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第三 ,近代东北城市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百年兴衰的历史记录──读《近代武汉城市史》李策由我国近代史知名学者皮明麻研究员主编的、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近代武。汉城市史》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上海城市研究》、《近代重庆城市史》之后诞生的又一部我国城市历史研究新...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上海和曼彻斯特在海洋时代迅速从蕞尔小镇发展为大城市,上海是外部“人为地”强力推动的结果,曼彻斯特则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上海城区依黄浦江边的外滩为基地呈“摊饼式”向陆地推进,而曼彻斯特以放射状联结多中心的方式扩展;在经济功能上,它们分别以“多功能”与“单打一、专业化”出名。比较这两个城市的空间扩展和经济功能的变迁,探讨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大连在近代沿海城市中地位非常重要。它为沙俄和日本先后独占,成为殖民地城市。它建设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城市规模大,与上海各领风骚。对近代大连城市经济深入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对今天的经济建设也大有裨益。 一、大连港口贸易的一般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快。输入贸易总值,1908年为5604万元(日元,下同),1936年为96889万元,增长率为1628%。港口吞吐量,同期增  相似文献   

12.
近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城市在其产生与发展中,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开埠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开埠前,即使是较发达的汉口、天津、上海等城市,也仅仅是国内货物的集散地,但开埠却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拉开了帷幕;“因商而兴”是中国城市向近代化发展的基础,由开埠通商而产生的巨大商业力量,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中的新动力,商业功能日益成为近代城市的主要功能;由于兴办近代企业,使城市发展有了独立的经济保障和经济依托,从而加快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运用现代化理论,从单体城市近代化、区域性与流域性城市近代化、总体性城市近代化等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近代化研究进行评述,揭示出学界关于此领域已经从最初的个案探讨、走向相对全面的中观与宏观的总体性研究,寻找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真正动力、表征及规律等,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今人感兴趣的城市专业分化现象。它大改形成了制造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休闲城市和综合性大都会等四大类专业城市,每一类中的各个城市又有其特殊的专业优势。这是市历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地区、城市间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果。它为近代英国民族经济的一体化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尤其在目前已经出现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城市特色不明显等现实情况时,这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值得总结、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显示了蓬勃的学术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 ,急需加以解决。本文着重对 2 1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 2 1世纪里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出现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首先宏观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一个热点 ,形成多元发展的城市史理论体系 ;其次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宏观研究和个体的微观研究 ,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生长点 ;同时城市发展研究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区域城市研究和城市发展类型研究仍将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对中外城市之间和中国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 ,以及对众多的中小城市的研究也将随着城市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而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言近代指1860年代至1940年代,市镇指介于城市和乡村的商业性实体。近代市镇研究虽然开启于清末民初,但迄今为止专精研究仍不多见。近代市镇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近代中国复杂面相尤其是农村问题的了解,加深人们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认识,亦有助于人们摆脱宏大叙事的思维定势,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等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近代市镇研究对于当代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亦有借鉴作用。作为一项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近代市镇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尚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要学界同仁从理性思维角度予以审视,这对于相关研究的持续和深入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新式交通对近代宝鸡城市发展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式交通在晚清传入我国之后,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探索新式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运用档案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宝鸡地区近代新式交通的发展。认为新式交通改变了城市战略枢纽地位;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因路而生”、“因战而兴”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迅速成形和高速增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案头上摆着一部刚刚出版的《近代武汉城市史》,封面上蓝天白云下那伟岸而凝重的江汉关钟楼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唤起人们对城市文明兴衰的深思。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正在加速发展,城市学、城市史学也蔚然兴起。国家“七五”、“八五”社科研究规划中,都将城市史纳入选题范围。从1986年开始,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四个城市历史先后列为重点课题。经过艰辛开拓,四个城市都著成了各自的近代城市史专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重点著作出版的《近代武汉城市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力作。本书主编皮明庥教授组织武汉市社科院、中南财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市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其一、中国城市发展的近代化趋势日益显著;其二、开埠城市发展迅速;其三、城市的分布、发展更加不平衡。这既由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所导致,也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整体而言,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由“数字城市”和“信息城市”迭代发展而来,是两者的综合升级版。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消除“城市病”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纵观智慧城市发展历史,其经历了从技术层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智能化转型,再到一种新型城市形态与治理理念的发展演变。研究发现,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蓄势待发,但在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在推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应落实三大举措:提升统筹规划能力,强化顶层设计;树立多元治理理念,打造共建共享的智慧城市系统;构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