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藜 《现代妇女》2010,(6):38-42
这是个商品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情节和语言也越来越具创意。被誉为现代社会润滑剂的现代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不管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气质”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都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这种修辞手段给女性制造了一个个的幸福谎言,我们通过对男性视域对女性的广告形象的审视,看到了其中的贬斥和歧视,因此,应纠正其偏差,更好地利用广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关注女性,构建女性在广告中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4,(16):32-32
2014年4月10日,第二届“POWER北京”女性领导力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首都中外企业、政府机构、知名高校等的中外职业女性代表百余人,围绕女性领导力的内涵、女性管理者决策力和影响力的培养、变革时代女性人才的机遇和挑战、职业女性工作生活双优平衡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伍玥 《金色年华》2005,(7):42-43
工作的忙碌,成为职业女性生孩子面临的最大阻碍。许多职业女性选择“先把事业干好再生孩子”的路线,高龄产妇比比皆是;少数职业女性选择“早生孩子早完成任务”的路线,期望能在往后的工作中轻装上阵;而更多的职业女性,则是在事业与生育的冲突中徘徊游移,举棋不定。  相似文献   

4.
《当代老年》2011,(3):F0002-F0002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与国际社会的不断交融,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哈日”的“山口百惠头”、追随西方时尚的“爆炸头”和既运动又女孩气的“歪马尾”,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职业女性比较聪颖,加上所处的位置,大都视野开阔,这本是处理好自己婚姻生活的一大优势,使过去人们所说的“比翼双飞”在今天成为了可能。然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职业女性会无形中步入婚姻的误区,错把优势当成了手中的利刃,使自己变成了先生的“敌人”,导致了夫妻感情的不和谐,甚至引发出婚变,让自己蒙受了痛苦。通过走访一些都市家庭,我发觉在日常生活里有些女性容易产生以下的失误,不妨登录如下,提醒你注意———恨铁不成钢有这类失误的职业女性因为自身的条件好,比如学历高、职业好,加上所接触到的男人都较优秀,就希望…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女性职业生涯驱动因素及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女性人力资源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半壁江山,是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职业生涯模式指职业女性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到退出工作岗位的各种从业方式.职业女性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相似文献   

7.
职场女性太多牵挂 晓雅今年如愿怀孕,她是准妈妈,也是职业女性。都说孕妇有心理焦虑和抑郁。但晓雅这种“杜拉拉”式的职场孕妇尤其焦虑,她觉得生活更艰难了。  相似文献   

8.
一旦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我们也就承认了人在时装面前无差别,即使有差别,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并无质的不同。事实上,男人与女性在服饰上所表达的现实态度,犹如两性之诚然不同。这一现象,表面上来看,男人显得保守,而女子则表现得相当开放。因此,我们在大街小巷常看到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女子,而只能目睹行色匆匆、农饰平凡的男人。但冷静地想想,我们也会豁然开朗。就女子整体来说,也有职业女性的本色庄重和休闲女性的花俏风流,而且休闲女性也并不时时花俏风流,这一思考的有趣在干;我们不得不关注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9.
雪松 《女性天地》2005,(8):35-37
要工作,还是要家庭?要老板,还是要老公?这个原本并不成立的命题,现在几乎成了职业女性经常要面临的“选择”。随着女性涉入职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以及职场竞争的升级,职业女性“晚归”造成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职业女性在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对500名北京市城郊20-50岁的职业女性进行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各种角色质量(妻子、母亲、雇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生活、工作条件良好、受过较高教育的城市职业妇女精神健康状况不如农村妇女。无独有偶,著名作家毕淑敏和另外两名注册咨询师开办的“职业女性减压工作坊”在京城悄悄开张,许多职场女性惠顾这里,并把这里当成了减压和放松的好去处。那么,职业女性的压力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这些压力怎样调试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以达到化压力为动力,以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面对工作呢?“减压工作坊”的合伙人之——知名记者、心理咨询师陆小娅女士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许多转折点,压力往往来源于这些转折点上,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职业女性是指城镇中处于一定职业角色的女性。在职场中谋求发展会给人们带来极大压力,其中,女性的职业压力尤为显著,无论就业、升迁,还是结婚生子都给职业女性增添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因此,职业女性更需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主人公,也是“中国梦”的见证者。“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女性的梦。在本刊2013年12期的卷首语中,这样的表述引起编者与读者的共鸣,“中国梦”之于中国女性,是巾帼建功之梦,是男女平等之梦,是家庭幸福之梦。”本刊从今年3期开始将采访来自各界的中国女性,探寻她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分享她们各自的梦想。本期采访对象是著名作家、编剧王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女性走进职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受几千年来歧视女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女性在发展中仍然会遭遇“隐性歧视”。那么职场性别歧视究竟披着怎样的“隐形外衣”,破解隐性就业歧视这一难题的“制胜法宝”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各方人士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4.
改造汉字     
菁菁 《职业》2010,(3):70-70
一篇题为《16汉字之错: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的文章出现于多家网站的讨论区,作者叶满天提出,有16个汉字:“娱”、“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均具有一定的贬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普通人在书写或阅读的过程中,从视觉上觉得这16个字与女性性别有根本的联系,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对女性的评价。”此言引起网友争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主人公,也是“中国梦”的见证者。“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女性的梦。在本刊2013年12期的卷首语中,这样的表述引起编者与读者的共鸣:…中国梦’之于中国女性,是巾帼建功之梦,是男女平等之梦,是家庭幸福之梦。”本刊从今年3期开始将采访来自各界的中国女性,探寻她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分享她们各自的梦想。本期采访对象是职场专家、作家毛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主人公,也是“中国梦”的见证者。“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女性的梦。在本刊2013年12期的卷首语中,这样的表述引起编者与读者的共鸣:“‘中国梦’之于中国女性,是巾帼建功之梦,是男女平等之梦,是家庭幸福之梦。”本刊从今年3期开始将采访来自各界的中国女性,探寻她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分享她们各自的梦想。本期采访对象是曾荣获“网易摄影2012年度最受欢迎女摄影师”称号的刘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主人公,也是“中国梦”的见证者。“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女性的梦。在本刊2013年12期的卷首语中,这样的表述引起编者与读者的共鸣:“‘中国梦’之于中国女性,是巾帼建功之梦,是男女平等之梦,是家庭幸福之梦。”本刊从今年3期开始采访来自各界的中国女性,探寻她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分享她们各自的梦想。本期访问的是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展负责人、曾获“加拿大总督国事访问奖章”的钱海英。  相似文献   

18.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以各种姿态进入媒介镜像,成为最美消费品。对镜像中的“美女”有两种解读,一是女性身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的对象,成为商业资本利用的工具。另一种观点则肯定女性的出场,有助于女性的自我表达。在互联网时代,镜像中女性的身体符号,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消费社会的“物化”商品或是女性的解放,而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19.
单晓英 《职业》2008,(3):20-22
女CEO、女律师、女教师、女记者、女工程师……女性的力量已经不言而喻。似乎所有的声音和迹象都在凯歌高奏,为女性职业者勾勒出一幅华丽的画卷:“世界是你们的。”然而,当职业的命题又一次汹涌而来时,摆在所有职业女性面前的,不仅仅是关于职业声望这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王宇清 《中外书摘》2014,(10):32-34
“新画”之“新”,在于它以“新”为其热衷,比如热衷表现“新生事物”或“时代新人”。而在这当中,若又涉及女性,自然也以表现“时代新女性”形象为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