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质疑,使之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要培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的不同潜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遵循了最高准则,体现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述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巧妙置疑,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留足时间、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索、探求。素质教育仅仅让学生会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质疑习惯应从低年级着手培养。要让低年级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主要因素在于老师的引导。该文以文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为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落到实处,教师要鼓励和教会学生善于质疑,主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的质疑环境 在阅读教学中,主动质疑的学生不是特别多,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答案肯定的.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此不能质疑,何谈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呢?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孕育而生。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转变师生观念,让学生敢质疑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大多数学校里,教就是传授、启发、提问,学就是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那个学生没有疑问了,就显示他已经掌握知识了,老师教的学生没有疑问了,就说明这个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而培养未来一代的创新精神,又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当前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唯有知识、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而语文教学的创新,作文创新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体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创新需要坚实的基本技能,而建立基础又需要创新精神引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唯一的秘诀就是不断地写,乐意去写,个性化写。但作文创新应该是一个最终的目的或最后的结果,要达到创新,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世纪今天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 ,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紧紧结合教材及教学内容 ,挖掘创新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现就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一、加强思想教育 ,树立创新意识 ,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1.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一、质疑探究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靠平时长期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和关键,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技工学校语丈课堂教学的特点,阐述教师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善于打破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重视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在质疑和想象中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在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节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创新教育的成败。在中职师范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去认识、接受数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掌握数学知识的一般规律,培养一定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奇的结果,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合理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发现,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精神、意识、思维以及创新学习方法与技巧。在中职师范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和关键,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坚持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每个教师应探讨的课题。物理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自觉地寓创新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营造氛围 ,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营造氛围 ,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教师要用热爱、平等、尊重…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用教师“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我在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一、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此,笔者就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科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学科体系搜捕并储存信息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创新思维不能凭空臆想,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水无源、木无根”,其思维能力也没有生命力。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