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规章的若干法律问题陆武师一、地方政府规章的含义和特征地方政府规章是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各方而行政事务的规范性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中国中央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地方政府都具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各级政府、各部门需要协调开展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立法法》等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各自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并根据职权建立了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规、标准领域的不统一甚至冲突,给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安全生产法》修订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规章为统一有关立法、执法提供了基础,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可以拟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各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遵照此法,陆续制定了不少地方性法规,逐步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国家层面上总共进行了7次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减少了行政机关的人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机构过于冗杂的局面,但是机构没有摆脱"精简—臃肿—再精简—再臃肿"的恶性循环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科学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当前我国的《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过于原则化,也没有科学规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组织法又是一个规范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显得逻辑混乱,难以发挥有效的规范作用。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统一的行政组织法来规范我国的行政机关的组织,防止我国行政机关过于庞大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组织法在行政机构设置中存在立法条文粗疏、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有限、追责条款缺失等缺陷。这种状况的造成,与"权力至上"的传统导致行政组织法立法被忽视、行政机构设置涉及宏观制度问题、学界对行政组织法的关注不够有关。因此,应当从深化行政组织法的理论研究、修改宪法和制定各级政府基本组织法、制定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组织条例三方面入手对行政组织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容易导致行政机构臃肿的一些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修改建议并就地方行政组织立法的完善问题作初步探讨 ,以利于地方行政机构组织的精简和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孙丹 《中华魂》2012,(8):38-40
群众文化体制包括群众文化行政管理和事业机构两部分。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垂直领导的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团体、部队等为专门从事组织、研究、指导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而设立的事业单位,主要有政府文化部门主管、工会组织主管、共青团和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部队系统主管的四个分支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事业机  相似文献   

8.
以西部的云南通海县十街玫瑰合作社为例,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分析,证明了赋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中央政府出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或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来解决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这一问题,并对其立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在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中,有一条明确的规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本文结合湖北来风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权,谈些粗浅看法。一、县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主要体现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方面,搞好监督工作是做好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来凤县人大常委会在不断提高对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的审计制度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决定审计的本质特征。我国是以国家审计为主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有统一指挥的国家审计体系,各级审计机构由国家授予审计监督权,审计的对象是公有制企业和财政金融部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代表国家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国家审计机构分为中央审计机构,地方审计机构,部门和单位审计机构三类,机构设置是国务院设审计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审计局,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设审计局,各级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自1986年第二次修改颁布以来,据我们初步统计、宪法学界、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具体工作者,就健全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问题,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对其作了非常系统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修改和完善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转变职能,精简高效,权责一致,走向法治。其中,转变职能是出发点,精简高效是核心,权责一致是关键,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是最终目标。为此,应加强行政组织体系的法制建设,即完善各级政府组织法,制定行政编制法,清理和编纂现有的行政管理法规。  相似文献   

13.
突破省域边界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突发性,灾害后果严重。实践中,各省级政府通过签订应急协同协议、新设应急协同组织、开展联席会议与会商应对跨省突发事件,形成了多元化的应急协同机制,契合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但是,相关机制不仅面临合法性质疑,还存在效力薄弱、协同动力不足和未突破区域壁垒的弊病,需要完善相关合法性保障与实效保障。协同机制具备实质合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其组织法依据,一些仅供协调而未涉及职权调整的协同机制不违反职权法定原则与组织法定原则,具备合法性。然而,应对跨省突发事件需要整合各省政府部门职权以形成区域性应急行政权,该权力源自政府的行政授权,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相关法律依据。协同机制的实效保障需要多路并进:在协同协议层面,应当进一步提升协议的法律效力与可操作性;在协同组织层面,需要健全应急协同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在协同信息层面,完善应急协同信息平台建设有助于收集、共享常态化信息与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信息;在协同动力层面,可以通过夯实协同观念基础与信任基础、增加协同净收益和加强中央政府的高位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社全主义的人民政权,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及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机关。中央政府(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总理的提名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一、商业行政部门的丰功伟绩商业行政部门是各级政府对所管辖地区的商业活动实施组织和领导的机构。建国以后,从中央管理商业的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所属的商业部等部委,直至省、地、县地方各级政府也有相对应的称为商业(含粮食、物资等)厅局的各级管理商业机关。在党中...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联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人大工作的实际,就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谈些粗浅看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而和环节。”毫无疑问,处在基层的同家权力机关—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做好这些工作,其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8,(16):18-19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三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非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隋和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特点决定除通过法律配置地方行政权力外,还需要建立地方行政权配置的动态机制.省级政府的地位及管辖范围决定其是地方行政权配置的恰当主体,承担地方行政权纵向与横向配置的职能.省级政府配置地方行政权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组织法授权,权力具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省级政府只能配置法律授予地方政府的行政权,服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地方行政权的配置行为,不得配置被法律明确授予的权力,并尊重市、县政府对行政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9.
地方人大常委会是特定共同体内最高权威机构,是民主代议组织,承担着道德建设职责,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行使荣誉职权的正当性。《地方组织法》第44条作为荣誉职权的授权性条款,明确了其行使主体、具体内容,但相对于具体实践来看,该条款属于原则规定,留下了巨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实践中存在着职权主体僭越、表彰对象不均衡、表彰条件要求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在保障荣誉职权行使的独立性、设置专门组织、规范荣誉称号等方面完善地方人大荣誉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行政机关领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一律实行首长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党的十三大将宪法的这一规定具体化,提出了党政分开、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并且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