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逐步全面的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发展作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界定,并将"以人为本"置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地位.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二者前后相继,彼此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原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延伸.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质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理论,充分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特征,是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科学的实践原则,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理论指导。这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来自实践,既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与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析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指出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目标;科学发展观注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也不断凸显,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在眉睫。本文从概念认识、历史起点、现实依据、关键力量和根本途径五个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理论和现实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动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持续保证.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战略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平等待人原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直接实现手段,同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间接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走勤劳致富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措施,均涉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于解决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指导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和谐社会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构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还较低,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根本指导思想,对于我们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社会的整体性复合型变革,是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要求与结果,也必然引起社会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型意识形态面临着目标转型、秩序整合和内容调整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引发的全局性变革效应的必然结果与现实要求,也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政治文化支持和思想保障。在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同一进程中,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建设互为条件、相互渗透,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效度应当与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及和谐化目标统一起来。当前,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实现意识形态由群体症候向个体精神的渗透,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推进意识形态大众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提供条件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村民自治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培育和扩大基层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证明了村民自治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蕴涵着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政治理念,预设了我国政治发展的理论起点与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乃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现代宪政的价值追求也契合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宪政精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是各种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动力,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动力,文化整合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动力,公民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洞的政治宣传对实践是非常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发展目标.在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主要涉及小康社会内部、和谐社会内部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以唯物史观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阐明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①生产力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②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思想源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范式;③群众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建构依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维视角;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