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45年9月2日,随着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旷时八年的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研究共产党和国民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形成的关系,客观评价国共两党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华北的争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连连制造了一系列事件,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华北事变。华北  相似文献   

2.
过去史学界、文学界一般都认为,黄庭坚是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的保守派。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通过具体分析黄庭坚对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态度、贬谪广西的原因及其在广西的活动,对黄庭坚作出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的流浪和业余精神——读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学者在中国史研究方面以区域研究为取向以来,这一研究方法对中国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把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进行研究,如美国学者施坚雅把中国分为九大区域.近20余年来,中国区域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西北区域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6.
一人们一直习惯于把杜丽娘视为一个爱情描写的经典形象,这与我们从其他维度去发掘她的政治内涵与哲学内涵并不冲突.事实上,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杜丽娘形象的爱情意义,才能更多地更准确地把握这个形象所蕴含的其他意义,以及更重要地,那种同样渗透在这几者之间的汤显祖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心理特征.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经指出,从象征性的维度来看,杜丽娘是一个政治理想主义和人格完美的化身.但是显然,对于我们来说,问题远远没有结束.例如,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汤显祖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恋爱中的女性来作为自己这种情感的寄托呢?假如回答是——正如我在上述同一篇文章中所指出过的——这是对屈原的"香草美人之思"的艺术手法的借鉴,那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改革——兼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标志。作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支配着21世纪的世界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变迁、阶级整合、理念更新、权力重组的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因而,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创新政治体制。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改革,必须处理好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趋利与避害的关系,从而获得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不同发达程度国家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年,虽然进行了一次修改,仍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认识.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完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顶层设计”,使它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治轨道上不断完善.修改完善应充分体现宪法原则,明确自治机关的权力与义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加“法律责任”的条款,创设违法制裁机制,使民族区域自治法真正回归法律.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中运用概念推演的方法考察了人类自由的实现过程,他是从独特的"关系"视角探讨自由的,认为只有在社会关系(契约、道德以及伦理)中自由才能实现,反过来说,真实的自由就体现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关系中谈论自由,就必然涉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正是克服传统自由主义的缺陷、重构以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为特征的自由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十大关系》蕴涵深刻的改革开放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启示。但是对经典文本研究一定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历史辩证和联系发展的原则,科学求是地研究文本思想。二是要尊崇矛盾分析法,完整准确地揭示论著文本的主题思想、核心内质。三是要秉承全面主流整体把握的学研立场,开掘论著文本的全部思想内容,防止文本研究碎片化。  相似文献   

11.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和董仲舒的天命论式政权合法性的提法不同,王符提出了民心论式政权合法性的主张.同时,围绕天人关系以及政权合法性等问题的讨论,王符治道思想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异端平民色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矛眉论》是一部论述马列主义辩证法的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理论界对《矛盾论》的研究工作开创了新的风气,打破了过去那种只能注解的经院习气;批判了林、江反革命集团对《矛盾论》的种种歪曲和篡改。这是当前《矛盾论》研究工作中的主流。为了进一步发展对《矛盾论》的研究,列宁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一)历史的、(二)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三)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道德和政治是两门既有着本质区别、又有着深刻联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上,人们已注意到道德和政治的相互关系,并自觉不自觉地对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作出总体上的对比和把握。我国战国时期韩非的《五蠹》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弗利的《霸术》(又译《君主论》或《邦主鉴》)就是批判传统的道德主义、从而使道德和政治的相互关系得到重视、研究和阐发的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权力互动关系,治理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早已存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关系,不是权力的单向关系。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制度下,权力的互动关系的工具、形式会大相径庭。尤其是政府治理,从文献来看,中国可能为世界提供了最早、最系统的政府治理实践。治理、统治都是政治科学的重要理论概念,所谓“政治学要回到历史”,就不能回到某一个时代的历史,而要追溯这些重要概念所体现的政治科学的本源意义的起点,尽可能地回到被今天所认知了的历史。“大一统”在上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实践,但在先秦时期和秦国统一中国以后变为不同的治理形式和治理逻辑,前者是分封治理,而后者则是中央集权的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逻辑所体现的治理伦理也不同,分封治理以正义为前提来构建秩序,而中央集权则以绝对君权的秩序为前提兼顾正义。前者充满了民本主义的政治逻辑,后者则更多的是君权至上主义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产物 ,是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深化与发展。它拓展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丰富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既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又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17,(4):60-65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礼"的推崇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一个新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商品生产。这个问题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解决,因此很有讨论的必要。作者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吗?》(《学术研究辑刊》1979年第1期,《人民日报》1980年3月13日摘要转载)一文中(以下简称前文)对此问题作过初步探讨。《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该文),对我在前文中的看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在这里,我想在前文的基础上就商品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兼答该文作者。  相似文献   

18.
现代研究《史记》的人都爱引用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句话。笔者认为它高度概括了《史记》的基本特征和司马迁的著书态度。细论之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史记》是司马迁受宫刑之后,“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的发愤之作; (二)《史记》是“谬于儒术”的异端之学; (三)《史记》是效法孔子作《春秋》,即通过著书来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所有道教典籍中政治性最强的一部著作。此书打的是宗教的幌子,而谈的却大部分是治国之道。对《太平经》的政治思想应当怎样评价,解放以来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说它是“农民革命的纲领”,有的说它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个问题看来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这对道教史、思想史、农民革命史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卿希泰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二期)上发表《试论<太平经>的乌托邦思想》一文,认为《太平经》提出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财产公有,人人劳动,权利均等,互助互爱的乌托邦。这个乌托邦……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理想,是鼓舞着农民大起义的经济的和政治的  相似文献   

20.
王玉德 《中州学刊》2002,(2):142-144
《孝经刊误》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重要著作 ,该书对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作了大刀阔斧的删改。对此 ,历代有些争议。本文认为朱熹此举体现了敢破敢立的独创意识和旁征博引的学术功力 ,但确实有些轻率 ,并有护道的嫌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