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满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处处蕴含着生态保护精神.满族先人把道德关怀赋予自然万物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对自然万物具有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我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萨满教传统信仰,通过神话和仪式等形式,密切了满族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厚环保底蕴,对大力推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儒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它所形成的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统治思想。它的影响力、渗透力无所不至。以致于17世纪初形成于中国东北的文化上还很落后的少数民族满族,迅速地全面地接受了它,由它取代了原始的天命观的支配地位,成为本民族谨诚遵守的伦理观念并以此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建立了对全中国的长期的牢固的统治。本文拟着重论述儒学在满族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它对满族伦理道德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龙绍讷遗留竹枝辞11首,其主要内容包括风土民俗、官场腐败、家庭生产生活和关怀人民疾苦等内容。龙绍讷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即有着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满族家庭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满族家庭艺术教育,主要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这种教育使满族家庭艺术得以传承,满族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同时,培养出许多专业艺术人才,创造出许多艺术作品,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满学是以满族为中心、以满族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满族作为清朝的创立者,对于祖国的缔造和版图的拓展做出重要贡献,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引起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满学研究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包括满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满族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满学、满语研究专著及论文的大量涌现。满学研究所创新应以文化研究开发为主要操作方式,并通过独特的工程化战略:满族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工程,满族语言文字、文献资料收集与研究工程,满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工程,来将满学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摘要]满族有过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并且取得过较高的成就。满族母语文学创作,包括庙堂御制作品、带有个性化特点的私密写作、具有面对社会创作意图的作品、满文翻译文学。清代满族的母语书面文学是在有限历史空间制约之中的舞蹈。中原文学抑止着它的生存。满族母语书面创作处在自然生成,又自然流失的状态。在多重政治、社会及文化因素作用下,清代满族文学主潮体现于借用汉文表达方式的“非母语——汉语”书写形态。以汉族语文做书写工具来成就满族文学,已经成为其自身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伦理道德思想源于犹太教,它的最终形成更受古罗马帝国社会精神文明衰败的影响。基督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典型特点是注重伦理道德规范.其伦理道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古老宗教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婚姻的等级制和血缘制。血缘家支成员间的经济互助、普遍的崇尚英雄等。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内容、鲜明的民族特色,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彝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满族家庭生活教育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家庭生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遵循家法、注意饮食、规律起居、重视医疗与养生、加强运动、保持节俭等积极方面的规范,以及对酗酒、吸咽、经商等不良行为的禁忌.这些教育提高了满族的生活素质,增强了其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民族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满族的民族英雄。他在统一女真族各部、使满族迅速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并对女真社会进行变革,推动女真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奠定统一祖国东北地区和清王朝形成基础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高超才能。他不仅在政治上“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①经济上,组织生产,“于空旷处耕田”,实行“互市交易”,“以通商贾’;②军事上,建立一支能生产、能打仗的部队,而且,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在统一女真,安邦治国中的重就作用,并对此作了较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康乾时期,来到中国的燕行使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文字是研究该时期满族的珍贵资料。在燕行使眼中,一、满族人的姓氏是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此时满姓正在向汉字姓改变。二、满语满文曾一度兴盛,但从乾隆晚期开始则出现被汉语言文字替代的迹象。三、一般满族人"丰伟长大",相貌因家族而异,没有统一特征。四、与汉族相比,满族人"少文"而"淳实",有时也因特权而有些霸道。五、满族禁止虐狗,禁止捕杀乌鸦、喜鹊,也禁止坐西炕。六、满族很重视子弟教育,通过设立各种学堂为子弟读书骑射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清朝统治者较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更加关注满族的家庭教育.究其原因:统治阶层出于维护和加强满族统治的需要,保持满族民族特色及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满族子弟出于个人从政入仕的需要.满族的家庭教育对提高满族的民族素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清朝世家是清朝政治史研究中的焦点,“八旗满洲官宦世家”的存在和其特殊作用的发挥是理解清朝政治的重要视角。满洲镶黄旗富察氏家族就是这种官宦世家的代表,该家族祖孙父子相继在朝为官,历任高爵显位。从富察氏家族子弟的入仕为政的轨迹可见,由于满族统治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特殊性,权力的最高掌控者对于“自家人”投注了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入主中原后满族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北京与东北地区成为承传满族文化的两个重镇。对不同地域的满族文化的认同,使20世纪满族文学呈现了两峰对峙双水分流的状态,老舍和端木蕻良堪称20世纪满族文学两种路向的代表性人物。无论是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审美反差,还是家族文化的价值立场的相异,都反映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诉求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从满族家庭礼俗看其民族的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一个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家庭礼俗,其中蕴含着满族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 ,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 ,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 ,财产作为婚嫁中介 ,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 ;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 ,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17.
满族家庭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社会科学主要有经、史、文学(含颂、赞、铭、赋、文章、诗词)、哲学、音乐、金石碑帖;自然科学主要有天文历象、河渠水道等。满族家庭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准备和补充。家庭文化教育的结果是家学的形成及大量著述的问世。这些著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蒙古是东部漠南蒙古的一支,因其驻牧地与满清发源地最为邻近,故最先确立了对满清的臣属关系,并始终保持着与满清皇室的相互联姻。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和自身强大的实力,科尔沁蒙古在清初作为满清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考察当时五个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重大战事,阐述科尔沁蒙古在军事方面的突出贡献,借此强调科尔沁蒙古在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