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冲突严重制约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的建构要以建立区域横向合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区域横向合作协调法律制度和区域横向合作市场培育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家庭经营与农村合作经济关系系统中 ,合作经济不是对家庭经营的替代 ,而是对家庭经营固有局限性的补充和完善。相反 ,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领域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一项长期的基本制度 ,而且是合作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伦理的经济合作是经济活动中主体之间为达到某一共同目的而发生的相互协调的联合行动,是主体间以同情利他和利益为纽带而发生的经济伦理关系;经济合作也是主体的伦理特性,具有实现利益需求、延续交往关系、彰显他者意识、展示道德情操等伦理意涵;对于经济、社会和经济主体的发展来说,经济合作具有促动市场经济发展、创造经济效率,为社会合作奠定基础,强化并提升经济主体道德素质等伦理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合作,需要培育社会网络,发展社群中介;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安排;确立"用心"意识,以同情心和信任伦理作为引领。  相似文献   

4.
合作经济组织属于互益法人,其设立目的具有同业互助性质;在内部组织上遵循人合性,亦体现适度、有限的资合性;在政策待遇上具有公共性与扶持性。我国主流的合作经济组织类型主要有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类,改革开放以来三类合作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境况。制约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作经济组织经常遭遇政府不当干预和市场优胜劣汰的双重挤压;二是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回应不足,使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长期落后于现实需求。为保障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应进行法律续造:一方面,要以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立法取代合作社单项立法,制定完备的“合作经济组织法”;另一方面,着手构建起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性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合作经济组织的身份识别监管机制、系列政策支持系统、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制度与反垄断法适用豁免地位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与发展是有条件的。从商品经济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看,合作经济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合作经济必须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合,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急剧发展要求世界各国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需要有能对合作者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制度与管理机构。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在大发展,亟需建立能保证合作有序进行的制度和全球性的机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中亚国家同为转型中的国家,面临着发展和稳定两大问题,都在加快制度变革,实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扩大各方面的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和意愿,在“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下双方关系深化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也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机制和平台。目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8.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优势互补、“唇齿相依”的经济关系,但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高层次合作的着力点在于:推进目前“前店后厂”的关系,开展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合作,促进两地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合与协调。两地经济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合作经济的制度、组织与所有制、实现过程、分配等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世界和亚洲经济发展及资本市场状况,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态势,探讨了深圳与东南亚国家间经济合作的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经济合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深圳与东南亚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行为逻辑与合作能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对农民的行为逻辑、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进行系统文献回顾,结果发现,虽然这些理论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现实解释力,但未能全面反映事实,问题不在于这些事是而非的现象,而在于现有理论不能框架性和系统地解释这些矛盾性现象.农民的经济行为会形成一个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生活圈,其理性程度、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与经济生活圈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朝鲜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与辽宁省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中国加强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在空间上主要强调了图们江地区的重要性,在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应重新审视双方合作的地理重心。当前随着朝鲜经济开发战略的调整和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辽宁省在中国与朝鲜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必将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构建了制度平台。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不规范向规范化、由外生型向内生型、由单一化服务向多样化服务的新变化,并在进退社自由、利益机制、民主控制及其与政府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运营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增强其参与竞争,抵抗风险、增加收入的能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提升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山东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的许多问题。为此,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建构全方位的政府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过去18年里,韩朝经济合作有了显著的改善。许多政治学者和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更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从而有助于改善双方在包括社会、政治与安全在内的各领域的关系。第二次韩朝峰会即将召开,双方应抓住这一契机,就如何进一步促进韩朝经济交流展开讨论。届时双方将为韩朝中长期经济合作设计“路线图”,并探讨如何清除阻碍其实现的“绊脚石”,具体说来,即探讨如何通过建立经济共同体来实现共同繁荣。同时,韩国政府应致力于基础设施和体制的建设,以促进南北统一。双方应通过合作关系的改善,为最后一跃成为东北亚主导力量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虽然以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领导区域经济合作或是在自由贸易区内部获得领导权,但是中国在客观上具有成为领导者的潜力。只要中国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性,积极与各个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中国可以在领导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改革30年来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回顾与展望,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历程中各个阶段的合作背景、期望目标、推动力量、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广度和深度以及合作格局等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主导型合作到自下而上的地方、企业主导型合作;从一厢情愿的被动合作到主动出击的多足鼎立;从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合作到国家战略的主体功能区分工;从有名无实的单一物质合作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合作;从弥补制度缺陷、打破市场分割的应急之举到放眼全球、融入世界的大国战略,风雨兼程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走过的其实是一条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传统与创新的长期博弈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合作中,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处于制度推进的初级阶段。在东亚合作约束条件序列中,经济整合度和贸易开放约束较小,主导国和主导力量约束次之,政治和文化约束最大。与欧洲和北美区域经济合作不同,东亚文化背景殊异;百年殖民历史伤痛犹新;放弃国家主权疑虑重重,还没有形成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制度机制。在内部和外部条件限制下,东亚经济一体化只能通过三个相互割裂的“东盟10 l”机制“迂回”推进,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合作采取的是自由贸易区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论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安排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分工出现的新趋势,并提出发展中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取向: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促进适合本国国情的、有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表明,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措施,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