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行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2-34
强调了农村城市化在整个城市化战略中的重要性 ,论证了小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以及小城镇在实践所显现的作用。在小城镇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扩大小城镇数量的同时 ,要注重提高小城镇的质量 ,把小城镇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内在地结合起来 ,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及对周围乡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 ,使小城镇在城乡之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村城市化以农业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镇 (乡 )集聚 ,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目前各级各类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结合 ,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城市化仍普遍存在土地占用量大而利用率低 ,规划滞后、布局分散而效益偏低 ,城市化水平有限、环境质量不保证且市场容量较小等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文中拟构了小城镇发展的六种基本模式 ,包括功能辐射型、产业开发型、科技创新型、市场主导型、生态建设型和文化保护型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国如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4):448-451
“乡镇企业+小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架构下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发展“经典”有苏南;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在某些方面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农村城市化的思路应有所调整。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应当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承担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其他“建制镇”和集镇只是构成农村城市化的一般基础。要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笪立群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03-105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小城镇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探讨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意义 ,并提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1):73-77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是国家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因此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和纽带 ,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可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从而提高我国农村现代化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 如何避免“小城镇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我国在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规模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小城镇综合症”展开讨论 ,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应当遵循“择优发展、重点突出、辐射带动”的方针来发展小城镇 ,以求实现工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村城市化的“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周世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2)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农村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可以推动农村向城市化发展,解决农村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要促进城市化发展 ,走发展大中城市之路的可行性不大。从我国长期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和实践看 ,发展小城镇对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和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成本的对比分析 ,发展小城镇比发展大中城市具有更多优势。因此 ,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赫广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91-95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在发展模式上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缺乏认识等原因,政府推行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济性“下放”等反向城市化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对人口压力的非理性回应和对“城市病”的过度担忧等原因,政府推行优先发展小城镇而不是直接推进城市化的政策。从政策的角度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对于中国未来科学的城市化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雷春浓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本文从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角度 ,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立足重庆市情 ,分析小城镇建设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促进城市化的意义 ,以及对发展和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问题和建议 ,供研究与辩析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诗意”与“悲剧”是东西方文学艺术共有的审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城小说都程度不等地蕴涵着“诗意”与“悲剧”这两种审美因素。这里的“诗意”首先来自于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培养起来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具体到作品本身,诗意既体现于语言、叙事风格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作品的整体情调、氛围中,又体现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之中。这里的“悲剧”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而这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美好的青春、爱情、理想、追求和做人的意义、尊严以及生命自身。由于小城中多的是“近于无事的悲剧”,由于作者那哀而怒的矛盾情感,以及诗意与抒情成分的加入,使现代文学的小城小说中很少有纯粹的悲剧作品,也很少有纯粹的充满爱与美的诗意作品。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3,22(3):18-23
加快小城镇建设,保证农民充分就业,有效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要着力推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着力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取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制度,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熊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86-291
在我国古代,由于时空的演变,"镇"的地理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并不专指商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镇类型的划分可因标准不同而异,判定镇的职能当是研究的第一步。在具体操作中,拓展镇为经济型镇级中心地和非经济型镇聚落将有利于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在界定商镇属性时,应避免以点代面,以量变代替质变的倾向。加强镇与乡村关系的研究是实现镇研究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50-60
本文所言近代指1860年代至1940年代,市镇指介于城市和乡村的商业性实体。近代市镇研究虽然开启于清末民初,但迄今为止专精研究仍不多见。近代市镇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近代中国复杂面相尤其是农村问题的了解,加深人们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认识,亦有助于人们摆脱宏大叙事的思维定势,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等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近代市镇研究对于当代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亦有借鉴作用。作为一项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近代市镇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尚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要学界同仁从理性思维角度予以审视,这对于相关研究的持续和深入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以一座西北边陲身处新疆南疆浩瀚戈壁中的柯坪镇为例,根据该城镇的客观功能需求和现有城镇脉络,基于绿色细胞单元、绿色廊道和绿色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几种绿色细胞形式进行多种组合,达到对城镇绿化进行分片分区式灌溉、管理和统计,提出一种新的“绿洲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已成为该城镇行之有效的规划手段,此探索也可为同类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其他城镇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宿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3):80-83
电视纪录片在当代中国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品种,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含纳了引人入胜、令人回味的细节。而电视纪录片的细节具有魅力,首功在于小景别的适当运用。然而,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理论探讨,针对小景别镜头对细节的展示方式这一问题却少见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提出这一问题并着重从观众学和体态学等角度加以论述,旨在弥补电视纪录片的理论缺憾。本文还认为,运用小景别镜头展示细节,固然给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带来了可视性。但不恰当地展示也有可能使片子的内容成色、艺术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文中特别指出了几个具体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生态文明视阈下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阐释了生态文明、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用SWOT工具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就大学生村官带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端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138-146
城市人民公社社办工业的出现是以"大跃进"为主要背景的。它产生的直接动因由尽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目标、吸纳城市妇女和公社其他闲散劳力、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等诸多因素组成;社办工业有它本身的特点;它在所有制、分配制度与生产方向的发展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社办工业的"寿命"虽短,而且染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但对它的评价却不能因噎废食,在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社办工业所发挥的作用应当说是积极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9.
汤鹏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7-82
本文在对镇域经济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重庆武陵山地区镇域行政区域面积、人口规模与结构及其就业规模与结构等几个方面描述了重庆武陵山地区镇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就重庆武陵山地区各个区县的镇域经济发展情况作了一些比较分析,最后论述了加快该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的几条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庆海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34-40
分析福建省“三农”的基本状况,揭示农民收入显著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不足等问题,得出福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从业人口素质低下,解决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乡镇公共财政,最后就解决福建“三农”问题的具体思路━━构建乡镇公共财政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