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国维的《人间词》,现存115阕(编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的《苕华词》及《观堂集林》卷第二十四之《长短句》中),主要为1903至1907年所作。其时王氏正醉心于西方康德特别是叔本华的哲学、美学,如他在《静安文集自序》(作于1907年)中所说:“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1903)之夏以至甲辰(1904)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这个“伴侣”不能不深深地浸入王氏填词的艺术构思之中。王氏在其词话未刊稿中云: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是西方美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中一位重要的美学家,王国维则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正是通过王国维的努力,“从此西方的‘美学’、‘美育’等概念以及叔本华、康德、席勤、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文艺观点,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所接受.”王国维早期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于1904年发表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等重要的美学论文中.由于这一时期也正是王国维沉潜于叔本华的哲学中为之陶醉并以之“为伴侣”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3.
本文打破了学界一般把朱光潜对克罗齐和尼采美学的整合看作是一种简单地“凑合” ,而认为在克罗齐理性美学和尼采非理性美学之间有若干“中介”环节 ,叔本华美学便是这种“中介”。朱光潜通过对叔本华的审美直观的经验化诠释 ,得出“形象的直觉” ,这既和尼采的“从形象中得到解救” ,又和克罗齐“美即直觉”贯通起来。同时指出 ,朱光潜心目中的叔本华和尼采在人生观上是有本质差别的 ,叔本华是悲观的 ,尼采则是化凄苦为快乐。后者才是朱光潜的早期艺术人生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是王国维早年“见识、文采诚有过人”之处的美学专 论,它发表于《红楼梦评》问世与《人间词话》创作之间的1907年。其时,王国维已由《红楼梦评 论》第四章对叙本华美学的怀疑和辩护,经《叔本华与尼采》对它的批评和扬弃,过渡到第三、第 四次重读康德哲学之中回归对康德美学的膺服和推崇。王国维由叔本华走向康德,以叔本华美 学理解康德美学的事实,决定他所膺服和推崇的康德美学带有叔本华美学的浓郁色彩。当王国 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沿着《红楼梦评论》的思路,将他所体悟、移植的西方美学(即 康德美学以及叙本华美学)用诸中国艺术(不再是具体作品而是艺术体系)及其内在精神之时,  相似文献   

5.
<正>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尼采是一个影响很大也很有些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美学思想也同样如此。如何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尼采的美学思想,乃是现代西方美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 在尼采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哲学家叔本华和音乐家瓦格纳。他认为,叔本华是一位能够把他从时代的缺陷中拯救出来的真正哲学家。并认为,叔本华揭示了人生可悲的真相,远比那种离开根基、浮夸庸俗的乐观主义高明。不过尼采并不赞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虽然尼采也同样感受到了时代的痛苦,但他认为这种痛苦是可以超越的。尼釆与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瓦格纳的结识,被他称为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深呼吸”。他把自己的艺术理想,完全寄托于瓦格纳的作品上,认为这位音乐家的作品,充满着奇妙而动人的心弦的哲学,称瓦格纳是真正的天才。尼采对自己与叔本华及瓦格纳的关系作过这样的概括:“对我来说,一切最好和最美的东西都是和叔本华、瓦格纳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我为能和我的最亲密的朋友们共享这种感情而感到骄傲和愉快。”  相似文献   

6.
《哲学辨惑》刊于《教育世界》第55号,时在1903年7月。此为王国维的一篇已署名的佚文。王氏《遗书》失收,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亦未载。此文针对当时清廷大臣张之洞等人的某种谬见而发。在王氏前期有关西学启蒙的系列论文中,此篇发表最早,实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文章首为“哲学”正名:“甚矣,名之不可以不正也!观去岁(按,1902)南皮尚书  相似文献   

7.
在辛亥革命前,王国维曾一度醉心于西方康德、叔本华哲学的研究,为时达六年之久(1902—1907)。他运用康叔理论,整理我国哲学遗产,写下了《论性》、《释理》、《原命》、《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等一系列论文。蔡元培说过:王氏“对于哲学的观察也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现在看,王氏哲学论文虽以纯学术纯理论探讨的面貌出现,实则对孔孟以至程朱的儒家道德哲学、纲常观念,含有相当的冲击、破坏作用。此点一般研究者似未予以足够的注意。王氏自幼深受封建伦理的教养,他前期的政治态度是偏于保守的,既贬抑维新,更反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始用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红楼梦》的,是清末文艺批评家王国维。他认为《红楼梦》属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叔本华说的第三种悲剧。叔氏所谓第三种悲剧,是指这种不幸是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它既不需要一种绝大的错误或意外的事变(如第二种悲剧),也不需要一种险恶透顶的个性(如第一种悲剧),而是那些普通的人在通常的境遇下,处于彼此相关的地位。于是,他们的地位迫使自己明明知道而且眼睁睁地看见,相互间造成了最大的损害,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全然错误的。据此,王国维分析产生宝黛悲剧的原因,第一是“贾母爱宝钗之婉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笔者曾在拙文《叔本华美学思想撷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中作过探求,但未对其艺术美学展开研讨。而叔本华的艺术美学是理解他整个美学思想不可欠缺的一部分。这里,主要针对叔本华的艺术美学进行述评,以期对其理论价值有较为恰当的认识。一、关于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权力意志主义、超人的理想模式、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三方面阐述了尼采思想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尼采的哲学和叔本华的哲学相似之处是从批判康德哲学开始的,但尼采改变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利意志说”,并强调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贯穿于他的全部成熟著作中的一个主题。文章对尼采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和糟粕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1.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宋元戏曲史》是中国近代大学者王国维的巨作,原名曰《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馆在出单行本时方改为此名。此书在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价值甚高,现试作评论。日本学者狩野直喜把《宋元戏曲史》看成是王国维“业余的著述”,未免对它重视不足。王国维因受叔本华、尼采之影响,一直将“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为己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中云:  相似文献   

