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创业之君而能为诗者,可说是寥若晨星。诗作能流传后世者,也仅为刘邦的《大风歌》和曹操的几首而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流传千古而不衰的《大风歌》。此诗为汉12年10月刘邦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回京途中,路过家乡沛(现江苏沛县)与家乡父老欢宴时有感而作。刘邦自率众起义灭秦之后,又经5年的楚汉相争,天下方定,7年后,韩信、彭越、黥布先后反,经亲提大军平叛,才得安定。面对如今的歌舞欢宴,刘邦自然想起了创业  相似文献   

2.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3.
公关界有一个最为著名的信条就是:“公众必须被告知”。美国《美利坚百科全书》指出:它是“建立一个组织同既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弗兰克·詹弗金斯在他所著的《公共关系与成功的管理》一书中,干脆将“公共关系”定义为“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艺术”。不言而喻,要“告知”,要“相互了解”,要“通过交流达到理解”,无论如何都摆脱不开对语言的使用和进行言语交际。尽管人们大都知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行业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艳云 《职业》2014,(33):164-166
《永远的蝴蝶》这篇经典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富有一种东方审美情致——“诗化”的艺术。它与一般的微型小说不同,呈现出“诗”的审美艺术特征:凝练、抒情和富有意境。笔者以此篇文章为例,总结了微型小说“诗化”艺术解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想说方言     
方言是什么?方言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最后的一条纽带。一个人走南闯北,茫茫人海中,蓦地一句乡音断断续续地飘来,那么的熟悉、亲切,心头一热,几千里地之外的故乡一下子奔来眼底。我是河北人,但我在老家的时间太短了,一两岁和“文革”中有半年,就是我与老家的全部接触。尽管如此,我对河北仍相当有感情,“文革”中的半年让我粗浅地了解了一点北方的风土民俗,后来看《红旗谱》、《烈火金刚》这类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时觉得特别亲切。在其它场合碰到河北人,也要赶快凑上去认老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情结”。但我不会说老家话。记得…  相似文献   

6.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7.
周剑 《公共关系》2001,(4):22-23
以诗为谜香港化妆品市场一度洋货充斥,国货难以入围。一港商骤发灵感出奇招,在香港报纸登出诗谜一则,谜面是唐代诗人张裕的《宫词》(其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附言:“猜一电话号码;猜中者奖足金首饰二两,谜底三日后在本报揭晓”。这首宫怨诗本是反映宫女远离家乡,幽处深宫的半生际遇,  相似文献   

8.
爱情超市     
珠珠是我学生时代的好友,人漂亮更精明。只_ 是年过30,依旧孑然一身。用老公的话说就是:“挑着挑着把自己给剩下了。” 那日和珠珠一起逛超市,一边看她潇洒地把若干圆桶方瓶、大袋、小盒丢进购物车,一边听她表情丰富地讲述她身边的男人。由于人物关系过于复杂,我听得满头雾水,时不时打断她,满脸疑惑地问:“等等,是不是:A君是博士对你最真但经济基础欠佳;B君有财有貌可他的心你又猜不透;C君什么都好只是情感经历过于复杂?”  相似文献   

9.
张会恩 《老年人》2003,(8):48-49
古今中外有关诗词的论述,几乎众口一辞地认定:情感是诗词的内核、胚胎,抒情是诗词的本质。需要指出的是,诗词所蕴含和表现的情感,一要是真、善、美的情感,二要作准、新、巧的表达。湘中吴容甫先生是耆老诗家,他的《泪水新花集》,称得上是情美诗美的典范。其七言绝句《寄内八首》,曾拨动了不少读者的心弦。兹录两首,其一:“为问归期事有无,两行泪共一行书。昨宵我有还家梦,梦里为君拭泪珠。”其二:“五年春好未还家,辜负阶前几树花。娇女不知娘意绪,鬓边闲挂一枝斜。”吴先生以少富才华,见称师友,中年以直言贾祸,沉沦十九载,晚年稍得宽舒,直…  相似文献   

10.
轶事     
盛宣怀向辜鸿铭索取辜英译的《中庸》一书,以为《中庸》为经世济民之宝册。辜问:“《中庸》一书要旨,宫保谓当何句?”盛反问说:“君意云何?”辜说:“贱货贵德。”盛默然而言他。——《学林散叶》有一次俄国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要举行独奏音乐会。消患一传出,票很快就售完了。有一个珠光宝气的贵妇自恃其贵族身份,便到后台去找鲁宾斯坦索果。鲁宾斯坦很看不起这类人,顿时计  相似文献   

