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孝远著《史学的意蕴》集史学、美学、文学于一体,其系统严谨清晰,资料丰富翔实,语言富有诗意,是一本集学术性、思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可读性强的美学史书著作。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的阿拉伯史学著作,不仅卷帙浩繁--保守一点说,也有几百部,而且每部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字,难怪一些史书干脆把名字叫"大历史".就阿拉伯通史著作而言,如果有人搞一个"Top10"这样的排行榜,伊本@凯西尔的《始末录》应该榜上有名.这除了因为它在阿拉伯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因为它在后世史学著作的参考文献和注释中出现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3.
《社会观察》:在出版界,易中天说史的文字版《品三国》引起热销。请谈谈您对《品三国》一书的看法。虞教授:很抱歉,我没有完整读过易中天的《品三国》,只是在央视《百家讲坛》偶尔看过片断讲演,应该说还是能吸引一般观众的。但讲课与著书还是有所区别的,文字版应该更有阅读的快感与  相似文献   

4.
史书也畅销     
史书可以说是近年来图书市场的常胜将军,以2005年为例,先是海外学者唱主角,接着国内学者也不甘示弱。 2005年初,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书刮起的“大历史”之风还未过去,同样来自美国的史景迁的中国研究系列丛书又掀起高潮。作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相似文献   

5.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1,(3):46-46
本书是赫连勃勃大王的力作。他以汤因比般的深刻意念,唐德刚般的深邃思考,黄仁宇般的深入考据,以梅式通俗历史的写法,深度解析辛亥革命的宏大历史和微细的场景。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杨雄);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本状》(晋·嵇含);第一部药典书是《神农本草经》(秦汉);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传记体史书是《史记》(汉·司马迁);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汉·班固);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唐·刘知几);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唐·千宝);第一部笔记  相似文献   

7.
55万册首印!14%版税!折合首印稿费高达180万元。前日,在央视开讲《汉史》、《三国》而名噪一时的平民教授易中天,将其书稿《品三国》的第一部,以无底价公开招标的形式寻得买主。此举震动国内文坛和出版界。(《钱江晚报》5月24日)  相似文献   

8.
放舟  释然 《现代交际》2007,(3):21-23
2006年12月16日,被誉为“麻辣教授”的易中天作为新锐榜年度新锐人物出现在《新周刊》年度颁奖典礼上。年近花甲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因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颇受大众欢迎。易中天的《品三国》又再爆热门,他成为炙手可热的学者明星。《品三国》(上)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首印55万册推出……“乙醚”们都想知道这位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的易中天有着怎样的“超级”故事。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诸葛亮作为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同时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人物。在史书与《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身份地位、社会事件、生死之谜等方面对诸葛亮的文学形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战略先生”的大前研一拥有很多称号。《金融时报》称其为“日本惟一成功的管理学大师”。《经济学人》杂志将他列为世界五大管理学大师之一。大前至今所著作品已超过100部,大多是关于商业和社会政治的分析。他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外交事务》等著名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战略师思想》、《三角力量》、《超越国界》、《无边界的世界》、《民族国家的终结》、《看不见的大陆》等著作畅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三国世界,波澜壮阔。作为一个典型的英雄辈出的历史时代,有无数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撰写与讴歌。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个性鲜明的传奇人物纷纷袍笏登场。然而传奇人物众多,但其中最为杂糅复杂却又吸引人眼球的人物非曹操莫属。作为三国最大集团实力的领袖,曹操具有相当的研学价值。但由于《三国演义》其本身带有"拥刘反曹""拥汉忠君"的作者主观立场,对曹操的描述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公平"。作为一部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塑造出的曹操的文学形象,比其他三国学术性著作如《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更为被大家所接受。本篇论文因此希望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本身情节的研究,来加深有关曹操这一特定人物的人物形象理解,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分析,得出相应的形象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70年代末,微观史学在整个西方史学界形成为一种独特的史学趋势,微观史学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较之西方微观史学成就斐然,名家辈出,著作宏富,研究中国历史的微观史学著述就显得拙陋和简单了。尤其《王氏之死》这样的精品之作,仔细品读,对于我们的史学研究深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伍振 《老年世界》2013,(10):34-34
《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  相似文献   

