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工程观包括工程经济观、工程价值观、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和工程社会观;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应对工程全球化、工程社会性和工程复杂性的挑战,开展“大工程”观引领下的工科人才素质培养研究,实施“大工程”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移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移民现象。着重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移民的特点 ,综述了目前工程移民政策、工程移民规划、工程移民管理、经济学理论在工程移民中的运用、社会学理论在工程移民中的运用、公众参与等工程移民研究的现状 ,提出了城市发展与工程移民、工程移民法律理论与实务、工程移民管理、工程移民实务、工程移民经济学、工程移民社会学等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相似文献   

3.
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优秀工程科技人才必备的工程素质。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在品格、知识、智能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高校工程教育应致力于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通过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工程教育氛围,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优秀工程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同古城的保护有着明确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从2008年起,大同市进行了古城保护的10大工程:善化寺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华严寺修建以及环境整治工程、关帝庙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府文庙复原工程、帝君庙修复工程、清真寺保护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法华寺修复工程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古城东南隅民居修复工程、纯阳宫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古城墙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5.
依据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深入分析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构建了融工程文化、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三位一体,以体现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和工程实践融合的"大工程"教育,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及"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项目教学""工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工程观"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逐步改变目前的偏重工程课程讲解、实践环节淡化、实践训练简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工程意识、工程素质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文章阐述了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存在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不利于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善师资结构和实行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结合等方面,探索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工程与伦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就工程而言,其中蕴涵了十分丰富的伦理内涵:首先,工程中蕴涵了多元伦理关系,包括工程与自然、社会、人的伦理关系以及工程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的伦理关系等;其次,工程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蕴涵了多重伦理机制,既有宏观的、中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观念维度的引领,又有实践维度的协调;再次,工程及其运作会产生多维伦理效应,包括在一定时空维度产生的对于自然一社会一人的伦理效应,也包括对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伦理效应等,因此,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在当代,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又具有多重性,其一是由于工程活动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其二是由于在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主体所遇到的伦理风险千差万别,其道德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其三是工程活动主体的伦理责任不仅指工程活动的个体,更是指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共同体。为此,必须十分注重对工程活动主体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并转化为工程活动主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工程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院工程教学体系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工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并论述了工程教学理论框架、工程教学实践环节、工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应如何组织,才能充分体现高等工程教育的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9.
工程活动主要体现为造物活动,其基本特点是集成性.工程创新是创新主体在一定的创新空间进行选择与建构,对技术和非技术等异质性要素进行集成的活动.工程创新集中表现为集成创新的特点.工程创新管理就是通过对工程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使工程创新集成性特点得以施加以达到工程目标的过程.工程创新管理具体包括工程创新计划管理、工程创新控制管理、工程创新组织管理和工程创新决策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工程伦理准则是指由工程相关者构成的工程共同体在工程活动中进行伦理判断应遵循的原则。人类责任准则是居于第一层级的工程伦理核心准则,经济效用、安全保障、利益兼顾、生态维护四条准则是居于第二层级的工程伦理一般准则。在工程实践中,工程人员的岗位自律、工程组织的职业自治、工程共同体的商谈求同,是依据工程伦理准则层级归化机制进行伦理判断的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日益增强。笔者结合高校基本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从工程变更的认定、工程变更的原因、工程变更的影响、减少工程变更的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工程变更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产生的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控制工程变更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工程生态观是人们关于工程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根本观点与看法。当代工程生态观,是对传统工程观批判扬弃的结果,是对现实工程活动反思批判的结果,是生态文明的进步要求与价值诉求。当代工程生态观有其丰富的内涵与要求,它要求以生态学的视角看待工程活动,实现工程与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以全面、辩证、历史的观点看待工程的生态影响,确立合理利用自然、适度改造自然的工程生态观;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双重互动关系,确立动态、和谐、整体性的工程生态观;既要实现对自然进行适度改造与变革,又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工程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反映,是生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实现工程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实现工程宗旨、目的、功能的转变与提升,有助于实现工程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有助于探寻工程创新的方向,它对促进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重要的思想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传统工程观、现代工程现的工程认知理念,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应树立现代工程观,培养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工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树立现代工程观培养创新工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传统工程观、现代工程观的工程认知理念,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应树立现代工程观,培养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工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项目建设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是导致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延误、质量问题、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引起工程变更的主客观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目前,工程变更影响分析的定性化、定量化研究和控制手段的探索还很有限,还不完整是纯理论的。然而,明确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利于界定工程变更的性质与范围,按照工程变更的管理程序来处理工程变更,从而减小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工程实践的生成方式表征着工程的本质,也决定着工程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社会建构思想能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把握工程的本质,对于理解工程实践的生成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社会建构思想对于理解工程实践的生成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与工程的技术属性相比,工程的社会建构性具有更本真的意义,其揭示出工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表明多元社会因素对工程活动的型塑作用。在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评估等实践环节,社会多元因素通过工程共同体成员的实践活动影响工程,使工程实践活动得以生成。不能将工程实践活动简单还原为工程师的活动,只有从社会建构视角来理解工程的本质、探讨工程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真正促进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界对工程伦理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工程伦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工程伦理的内涵、学科定位和研究目的;二是对工程实践的伦理反思,包括工程实践中的伦理冲突、工程伦理原则和实践途径;三是对具体工程伦理实践问题的伦理检视,包括工程实践中敏感行业和敏感环节以及工程引发的利益冲突等。我国的工程伦理研究具有研究理论不成熟、研究对象专业性强等特点,存在对常态工程、在建或预建工程及工程技术应用伦理思想研究较少的问题,并呈现出学科建构不断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科学生工程素质低下的问题,论述工程素质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即工程手段和方法、工程思想及工程意识,指出加强工科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途径———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都应该全面改进  相似文献   

19.
人文文化在工程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文化教育是一种创新的工程教育模式 ,必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将工程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文化教育有机融合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作用、对各学科知识融合的整合作用、对工程人才知识模块构建的兼容作用、对工程人才适应社会的超前导引作用、对工程人才智力发展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代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人才需求,指出了现代工程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特点,剖析了现代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结构和工程素质。在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了具有"三纵三深"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创立了工程模板教学模式,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与工程应用能力结构和工程素质相配套的教学训练方案和考核纲要,阐述了重要工程训练环节的内涵。经多轮实践证明:新体系可显著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