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第六次灭绝     
《科学咨询》2003,(15):46-46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3.
要说“卖彩电不如卖大白菜”,我们可以看看,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鱼,可鲸鱼是靠吃小鱼小虾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的。东北虎倒是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可它已是濒于灭绝的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4.
<正>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地球史上寒武纪以后,曾发生了五次规模极大的物种灭绝.各居于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白恶纪的末期;其中最显著的,是二叠纪末期,即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约有50%‘科’消失。众所周知,由小行星撞地球所造成的恐龙灭绝,不过是五大之中最小的,只导致百分之十多的科消失。  相似文献   

5.
动物王国的演化史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企业规模绝非越大越好。一些巨型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著名的生态学家大卫·库曼在他的一篇文章《巨物消失之迹》中写道:体积庞大的貌似强壮的甚至令人恐怖的物种几乎都毫无例外地灭绝了。恐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尽管恐龙的死因尚存在诸多争议。坦率地说,对于恐龙死因的争论已变得索然无味,而真正令人着迷的问题是其他巨物的命运,尽管我们很少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最大的蝎子,四亿年前尚生存着的足有10米长的动物———灭绝了。最大的蜻蜓,身长两米左右的飞行类动物———灭绝了。…  相似文献   

6.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暧,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因生活环境与人类重叠性很低,所以习性与生活史较不为人所知,人类也因而较不关心他们的存续。这个问题在濒危物种上更为严重,因为数量少,更容易在人类的忽视下,很快就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野生动物保育。这个问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找到了适当的解法。不论是网站、博客、脸书、微信,都有一共同特点,就是所有的信息在输进计算机后,弹指之间都能传送到电话线所及之处,与远方的朋友及同行分享和讨论。这会让信息获得充分的利用、共同商议适当的解法。在过去,野生动物遭到残杀,栖息地遭到破坏,需野外生态学家跋山涉水花很多时间到荒僻的地点去了解原因。等到引起政府重视时,物种早已被消灭了。一些物种的生物信息及保育倡导,会因信息传递不易而效果不佳。现在,只要随身携带适当的电子产品,如手机,这些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相关单位及民众的重视,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让动物免于灭绝的厄运及增加人们对它们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多大算老?     
先别说人,连地球都衰老了——体积膨胀,直径不断伸长,自转速度在不断减慢,就像人老了变得臃肿发胖,行动迟缓一样。地球的负重却还在层层加码,降落到地面上的宇宙灰尘逐年增加,光是接纳宇宙间落下的陨石每年就约有 2600~ 7200亿块。热带雨林急速减少,土地沙化急剧增加,每天都有 100多种生物灭绝——于是,疲惫不堪的地球每年都要在内部发生 10万次地震,人能感觉到的有 3000~ 4000次之多。 奇怪的是,把地球折腾成这个样子的地球人类,反倒活上劲来了。寿命逐年延长,祈盼了几千年的长生不死之术,有望能得以实现。科学家们已经…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说,过去50多年,生物多样性在西藏得到有效保护,没有任何物种遭到灭绝。白皮书说,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目前,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各类脊椎动物798种,昆虫类近4000种,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和西藏地方详细调查了西藏的生物资  相似文献   

10.
<正>CEO这个生气勃勃的“物种”正在快速变化,更像一个“濒于灭绝的物种”。三个CEO在同一天垮台,表明美国再也不会有“防弹CEO”。CEO这个生气勃勃的“物种”正在快速变化,更像一个“濒于灭绝的物种”。公司CEO日子难过对于美国CEO来说,10月11日是一个残酷的日子。这一天,三个在公众公司工作的CEO失去了工作。他们是安全软件制造商迈克菲公司的CEO乔治·萨梅纳克、科技网站集团CNET公司的CEO谢尔比·邦尼和银行控股公司Sovereign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态的恶化和过度开发利用,我国生物物种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据统计,近五十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对未来人们疾病的治疗乃至生存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自然资源的减少都是无法挽回的;由于人类过分侵入野生动物的领地,动物所携带的细菌、病毒侵入人群,而往往人对此类病原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几千年来,许多哲人都曾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然而又都找不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所以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从生物遗传变异的进化角度来考察,笔者认为:世界上应该先有蛋,然后再有鸡。众所周知,鸡是鸟类的一种,它已是  相似文献   

13.
地球生命史上,先有植物还是先有细菌?德国科学家在黑海海底发现的一处礁石或许可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预测,百年之内,马尔代夫将被海水淹没。不管它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最终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对此,我虽然有不尽的遗憾,但毕竟太遥远,便缺了一种切肤之感。然而,当成都民居风格典范宽巷子面临被都市所同化时,我对于马尔代夫的命运便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刺痛。  相似文献   

15.
生命或脸     
李江树 《领导文萃》2007,(4):157-160
据人类学家推算.自原始人至今,地球上已经有850亿人离开了我们。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我们每一个人闭住眼,在记忆里清点逝去的亲友、熟人.都能有一张张生动具体的脸翩翩浮来:瘦弱的、肥胖的,高颧骨的、低额头的,谦逊的、倔傲的,总是微笑的、涕泗横流的。这许许多多个面孔是押在命运下的一纸既不藏匿又不夸大的契约.它的标示作用和与人生的对应关系是谁都不能更改的。  相似文献   

16.
湿地这个词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熟悉,用一个最简单最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湿地相当于“地球的肾脏”。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哪个人没了肾脏或是肾脏出了毛病,这个人会怎样?这就不难想象,如果地球的“肾脏”湿地出了故障,地球会怎样?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乃至我们会怎样?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湿地这个词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熟悉,用一个最简单最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湿地相当于"地球的肾脏".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哪个人没了肾脏或是肾脏出了毛病,这个人会怎样?这就不难想象,如果地球的"肾脏"湿地出了故障,地球会怎样?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乃至我们会怎样?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俄罗斯科学家7月17日在日本近畿大学举行会议,展示了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发掘的猛犸象肉片,并计划用克隆技术使目前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复活。去年夏天,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发掘出了被认为是猛犸象的动物的两条腿,科学家从中采集了肌肉、骨髓、皮肤等部位的5个切片。这些切片在保持零下150摄氏度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前,英国环境科学家洛夫洛克(JamesLovelock)率先提出地球拥有一自我控制系统可让地球的环境适合生命生存,他将此系统称为盖娅(Gaia),这项理论也已获广泛接受。她成为继达尔文之后首位对地球生态提出全新观点的科学家。但现在洛夫洛克却认为,人类滥用环境已导致这项机制转为对人类不利,地球气候变迁问题已无法解决,地球上的生命从此将大为不同,人类所知的文明恐怕也无法存续。盖娅(希腊文:Gaea),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所有神灵中德高望重的显赫之神。她是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神,在开天辟地时,由卡厄斯(希腊文:Chaos)所生。她是宙斯…  相似文献   

20.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但他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保护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因为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伤害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也是导致人类皮肤癌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