13.
二现在进而考察王氏前期伦理观的某些实质内容。叔氏云:“必然是自然(按,包括自然人)的王国,自由是仁爱的王国。”总的看,王氏的伦理观就建立在这个“必然”与“自由”的关系之上。他根据的仍是康叔的伦理学说,而他的相当深固的封建伦理教养与当时现实政治的压力,以及他的一贯求实的治学态度,决定了他在接受和运用康叔学  相似文献   

14.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宗传璧、周烽同志的《从“斯”字看<论语>》一文(载《复旦学报1989年第六期,以下简称“宗文”)根据段注《说文》等证据,认为“斯”字的本义当为“析”义,“斯”字作为“此”义是从宋代开始的,因此《论语》“先王之道,斯为美”之“斯”应当是“分析”之义。宗文的这一见解其实是不能成立的。一、《说文》探究的是字的本义,但字义不一定等于词义,正如“岁”字许慎释为“木星”,并不等于上古“岁”字就没有“年岁”、“年成”之义,“叔”字许慎释为“拾也”并不等于上古  相似文献   

16.
《经传释词》既误以反诗句之“不”“无”为语词,予撰《反诘句相反见意》以正之。王氏凡遇古籍中有“不”“无”字句而稍难于理解者,又多以“不”“无”为语词。此亦不可不辨。夫“不”字为语词者,仅限于《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一类名释,“不”字实无意义可言。故《玉篇》曰:“不”词也。其他“不”字皆有意义。如《书多方》“尔尚不忌于凶德”,言尔曾(《说文》尚,曾也。)不畏于凶德也。《诗·抑》“尚不愧于屋漏”,《楚辞·九章》“尚不知余之从容”。皆“尚不”连文,“不”岂语词,《诗·何人斯》曰:“否难知也。”否即不,上句曰“还而不入”,则其与于谮我情事,不难知也(参《毛诗后笺》)王氏以“否”为语词,(?)未达诗之旨意。《思齐》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按笔者《古代典籍所记载亲称新解》所考,弟与叔是不相类的两种亲称,弟为同父同母或同族之昆弟,而叔就不然,是属于婚姻之族的对方,为姐妹夫,在古昭穆之制婚姻之亲来说,姐妹夫又是妻昆弟,今之称“内兄”或“内弟”。因而郭公鼎堂有“盖姑舅乃互为夫妇者,姑舅之子,即妻之昆弟,妻之昆弟亦即姊妹之夫。”(见《沫若文集》14卷《释祖妣》329页)笔者在《怀念郭沫若师承其创新精神》(载上海版《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英国大诗人白衣龙小传》是王国维创作于1907年的传记文学.研究此篇传记可以发现,静安先生在创作本文时,已经对“主观之诗人”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界定,即通过诗词来表达自身之真情与生活环境的对立的诗人;这篇传记对于拜伦生活经历带来创作灵感的评价,客观上否定了以往认为王氏不注重诗人的“阅世”的观点;同时,对拜伦及其作品的批评则体现出王氏已经超越了早年所受的叔本华哲学影响,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看法,认为刘勰把《五经》看作是文学活动的指南,如说“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宗经》),而把《诗经》作为创作典范是不行的。葛洪《抱扑子·钧世》就指出:“《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若夫俱论宫室,而奚斯路寝之颂(《鲁颂·閟宫》),何如王生之赋灵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乎?同说游猎,而《叔畋》(《郑凤·叔于田》)、《卢铃》(《齐风·卢令》之诗,何如相如之言上林(《上林赋》)乎?”刘勰认为不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宗经)再看刘勰在《辨骚》里指出《离骚》“同于风雅”和“异乎经典”的两个“四事”,就能看到儒家思想束缚着刘勰了。以上这种看法,有不少作者不同程度地提出来讨论过,这里只想对这种看法,提出点商榷意思。  相似文献   

20.
从《经传释词》看王引之的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以下简称《释词》)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训诂著作。它编次的科学性和释义的准确性,是前此关于虚词训诂的专书所不及的。研究这部著作,从中认识王氏治学的精神和方法,对发展训诂这门科学是有益的。王氏的治学精神是实事求是的。他受到前辈学者,特别是他父亲王念孙的影响很深。王氏撰写《释词》,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自《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凡助语之文,遍为搜讨,分字编次,以为《经传释词》十卷,凡百六十字。”(《释词》自序)《九经》、《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