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住院患者跌倒后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完善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住院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跌倒后对患者的影响分为无损伤或轻度损伤组及中重度损伤组,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患者跌倒后无损伤或轻度损伤80例(79.2%),中重度损伤21例(20.8%),分析结果显示,跌倒后损伤程度与年龄、性别、跌倒史、合并骨质疏松、镇静类药物使用、当班护士学历有关。结论应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科学配置与培训,完善跌倒高危风险人群评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加强跌倒高危患者的安全宣教及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内科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预防跌倒分级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跌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预防跌倒分级管理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了98.03%;经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常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了86.27%;组间结果经统计处理,结果发现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统计发现,差异意义显著(P0.05)。结论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通过科学方法可有效预防跌倒风险因素,减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人跌倒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神经感官功能减弱、多种慢性疾病[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制定了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不良事件反馈及上报系统、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等级危险护理模式、老年人跌倒警示单、跌倒警示标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及制度,但仍有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护理事件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了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伤害,同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选取标准化护理前(2014年3~10月份)于老年内科住院的589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试验组为标准化护理后(2015年3~7月)于老年内科住院的379位患者,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结果标准化护理前: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2人(其中60岁患者11位,60岁患者1位),占总人数的2.04%;发生跌倒2例,占高危患者的16.67%。标准化护理后: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3人(其中60岁患者13位),占总人数的3.43%。发生跌倒1例,占高危患者的7.69%。结论标准化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易跌倒的评估,发现易跌倒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避免老年患者跌倒。方法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在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347例60岁以上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易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进行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针对危险的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保障了老年人的身体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减少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促进护理安全。方法将2012年1~12月份,住院患者年龄≥65岁的17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将2013年1~10月份住院患者年龄≥65岁的172例作为观察组,科室组建安全管理小组,由2名高年资护士专职负责。采用医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应用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防跌倒警示标示放在患者床头一览卡、患者住院一览表,患者常用物品,外穿衣服上进行醒目标示,并制定标准化防跌倒护理流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有醒目的警示和提醒作用,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跌倒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住院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方法 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1069例,观察组117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住院患者发生11例患者意外跌倒。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跌倒发生时有家属陪伴7例,无家属陪伴4例;发生于日间4例,夜间7例,发生在走廊3例,床边8例;因下床小便出现跌倒6例,独自入厕3例,其他2例。出现骨折1例,头面部损伤4例,无跌倒并发症6例。观察组住院患者由于采用CQI及改进预防跌倒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跌倒发生率为0,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功能锻炼、服药及防跌倒护理、延伸护理。结果半年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跌倒发生率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态度和不良的生活行为,减轻疼痛,减少跌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老年综合评估在预防心血管患者跌倒等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94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2017年1月至6月间9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7月至12月间的97例为观察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MACE)、疾病应对方式以及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11.34%,对照组为25.77%,χ~2=6.685,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1.03%,远低于对照组的7.22%,χ~2=4.694,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干预能够降低跌倒、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积极的影响患者应对治疗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跌倒是医院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更易发生跌倒,且跌倒后容易骨折,损伤软组织、器官,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本研究通过收集本科室25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一般资料,分析造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认为要重视跌倒风险的评估,加强安全管理和陪护人员的管理,做好预防跌倒的宣教,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等措施,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而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大多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或感觉、运动、认知障碍,而且病情变化大,所以更易发生跌倒。这不仅使患者增加了痛苦,也为医院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把住院患者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所以预防患者跌倒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摔伤后致股骨颈骨折。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短缩畸形,活动受限。在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重新获得生活上的独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1]。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最易发生的意外事件,也是导致老年人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原因。据统计,疗养院老年患者在随访期间(平均299天),35%发生了跌倒[2]。虽然跌倒的发生率较高,且不同疾病患者的预后也不尽相同,但跌倒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60岁以上老人损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微信宣教干预家庭病床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7月我科出院后自愿成为家庭病床跌倒风险管理的老年患者。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以随机抽样方法将160例家庭病床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信宣教方法,对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因跌倒而发生住院的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及因跌倒住院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宣教大大降低了家庭病床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对跌倒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且减少了患者因跌倒发生住院的概率,减轻了家属因患者住院而产生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也间接节约了医疗护理成本,节省了国家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自制住院预防跌倒宣教单运用于老年病房,探讨其效果,为预防跌倒提供参考。方法将26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自制型住院预防跌倒宣教单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结果对照组发生跌倒8例,观察组发生跌倒事件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型住院预防跌倒宣教单,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文献指出医院所发生意外事件中以患者跌倒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所有意外事件报告中80%左右,因跌倒而致的损伤常会导致活动力降低甚至发生合并症,而康复科患者除年龄因素外其自身疾病药物的影响和病情的特殊性,使其发生跌倒的潜在危险性更高,临床实验证明向患者详尽介绍引发跌倒的内外在因素,能够避免大多数跌倒的发生,并能有效降低其潜在的危险性[1],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一整套系统和科学的防止跌倒相关教育模式,借此笔者就康复科患者对跌倒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剖析,寻找避免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的改进方法.通过加强护士法律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实施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及上报,患者安全预见性管理,如安全标识的应用,用药安全管理,实行人文管理,提高护士满意度等.有效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对患者安全的预防控制能力及风险的规避、处理能力,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施2年来,发生跌倒、压疮、服药错误、烫伤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跌倒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跌倒至关重要。而老年康复的重要内容包含如何简单有效地预测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本文将临床常用的、简便易行且具有良好预测效度的四种功能性测试方法做一综述,为临床筛查老年人跌倒风险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微信对于老年患者出院后家中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出院的152例老年患者,采用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管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信管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并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患者对微信管理老年患者家庭病床跌倒中护士行出院随访健康教育行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庭病床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护士行跌倒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平台在老年患者出院家庭病床跌倒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跌倒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士行出院随访跌倒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