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转型和实施新的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它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向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把握,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理想的承接、发展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与完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注重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潮,还是作为以社会主义为终极追求的理论体系,都同实际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本文力求从实践层面探求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本位的宗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启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启示,以及其关于社会运动和改造主体认定的某些思想对增进社会和谐的启示,以期深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内容、基本特征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关键所在,因为,无论和谐社会的目标确立,还是构建过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都是通过人的努力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而现阶段我国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和矛盾有许多,但多数矛盾是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解决矛盾的新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步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就业问题;建立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郑云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Z2)
文章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力量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角度,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建立和综合利用各种社会机制,统筹各种社会资源,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从12个方面较为全面而又系统地概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也应体现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民主法治,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公民参与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还是监督权力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保障,以及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等级制”和谐社会,也不是按照资本的发展逻辑构筑的资本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制度前提是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它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制度性安排,实现以劳动为主导的社会和谐,其实质是一个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概括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西方关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阐释,并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中总结出其特点。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客观要求。最后本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课题,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正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社会主义与慈善事业是相融相通的。慈善所表达的善意与爱心有助于克服日益严重的社会隔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6.
17.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左翼社会思潮,它坚持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提出了一整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对于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20,自引:0,他引:1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2005,(3)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课题做了初步探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应从经济、社会、政治、法制、文化等多种层面来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点。文章又围绕阶级与阶层结构、城乡与区域结构、人口与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检视了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文章指出,应当特别重视经济与社会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最后,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新阶段,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基于我党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本文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力图对其形成、构建的必要性、内涵、构建路径等方面作出初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