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我市旅游收入、接待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旅游业对商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市旅游业发展与兄弟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十一五”期末建成旅游经济强市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拼搏进取,不断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要实现“十一五”旅游目标。当前重点要做到“三个创新”: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构建高品质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应努力遵循生态化机制、市场化机制和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形成持续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发展力的新格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包括推进龙头企业“上山下乡”的产业链一体化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公司及现代产业融合衔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塑造特色产业的文化品牌,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发挥民族地区绿水青山、特色文化的资源优势,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体”,依托景区“增长极”拓展“文化+生态”的深度乡村旅游,依托特色资源推进特色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采取多种途径对“三农”“三牧”进行以素质能力、专业技术提升为目标的“技术赋能”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综合经济实力、区位优势、工业化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交通通信等方面客观地分析武汉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潜力条件,深刻地阐述武汉“西进”的机遇与契合点,并就武汉如何“西进”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西部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开拓西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消费品市场、联手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作为全国康养旅游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攀西经济区应通过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完善软硬环境建设、构建营销推广体系,促进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韧性反映了经济系统对抗冲击的能力,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遭受外部冲击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在旅游领域,经济韧性是目的地恢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测度了31个省份的经济韧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健康运行,区域经济韧性及其分项指标均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韧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经济韧性虽然可以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外部“溢出”影响,但是也需要产业自身发展基础的夯实。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增强旅游产业抵御风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提升经济韧性水平,缩小区域间的韧性差异以及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自我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变发展中的低效路径依赖,实现发展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羌文化的巨大价值,创造了显著效益,但地震灾害使羌文化遭受重创。灾后,羌族旅游产业恢复重建中,对羌文化传承、创新、“经典”与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作用。开发和建设羌族地区羌文化旅游业,这无疑让我们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新审视羌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这是一个大胆的、充满挑战性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崭新的、极富创造性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全域旅游的核心要务是推进中国当前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旅游观念的创新,并借助国家大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促进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必须以转变传统旅游观念为切入点,以全域旅游规划创新为抓手,以管理制度变革为核心,倡导共享经济理念,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更多地尊重并保障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权,激励全社会参与旅游产业的变革,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双碳”目标下客观识别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合理预测其发展趋势,对于优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构建纳入旅游产业碳排放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分布动态法、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尺度及时间、空间层面揭示了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演进规律及其主要成因,并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ARIMA模型等对“双碳”目标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预测。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中低与中高效率占比大、低效率与高效率占比小的“纺锤型”特征,并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东北、西部及中部地区递减的发展态势;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特征与马太效应,效率较高的省份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高效率趋同,低效率省份则产生一定的负向反馈作用,形成低效率趋同,两种现象间的两极分化特征形成显著的马太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集聚是全国及区域层面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演进的核心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规制强度、旅游企业规模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预测期内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具有带动整体效率提升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吴宁动 《金陵瞭望》2009,(28):22-23
南京轻纺产业集团党委认真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南京轻纺工作实际.于11月中旬在全系统党员干部中同绕“10个重点课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加快推进南京轻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学习大讨论.进一步理清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廖锦汉 《金陵瞭望》2007,(22):73-73
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中山陵园管理局迅速行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景区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努力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锻造世界旅游精品、构建文明和谐景区”的主题.努力把景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旅游区.为推进“旅游强市”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今日南国》2009,(7):7-7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仍在加深,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发挥效应还需要一个过程。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在“保、扩、调”中发挥重要作用。粤桂山水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似,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交通方便快捷,加强旅游业之间的合作,设立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优势互补,对增强合作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推进旅游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升温。“两广十市”的区域旅游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张筱萱  袁伟 《金陵瞭望》2011,(14):11-12
2010年度.全市旅游总收入完成951.61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在已经确定的全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要超过20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7%。作为六朝古都,  相似文献   

13.
同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旅游产业相比,我国各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遭受“非典”疫情之后,如何从“硬”“软”环境的完善中入手,来建设城市的环境,大力开展旅游创新活动,是我国城市旅游乃至我国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协同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以旅游演艺产业融合为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主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中观层次的产业集群展开,重点应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因此,推进旅游演艺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的具体对策也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旅游企业主动实施多元化融合发展战略,旅游产业集群或旅游行业组织自主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协同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以旅游演艺产业融合为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主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中观层次的产业集群展开,重点应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因此,推进旅游演艺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的具体对策也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旅游企业主动实施多元化融合发展战略,旅游产业集群或旅游行业组织自主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旅游演艺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演艺既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又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既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的客观需要。发展旅游演艺项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多层次旅游演艺产品,着力把握好“文、演、势、市”四个环节,力争做到“策划、演出、营销、经营”四个“一流”。要强化管理创新、政策扶持、人才保障、监督管理,为旅游演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吴卫国 《金陵瞭望》2010,(11):10-11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三个发展”的决策部署.从高淳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三年翻一番、六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主攻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三大重点”来落实“三个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推动经济全面提速、创新转型、加快赶超。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宏观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相互叠加.我市商务经济既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发展”为目标.以双轮驱动和创新驱动为导向.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内外贸易优势互补、外经业务优势放大、  相似文献   

19.
苏州承接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外国世博会效应外溢的普遍情形,上海世博会可预期的效应将会在投资经济拉动、旅游消费服务、科技创新与扩散、企业形象与品牌、产业优化和经济转型、区域一体化与城市联动、主题理念渗透等多源头溢出。其中,除投资乘数效应和会期旅游消费服务等短期显性物质效应外,更多的都属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苏州零距离依傍上海,对上海世博会效应外溢不仅拥有丰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经济实力持续强势,产业和开放经济基础厚实,以开发区为主载体蓄势待发,与上海的“同城”情缘密切等优越的承接条件,且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接应活动。苏州所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上海世博会后续长期效应和非物质潜效应外溢。为此,苏州应继续推进世博会节事旅游活动,放大旅游“涓流效应”;引导和组织企业利用世博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围绕“三区三城”建设,研制“后世博”效应外溢接应规划,包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经济发展,并与“三区三城”建设同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抓住低碳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低碳经济趋势,强化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在当前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管理创新对处于集群初期的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指出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意义,然后分析影响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管理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