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随着我国城镇化,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这种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进入城市,适应城市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医疗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农民工医疗需求高,但医疗保障力度却很低。本文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增加。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存发展将受到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就业层次低、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等问题,进而探讨了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次调研就郫县失地农民现状及相关政策得失方面加以分析,通过座谈与实地问卷调研的方式去了解失地农民切实所需,以此来衡量我们的政策是否有可操作性,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排斥是近年来贫困理论、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试图用这一概念分析中国城市中农民工阶层的生存状况,描述他们所面临的就业排斥、观念排斥和教育排斥。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再就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对成都市青羊区近郊4个小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近郊区失地农民获得的补赔偿金与就业积极性呈负相关;近郊区失地农民倾向于找就业半径小的工作;近郊区失地农民对收入的期望值越低,就业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7.
听障人士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受其内部文化以及各种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该群体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效解决听障人士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凸显出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文明程度。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听障人士的就业能力,让其在无障碍环境下与健全人士平等交流,积极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9.
2007年,青年学者廉思开始组织课题组进行"蚁族"群体研究。该课题一经提出,引起社会上关于大学生就业与生活的广泛思考。在"蚁族"群体中,有一类人的生活状态更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或非议或同情,褒贬不一,他们就是都市"凤凰男"。本文通过对凤凰男的访谈,试图揭示转型时期这类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流动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失地农民权益的流失是综合性的,本文以阶层分析方法为主综合分析失地农民群体在城市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及其他们在城市中的阶层地位和社会态度,并阐述了日益扩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对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认为政府应在呵护弱势群体和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的双重思路下调整对于失地农民群体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于是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诞生了。本文就发达国家在征地补偿方面、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具体做法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解决失地农民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咸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探索出西咸新区失地农民在就业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国民待遇,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排斥。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话语权,而且也没有掌握对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的发言权,没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的管理体制是属地管理,居民只有在个人与户籍相吻合时才会拥有各种合法的权利,他们在城市中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无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成都市失地农民创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创业项目以传统微利项目为主。为什么失地农民创业行业选择的个体行为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特点呢?在论证了理性选择理论对于失地农民创业行业选择解释的适用性基础上,本文采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以微观的个人行为(失地农民创业行业选择)作为研究的起点,以合理化来说明失地农民创业行业选择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创业的行业选择是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博弈,最后确定如何"付出最少的代价得到够用的满意",尤其考虑如何付出最少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推进济源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