14.
<正>刘弘(1418—1477年),字超远,常州府无锡人。明正统九年(1444)参加乡试中举,历任明长垣知县、东平知州,在两地任职期间治理政绩突出。后世对其生平事迹略有记载,但不详实,甚至还存在谬误之处。如其姓名,明代史料多记为“刘弘”,而清代史料记为“刘宏”;其著作《农事机要》,因该书有关记载甚少,致使明清以来的学者记述多有谬误。故本文以明清史书和地方志为主要史料,对刘弘的姓名、生平仕宦经历和著作《农事机要》的相关内容进行考释。一、姓名及生卒年考关于刘弘姓名的记载,见明秦夔的《五峰遗稿》和明清《长垣县志》《无锡县志》《东平州志》等地方志。  相似文献   

15.
王先明在《光明日报》1990年2月21日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开始了“社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理论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运用了“社会史”学术概念。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市民社会史”学术用语。马克思不只使用了“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淮阴侯列传》作为《史记》的名篇,叙写了军事人才韩信的悲剧人生,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给予读者强烈的审美感受.本文从情节安排、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三方面入手,分析《淮阴侯列传》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巧妙塑造,进而探究《史记》这一伟大史学著作在立体化的人物塑造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延续千年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大盛出现了众多考史著作,而《十七史商榷》与《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一起成为乾嘉史学的代表作,被人誉为清代三大考史名著。本文对《十七史商榷》的版本、卷数及作者在各资料中所存在的歧义处进行简单的阐述。根据其考订的内容,对《十七史商榷》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并从《十七史商榷》本身内容,评述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8.
李维和塔西佗并称罗马史学双擘,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史学遗产。两人都是罗马道德史观的重要实践者,但从撰写史书的态度、选择史料的眼光、取舍材料的兴趣、著述的目的等方面,两人具有一些相异之处。本文力求考察他们史学风格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和《古兰经》的有关资料开始传入俄国。首先是从东罗马帝国传入有关伊斯兰的史书和著作,这些书藉从宗教论战的角度出发,因而在长达几个世纪中,俄文版的文史书藉充满对伊斯兰教历史、教义、本质的曲解和篡改,先知穆罕默德被描绘成一个幻想式的神话人物。 随着俄国与阿拉伯各国间外交、贸易关系的发展,大批俄国商人、旅行家、朝觐者和外交官把清真寺、宗教仪式、节日、教规与教法等书刊和资料介绍到俄国,使俄国人对伊斯兰教的了解逐渐趋向客观真实。 公元15世纪末,一本详细介绍麦加、麦地那和先知经历的书被译成俄文,15~17世纪,一些重点介绍伊斯兰教的俄文著作也先后问世,与以往比较,这些著作更客观、更理智地介绍了伊斯兰教。因而,《古兰经》作为一本记载伊斯兰教法和信仰的经典受到俄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俄罗斯帝国版图的扩大,它管辖下的穆斯林不断增多,俄罗斯与伊斯兰各国的交往也日益增多,把《古兰经》译成俄语的愿望日趋强烈。 15~17世纪,立陶宛的鞑靼人曾将《古兰经》译成白俄罗斯文,这部译作迄今保存在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内,为手抄本。手抄本使用的是阿语原文和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白俄罗斯文,两种文字彼此穿插,显然,这是一种用白俄罗斯语解释经  相似文献   

20.
正为讨好女友他去写鬼故事,不料却炮制出一部畅销千万本的《鬼吹灯》。2016年4月26日,由靳东、陈乔恩主演的腾讯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精彩的预告片令现场惊呼不断。作为《九层妖塔》、《寻龙诀》、《精绝古城》等《鬼吹灯》系列大片的原作者,颇富传奇色彩的张牧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