11.
好的风景诗,一方面要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另一方面又须“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说,诗人要透过景物的逼真描绘,抒写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不光给读者以艺术的熏陶,还能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胡爱的《洞庭落日》就是这样一首好诗。“长鲸吞落日,浩气染群舸。火浣华容树,金嵌澧浦波。归帆腾梦出,宿鸟对天歌。迟暮生寒意,方思去日多。”“长鲸吞落日,浩气染群舸”,开头就不同凡响。以“长鲸”比喻洞庭,“浩气”借代霞光,避实就虚,运用形象思维,体现了诗的美学特质。这样的开头,既有气势,又富诗意,一开篇就为全诗定好了明丽壮阔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方向 《老年人》2004,(12):48-49
《老年人》200年第10期发表的陈国强先生的七绝《归雁》,是一首立意深刻、语言明快的好作品,读后让人深思其诗如下:“前年雁阵始凋残,去岁云中只影单。今日深秋仍不见,疑它已佐富人餐。”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4句28个字,却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主题。诗的前3句以时间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乡村,去年曾有过一阵以“故乡沦陷”为题的讨论热潮,几位青年评论家分别撰写了文章,直指生存在城市的“飘一代”或“民二代”失去对故乡期待的心灵之痛,这几篇文章分别为潘采夫的《谁的故乡不沦陷》、熊培云的《我的故乡因何沦陷》、孟波的《不能承受的故乡底层沦陷之重》,我也撰写了《故乡沦陷,躲不掉的心灵之痛》。  相似文献   

14.
西施、貂蝉、乇昭君三位都因貌为国用而以“德貌双馨”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而杨乇环作为亡国之君的宠妃与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一样无德可言,却又因何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呢?文章以为全凭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多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史"。除了忧国伤民之作,家庭亲情诗同样是杜甫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月夜》一诗便是杜少陵思念家庭亲人的名作。从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与情感特征等角度出发,探究分析杜甫《月夜》一诗体现出的真挚感人的亲情,挖掘《月夜》一诗的亲情内蕴,以便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诗人杜甫。  相似文献   

16.
声情并茂于今人,只是在描述阅读效果时用到的一个词语.而于古人,却是创作时必然追求的一种境界. 声情并茂,顾名思义,是指声音和情感的配合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一开始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乐、舞的紧密融合,成为上古歌谣的时代特点,关于这一点在史籍中有大量记载,如《尚书》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意志的,歌则是用来咏唱那些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辞,五声旋律紧紧地依附着歌唱,而律吕则是用来调偕五声.《诗经》时代的诗与舞虽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但诗乐仍旧融合为一,诗为乐之词,乐为诗之声.《墨子·公孟篇》中就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经》是可以唱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合乐的.  相似文献   

17.
谢贤良 《国学学刊》2023,(3):37-46+139
以“诗史”论杜诗,肇自晚唐孟启《本事诗》。《本事诗》取法于《左传》阐释传统和《诗经》大小序体例,强调“推见至隐”,具有寓主观褒贬于客观史事的倾向。考求孟启本义,“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并非对“诗史”创作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而是对杜甫生平的记叙。从结构上来看,《本事诗》的叙述并非“崇李抑杜”,反而以杜甫对李白生平的记叙,强调杜诗的纪实性。作为孟氏“诗史”说重要内涵的“推见至隐”,指杜诗效仿《春秋》书法,褒贬美恶,尊王攘夷。杜诗“诗史”概念与《春秋》有着紧密联系,绍续薪传自乃祖杜预,并影响了宋代“诗史”概念的建构。“推见至隐”是“诗史”说兼备抒情与叙事传统的一重视角。  相似文献   

18.
吴欣 《现代交际》2010,(11):95-96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思无邪”的语言意义;第二部分讨论了孔子为什么要在《郑风》中收入大量情诗后又要说“郑声淫”“放郑声”;第三部分论述了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可能性;第五部分是结论,确定“思无邪”的言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看完《老年人》2002年第二期刊登的《评改〈湘江秋钓〉》一文,引起了我修改诗词的兴趣,也为增设《老年大学》栏目叫好。我以为经陈国强先生改后的诗还可以再改,因为改诗不单纯只有范椁所说的“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一说,更重要的是反复推敲字句。我以为,评改后的诗,还有五处可作如下修改。第一处,“湘”为地域名,“畔”字只能和“江、河、溪”等字组合,因此可将“湘畔”改为“江畔”。第二处,“持竿”是将钓而未钓的动作,可将“持”字改为“垂”字。第三处,将“吟眸”改为“心眸”,似乎更贴切。第四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刘美兰、唐秀容;陕西省张燕、徐小凤;湖南省周立堂等诸位诗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首短诗——有些人作者/黄淮有些人比神还神神办不到的他都能办有些人比鬼还鬼鬼不想干的事他也敢干(摘自《诗刊》2010年9月号上半月版)什么叫做诗?诗从哪里来?谁都明白:从凝聚生活里抽象出精炼内核,从精炼内核展现哲学的真谛,这就是诗——诗自然是从生活的底层中来。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