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理和文化上的双重混血造成了阿来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给他带来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借助于文学这种对话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文化边缘人的阿来摆脱危机,建构文化身份的认同历程。  相似文献   

2.
人格面具与道德认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种原型.人格面具有双重作用,是社会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基础,但是人格面具过分发达时,会压抑人格中的其它方面.人格面具的两种膨胀方式相应地在道德认同危机方面引起两种反应.人格整合与和谐为道德认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失地农民在人际认同、生活适应、以及身份适应方面存在的认同危机,并分析了这种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本文认为实行公正的征地方式、征地制度以及征地补偿制度和措施,有利于消除失地农民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4.
"津味文学"写作机制的核心,是上世纪80年代特定的文化思潮和文学氛围与一种地域文化有机的文化认同."后津味文学"写作,标志着写作背后那种特定的文化认同机制和文化境遇的变化.可以看作对于这种地域文化认同的困顿或困惑的表达.同时它也表明,"津味文学"之后的文学写作,需要着重考虑的主要问题,不是与这样一种地域文化进行认同,而是如何在一个由经济理性主义组织起来的生活世界中,重新安排和展开文学想象.  相似文献   

5.
以"和"为本与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社会科学》2001,3(9):36-39
在当今社会 ,所谓“人文精神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本体性的危机 ,即人文精神在何处生根的问题出现了危机。后人道主义者认为 ,传统人文主义所推崇的主体性 (Subjuctivity)“本身是一个没有深层结构或深层原因需要被解释的表面现象”① 。在后文化中 ,作为主体或本体的人被欲望和话语游戏所分解 ,一个从本体上被分解的人当然是不能自我认同的。要化解这种人文危机 ,走本质主义的老路似乎也行不通 ,因为“人”很难从不变的“实体”上被认定。传统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以人为本”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不争的前提 ,但人究竟是什么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从个人生活方式看,真正的“以人为本”中应当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一个符合人类、自然延续发展需要的“可持续”观念。今天,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急速到来,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在变,多元化的冲击使得我们的“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心理状态的分解,个体自我价值与外部表现价值的分裂,行为与道德观的分离,情感、欲望与信念的分裂。这一系列的因素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向我们的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认为要使“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能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就有一个价值观的追求和道德精神的引导问题,有一个精神需求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问题,即科学生活方式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7.
"可口可乐化"是深感美国文化威胁的欧洲文人对"美国化"比较形象的一种说法,反映了他们面对所谓"美国化"日趋加剧的形势下对如何维护本国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的忧虑.本文以法国和德国为例,考察了可口可乐在欧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饮料的曲折过程,由此认为西欧人对美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充其量只是增加了消费选择的多样性,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从父辈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借鉴人类学反思民族志理论思潮和成果影响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的书写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以摆脱民俗学的危机.但只有刘铁梁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彰显了与民族志的区别,具有特别的学理意义.民俗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民俗志需要作适当的层次划分.在民俗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让"一般民俗志"和"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共生共荣,使民俗知识有更好的机会和渠道与社会契合,实现民俗学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在建构文化认同时往往借助于口承文学、文字文本、仪式行为和图像传媒等.20世纪流行于德国的“家乡电影”,体现出了德意志民族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和民族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几代德国人的思想,说明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国民对于乡土的想象与情感之上.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事关“个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确认或者感受。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社会形态,不仅国家认同的依据发生变化,而且国家认同的逻辑也发生变化,这种状况容易带来国家认同危机。国家主义和共同体主义是回应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策略,而政府在回应网络社会国家认同的危机时需要做出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