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工作,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深远意义。目前,公共关系也被不少企业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公共关系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把公共关系庸俗化和商业化,部分企业或是把公共关系看作是庸俗关系学,用庸俗的拉关系手段代替公共关系的管理;或是把公共关系理解为商业促销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公共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误差,对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公共关系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人们一般是从积极方面出发,从公共关系正效应出发,来研究、筹划、组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力求使公共关系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应当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导方面。但是,如果转换问题的角度,对公共关系活动的负效应进行专门探讨,尽量减少负效应,同样会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研究公共关系负效应与探讨正效应一样,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共关系与塑造政府形象徐波政府公共关系是国家好政机关通过与社会公众联系交往、沟通交流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引入我国各级政府的管理行为中,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开展政府公...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学要能够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并具有中国的特色。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公共关系本来是一种客观现象。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如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舆论之中。组织机构的公共关系状态就是社会各界(统称“公众”)与该组织联系的程度,以及社会舆论对该组织支持的程度。公共关系活动,就是协调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闻的关系,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的工作。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公共关系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生存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公共关系的主要观点、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发挥公共关系作用的主要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无论是在当前还是今后,都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国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际,研究并确立我国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则、理论与方法。在我国,开展公共关系,是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互相支援、互相服务、互相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析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国对于政府形象的研究,日益引起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些国家的政府已专门设置了改进政府形象的职能部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形象设计。中国现在正在推行改革开放,从而对政府形象提出了新的特别的要求,政府公共关系的引入可以帮助把政府形象更好地公之于众,使民众知晓政府,理解政府,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大力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从而构筑政府的崭新形象,本文着重探讨了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是塑造政府形象的手段,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实施,公共关系问题已日益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公共关系”与一般意义上讲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区别,搞好公共关系与“关系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个人间的公共关系和单位间的公共关系两者有什么界线和相关性等等,牵涉到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企业开展公共关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千方百计扩大本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公众的心目中建树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确立,公共关系学作为  相似文献   

10.
方兴未艾的中国公共关系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经历了从“单纯地完全引进”到“引进基础上的吸收”,到现在从业人员已达五十万人之众,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有近百年公关发展史的美国,然面问题是,在这五十多万人中真正合格的专业公关人员到底有多少呢?恐怕还不到十分之一.据了解,在国外,公关人员必须受正规的培训或教育,经过资格评定之后才能够从事公关工作,而谋划人员至少要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较系统的公关教育体系,开设公关课的高校虽然很多,但设置公共关系专业学校却寥寥无几;各类培训班虽然多如牛毛,但普遍存在着师资匮乏,教材杂乱,时间太短等问题.恐怕,在急剧膨胀的“公关热”背后,我们的每个公关人员都应该首先冷静下来,重新认识中国公共关系的内涵,为公共关系正名.不难发现,我们更为迫切寻求的原来是一条路,一条如何去创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关教育体制之路.我们认为,这才是国内公共关系十年飘浮的根源所在.一、发展公关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几十年一贯制的统一调配、没有商品竞争的计划经济终于被摒弃掉.市场经济为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很快便在中国的大江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搞好公共关系是促进企业促销和取胜的必要手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现状、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功用及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工作是一种协调社会组织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的活动。然而,通常人们对公共关系客体的认定,却只局限于公众这一对象物上,并没有把关系作为一种客体对象来对待。本文认为,关系应该与公众一样被看作公共关系主体活动范围内的主要对象物,不研究公共关系工作的关系对象问题,将难以全面把握公共关系客体。一、公共关系客体客体本系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哲学范畴。从广义上讲,公共关系客体指公共关系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所有对象物。这些对象物既包括外在于公共关系主体的事物、条件、客观规律,也包括在公共关系主体的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公共关系理论、所必须加以改造提高的公共关系主体自身的能力。这  相似文献   

13.
论儒学对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建构与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经历代学者加工改造 ,最终奠定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以及交往原则。儒学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对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诸如仁与公共关系的本质要求、起点 ;中庸与公共关系的方法 ;诚信与公共关系的态度 ;义利与公共关系的动力等。  相似文献   

14.
我选择"问题和挑战"作为讨论的切入点,提出一个观察。从政治社会学角度看,过去30年的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关系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不是在私人关系领域,而是在公共关系领域。私人关系虽然也有变化,但差异和从前相比不具"根本性",而公共关系则发生了较为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脉络和一些理论问题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检讨。指出,我国公共关系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单薄及公关实践活动的非规范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公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关理论“范式”是新世纪我国公共关系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 公共关系与思想政治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公共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有哪些启示和帮助?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指导目前正在深入发展的公共关系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而且也助于公共关系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两门学科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琼  汪嘉彬 《天府新论》2004,(Z1):133-134
从卓越网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中,总结出中国众多B2C企业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品牌建设的技巧,即良好的公共关系是网络品牌建立的关键,维系品牌忠诚度是网络品牌维持的基础,不放弃离线广告是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的方式.同时中国在网络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混沌理论引发了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范式转变。它的内在随机性、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以及有序与无序的有机统一对于传统公共关系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挑战。在混沌理论视野下,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组织-公众关系具有复杂性与适应性、非线性与协同性、自组织等特征,并且这种特征引发了公共关系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历来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分析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的国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环保议题看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保议题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焦点.面对频发的环境事故,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着力研究的课题.处理好环保议题下的政府公共关系,既有利于政府处理好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