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电视研究的理论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电视研究几乎与电视业的诞生同步开始,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实践层、制度层和理论层。其中成果数量最多、最重要的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以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的变迁为划分依据,西方电视理论层面的研究迄今已走过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经验学派的功能分析阶段;二是20世纪70~80年代欧洲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阶段;三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全球化阶段。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电视研究开始进入一个转型期,在全球化理论与现实的推动下,电视研究逐步转向政治经济层面。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 ,文化功能是北京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的基础上 ,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分为三个阶段 :5 0年代至 70年代、 80年代至 90年代和 9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的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展现了不同的特点。目前 ,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政治文化功能突出 ,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文化功能布局、平衡南北城差异 ,完善各城区文化功能定位以及加快打造长安街文化轴线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纵观苏联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不断探索、建构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其始终。大致而言,苏联学者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的探索阶段,30年代的完成阶段以及50年代后的修正和完善阶段。苏联学者普遍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推广"与"运用"的理解路径,逐步建构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系统梳理和分析苏联学者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进程,总结其中存在的得与失,对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半叶,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推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各种职业人生的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土地面积大国,行政、地理、历史、文化区域交错,各个区域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总体有共同性,但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紧密联系,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作为主要参考,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60~70岁农村妇女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45~55岁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各为八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半叶,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推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各种职业人生的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土地面积大国,行政、地理、历史、文化区域交错,各个区域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总体有共同性,但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紧密联系,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作为主要参考,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60~70岁农村妇女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45~55岁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各为八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方新文化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史的兴起是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历史学界一场重大的史学理论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文化史,是站在对已有的社会史理论基础的批判、修正的立场上展开的。在经历了文化转向后,新文化史学家对文化转向进行了反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新文化史和传统的社会史有逐渐融合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文化史的实质是向人文主义史学传统的回归。新文化史的未来将是对传统社会史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8,24(3):47-51
百年中国电影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以前;30、40年代;50、6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从对这些阶段的扫描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阶段的中国电影都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主题相呼应.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电影是百年中国社会风云变迁的"文化症候".根据这样的基本认识,笔者在此尝试对百年中国电影做一社会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研究在俄罗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成了俄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人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介绍的是文化学研究在俄国兴起的原因和背景,俄国文化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比较有影响的文献,以及俄国文化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文化与经济互动日益频繁、涉及领域逐步多元化、文化合作在主体与内容大为拓展的新时期,开展国际文化合作的经济分析理论探索势所必然.国际文化经济学以国家及地区间文化合作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交叉综合国际经济学与文化经济学两大学科,融合古典和现代以及“新”新贸易理论、成本疾病与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经济关联与知识溢出空间经济理论等,分析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经济动因、机制及效应等一般规律,研究影响国际流动的文化政策,可通过国际文化交流经济分析、文化贸易及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研究等三个侧面开展实证.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文化批判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孟伟 《求是学刊》2003,30(6):23-28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后现代哲学之后兴起的主要学术思潮之一。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是通过以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为根基的文化冲突表现出来。后殖民文化批判考察研究了源自殖民主义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建构过程,揭露了其中所深含的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话语权力和支配关系。其主要理论见解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性互动的过程、性质、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化生态学是20 世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最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是由人类学家们进行的,主要探讨人类文化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90 年代以来,文化生态学研究的领域有了重要扩展。来自人类学、生态学、工程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和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共同合作,从多个角度分析由于信息技术革命造成的新媒体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呼吁社会关心文化生态,并创造一种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可被称为“信息文明”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际关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科学领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的。其迄今为止的近70年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年代至40年代的理想主义;40年代末至60年代的现实主义;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科学行为主义;以及70年代末至今的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源于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的总思潮,是先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传  相似文献   

13.
作者最近到美国斯坦福等8所大学讲学、交流,调查考察了美国当代文化变迁与发展趋势,把美国当代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文艺批评理论、文学创作、流行音乐三个领域中举出例证,描绘出一幅十分简洁的当代美国文化变迁纵横交织的鸟瞰图。指出美国当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呈现出偏离传统价值观念,尔后又试图向它复归的趋势,强调价值观念体系的断裂、错位引起的“反文化”思潮是美国60~70年代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这对于反思我国10年来文化引进的得失,考虑今后文化政策的方向,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方式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有如下特征首先,它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次,它具有其他管理理论所不具备的深刻性.再次,它是企业家文化.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西方企业文化论者谢恩的论述揭示出某些规律,为企业文化建设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企业文化建设方式的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实践原则;学习原则;发展原则;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原则;重在企业家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的多元化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英国文化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朝着多元化和开放化演变 ,强调文化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认为这种性质本身决定了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和多元化的 ,文化研究与其他任何既定的学科都不对应 ,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把握文化研究的全部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发展理论在美国从50年代发韧,至今已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即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以"民主"为导向的研究时期;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以"秩序"为导向的研究时期,这是政治发展理论的鼎盛时期;以及70年代初至今以"公共政策"为导向的研究时期.政治发展理论有时也称现代化理论.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政治学界并未对"政治发展"一词有统一的界说,对政治发展理论的框架也并无一致的看法.从总体上说,它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进程,或政治现代化进程,试图找出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贸易振兴阶段,大致为40年代未至60年代初;二是贸易自由化阶段,大致从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三是有节制地出口与充分扩大国内市场阶段,自70年代中期至今。国内学者对后两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的研究倾墨较多,而对贸易振兴阶段的研究则似嫌不足。笔者认为,正是这第一阶段孕育了日本经济日后的飞跃。因此,分析这一阶段的贸易发展过程及相应的贸易振兴政策,有助于理解日本成功的原因,对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的经济建设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发展主义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最新理论思潮。新发展主义的提出是对过去40年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发展主义的理论反拨 ,是西方左翼基于后现代主义对发展研究领域的“理性”、“进步”等主流发展概念的文化批判。新发展主义倡导多元文化主义 ,要求尊重文化差异 ,主张发展中国家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对德国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及文化哲学在德国获得的系统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围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释,展示了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复兴和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动向。并以德国文化哲学研究为范例,揭示了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方向的性质,澄清了当下流行的一些将文化哲学等同于一个主题领域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平野健一郎是日本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以研究国际文化理论著称。他从70年代后期起就注意从文化现象入手,分析国家间的往来,进而涉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国际文化理论代表了近年来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界的最新成果,是平野对这门学说的补充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