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改革的择校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择校思潮的推动下,美国基础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形成了特许学校和学券制等择校形式,公立基础教育的选择权得到了政策保障,在政府与公立学校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调整。  相似文献   

2.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其现行政策主要有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表现形式.上述择校政策大致可分为公立学校选择和私立学校选择两大类.美国国内对私立学校选择的质疑远远大于对公立学校选择的质疑;公立学校选择实施的范围和力度也远远大于私立学校选择.总的来说,由于择校政策推行的范围和力度相当有限,其是非得失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与确证.  相似文献   

3.
特许学校是美国 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型公立学校。在短短的 10多年时间 ,美国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特许学校运动。特许学校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的发展 ,原因如下 :一是在宏观层面上 ,公立学校质量下降 ,民营化浪潮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 ;二是在微观层面上 ,特许学校是一种小型自治的学校 ,实行新型的绩效责任制 ,提供特殊需要 ,并扩大了择校机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动向:公立学校私营管理。这一改革的主要模式为私营教育公司承包经营公立学校和建立特许学校制度;促成公立学校私营管理改革的最直接动因是公立学校制度本身的缺陷与不足、私立学校办学成功经验的启示、以及政府部门和民众的支持;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两权分离”;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改革获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则在于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PISA 2015数据,比较中日两国公立与私立中学的学校自主管理成效。经删除作答不全的被试后,中国公立与私立学校学生分别为8385人、818人,来自232所、24所学校;日本公立与私立学校学生分别为3972人、1520人,来自137所、54所学校。多层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1)学校自主管理维度中的资源自主与课程自主分别对中国私立学校学生的学习表现带来正向与负向影响,但是这两个维度并未对中国公立学校与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学生起到明显影响;(2)学校自主管理维度中的校内科学活动频率越高,日本私立学校学生的学习表现越好。然而,该维度未在中日两国其他类型学校产生显著作用。根据结果,我国私立学校尽管拥有较高的办学自主权,但实际运作时仍然需要关注教育的"反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特许学校与我国国有民办校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许学校与国有民办校是美国和我国在公立学校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办学形式。由于处在同一国际 背景下,因而在学校性质、办学自主权、学生及教师的选择权等方面表现出相同和相近之处。但在具体的改革动 因、发展现状、绩效责任和政府职责等方面二者又存在很多不同点。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市场化、社会化趋势的加剧与治理潮流的勃兴,要求各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治理方面作出有效的调适。美国部分州在其公立高等教育变革中探索出来的特许学院模式,建构了一种共治型的大学外部治理架构和着眼于办学绩效的契约管理方式,以解决公立大学自治与问责之间的平衡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一种公立高校办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特许学院模式对公立高校的外部治理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特许学校制度的借鉴和推行,对于扩大优质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改革愿望、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改造薄弱学校中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的不同,借鉴美国特许学校制度应尊重体制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现存由潮人社团始创或资助的学校 ,大多经历了两次明显而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潮人学校转型为深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的华侨学校 ,而在二战后由华侨学校逐渐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 ,最终转型为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新加坡潮人社团兴学的历程 ,表明了新加坡潮人社团的教育事业与中国、新加坡的政治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加坡潮人社团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相应调整其教育事业以更恢宏的姿态主动纳入历史的潮流 ,融入国家社会的建设行列 ,去巩固其传统的地位和加强其现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学校价值教育受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深刻影响。自由主义以个体权利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政治中立的立场、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尊重与宽容及对个体自治的强调,深刻地影响着公立学校价值教育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方法选择。而社群主义为批判地审视自由主义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参照,重新唤起了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的社会责任在学校教育中重要地位的关注,使重塑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美国价值教育的重要议题,同时社群主义对公民美德的重述也为价值教育提供了一种基于公民品格塑造的路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理论修复和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影响着美国学校价值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美国学校价值教育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在多元政治哲学的变奏中,力图淬炼某种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初中级教育体系中的六个方面以期寻找能让现今中国公立学校体系中的中小学生学得更全面更有效更轻松的教育方法,这六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入学年龄和课程规划、教学楼设计和教室布置、择校和交通问题、师生关系、家长与学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一流多元”公立高等教育体系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呈现多维化社会服务职能、协调化宏观管理、“南北两中心”均衡化教育布局等特征。基于美国加州“一流多元”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经验,江苏高等教育应:构建大学与地方互动模式,助力多维化社会服务职能发挥;探索江苏“一流多元”高等教育体系,推进协调化宏观管理;加大“以南扶北”政策补偿力度,擘划均衡化教育布局,实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文化传统与改革趋向的视角,比较和分析了德国和美国公立高校和教师法律关系。德国是政治性社会中的行政制衡体系,美国是自治性社会中的平等契约关系。其发展总趋势是:公法人化是其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教师应成为具有专业自由权利的专门化职业,具有专业自由权利的教师和作为公法人的公立高校在聘任制度下必然建立起平等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实用主义思想在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公立研究型大学分别在美国向工业革命演进时期,二战及美国力求加强并充实其经济基础时期,悉心变革,不断求索,满足了人民日益变化的需求和希望,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壮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教育的私有化、家长参与在教育政策操作层面上的缺失以及学校与社区关系冷漠导致了特许学校家长合同的产生。家长合同,是指在家长和学校代表之间签订的协议,目的是为了明确各方在支持学生学习的作用和义务,具有隐喻性、条理性、选择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学校可以借鉴家长合同的形式,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明确教育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学校之间存在着重点与非重点、公立与私立的区别。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获得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即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的子女更容易进入重点中学和公立中学,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阶层的子女更可能进入非重点中学和民办中学。不同的学校类型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同一个学校内部,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先赋性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降低,个体层次的自致性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公立学校法人化是适应市场化改革的产物,但学校治理缺乏与事业单位法人身份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学校为追求私益过度参与市场交易,不仅冲击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也使法人治理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暴露。因公益性对均衡发展的要求,公立义务教育学校宜暂时回归政府部门下属机构的地位,并据此重新分配学校与政府的权责。  相似文献   

18.
教育立法与英国公立教育体系的形成李素敏英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立法的国家。一百多年来,英国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法案,反映了其教育立法的进程,也反映了其教育发展的历史。英国的教育立法极大地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英国从19世纪下半期加快了向公立教育体系前进...  相似文献   

19.
依据社会学的交换理论,认为公立学校拥有对学生的权力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学生与公立学校难以建立互惠性的交换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可替代的教育服务选择性小、学生强迫公立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难度大、学生放弃学校教育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公立学校对学生的权力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和体现。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内战结束至20世纪初,经历了风起云涌的社会剧变与转型,在对随之而来的社会制度变革的各种反应中,对社会效率的狂热关切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一种教育学说,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提升社会效率的课程变革弥合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鸿沟,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寄托了全民构筑民主社会的梦想,从而能够蓬勃发展并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针对社会效率取向的美国学校课程变革研究将从课程的科学主义精神内核和职业主义实践形态两个维度展开:科学主义主要以社会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为支撑,其中社会理论包括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心理学理论包括桑代克的实验科学理论和来源于欧洲的心理测量理论;职业主义主要体现在新的教育机构的建立、学科重组与改造、联邦政府干预三个方面,这两个维度共同展现了美国学校课程在社会效率的时代症候影响下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