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哲学是以人为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在目的论中,康德把自然、社会、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含目的性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用的部分而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人在这一系统中是唯一能规定自己的目的,能对自然作出价值判断的存在,所以人是自然的最高目的。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人变成文明人的过程,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必然在目的论中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发展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人本思想,开创了崭新的人学景象。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了马克思人本思想关于全面自由发展目标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承诺。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补充、相互对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得到完整呈现。在自然目的论中,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和终极目的,其自身的自然禀赋的发展与其道德性素质的培养,分别是整个自然界的内在的最后目的和外在的终极目的。而在道德目的论中,人不仅应当将其自身看做是目的,也应将他人看做是目的,从中就衍生出人的自我完善和促进他人幸福两种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并分别与自然目的论中的两种目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生存方式的变革与马克思思想的“幸福”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视域中的"幸福",不只囿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它本质上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即个人的总体生存方式,意味着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确证。资本逻辑语境下的片面的、异化的生存方式遮蔽了人之幸福的根本,唯有彻底变革这种病态的生存方式,代之以全面的、丰富的生存方式,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才具可能。时下社会呈现精神家园失落,幸福迷茫现象,当代人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再次凸显了开启马克思在本质意义上所诠释的幸福思想对人之生存的启示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是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与最高追求,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之路的主旋律。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追求,而且要明确以何种民生幸福为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立足于唯物史观,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把哲学价值论对“至善”的思考转换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转化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不断追问。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为价值导向,构建幸福中国;坚持“统筹兼顾”为实践原则,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自由全面”为意义旨归,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试论康德“人是目的”命题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人是目的”的命题是康德理性伦理学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之一。康德认为:人作为感性血肉的动物,只具有相对价值,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则具有绝对价值,人是因为被赋予理性而神圣;理性不能仅作为手段,理性本身就是目的;作为理性的现实存在者,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必须以相互尊重为特征,人们行为的尊重自决与尊重规律两者统一于尊重理性自律,这包含着对别人行为应有一定的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始于人的有限性生存境遇。自原始先民起,人们通过对灵魂的探索、上帝的崇拜和理性的悬设,试图给人类一种幸福的承诺。马克思在对以往观点的批判、解构中消解了对人类幸福抽象的、形式的、虚伪的假设,把实现人的幸福追求目标置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强调实践在创造幸福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幸福的理想社会,从而为人类寻求幸福指出了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康德和马克思提出的人类尊严原理 ,并根据目的与手段的辩证法探讨了这一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个人追求幸福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基础和动因,没有每个人对幸福的积极追求,就没有个体对幸福的关心,也就没有人类的整体幸福.人类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前仆后继的幸福追求过程.无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多么大的差异,无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有多么大的不同,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就是这个社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群众的幸福要求,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个人追求幸福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基础和动因,没有每个人对幸福的积极追求,就没有个体对幸福的关心,也就没有人类的整体幸福。人类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前仆后继的幸福追求过程,无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多么大的差异,无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有多么大的不同,追求民生幸福最大化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就是这个社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群众的幸福要求,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的目的作为规律决定其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这是马克思辩证历史决定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但是,长期以来,这一思想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得到正确的阐发。马克思这里所讲的“目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东西,而是指“实践观念”。实践观念的构建受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观念的多样性揭示了主体选择的根据、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空间。实践观念是客观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一个结合点。“目的作为规律”思想说明人们能够尊重的只是反映到人的头脑中的客观规律,这种被认识到的规律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具有过程性,因此,人们尊重客观规律也就具有相对性、过程性。  相似文献   

13.
幸福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一生追寻的方向.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马克思从"完整的"现实个人出发,消解了以往哲学对幸福抽象而形式的论述,立足于对"劳动-休闲"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共同关照着人的幸福诉求与主体性价值回归.对此,马克思以"人民向度"为幸福研究的逻辑内核;以"劳动-休闲"的幸福意蕴为逻辑依据;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休闲"的双重异化为逻辑审视;以实现"劳动-休闲"的价值复归为逻辑构建,强调异化劳动是导致劳动不幸的根源,休闲异化则隐喻在异化劳动之中制约着幸福体验的获得,只有实现共有体面劳动与共享休闲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和成为幸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薛茜 《社区》2012,(15):19-19
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天正街社区有居民2983户,7579人,居民住宅楼院18个物业小区5个,社会单位40个,“两新”组织110多家。天正街社区通过打造“126”民生幸福工程,探索为民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起了社区的大和谐。  相似文献   

15.
王存理  段续  吴昊 《社区》2014,(33):26-27
一段时间以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城区就像一个大工地:千里流绿的松花江段在整堤、植绿、建园、修桥;城区的主干道排队“开膛”;住宅区的小巷在整修、铺油、盖砖;大片的棚户区被拆除,老旧居民楼全部加覆苯板。停水、停电,灰尘四起,堵车、搬家、换水电表,在网上甚至出现了“劳民伤财”等议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是马克恩人学观的核心构成。人的自我实现包括确立自我本质的起始阶段、人性的建构完善阶段以及最终人的完整化全面化阶段这三个持续辩证的过程。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民生是指作为生命主体、生活主体和生产主体的广大民众自身的现实存在状态,主要包括生存、生活与生计三个基本层次.民生幸福即民众对于自身生存、生活、生计诸方面状况感到满意、快乐和愉悦的积极稳定的情感体验,它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生存、生活和生计幸福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目标,也应是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为了有效增进民生幸福,需要创建以民生幸福为目标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人本化、管理主体的全员化、管理客体的系配化以及管理手段的效能化.  相似文献   

18.
薛茜 《社区》2012,(10):19
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天正街社区有居民2983户,7579人,居民住宅楼院18个,物业小区5个,社会单位40个,"两新"组织110多家。天正街社区通过打造"126"民生幸福工程,探索为民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起了社区的大和谐。建好"一个中心",老人有乐家人放心在社区实行"六位一体"居家养老法,即居家健康养老、心理养老、维权养老、理财养老、孝心养老、文体养老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抽象的事物。认知隐喻是通过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完成的,即从抽象的源域到具体的目标域。“人是动物”的认知映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空位映射、特征映射和关系映射。  相似文献   

20.
慧儿 《社区》2002,(4):54-54
尽快掌握各种知识,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渴望,我也不例外。在孩子尚在腹中时,就开始给她听自己都似懂非懂的世界级音乐,听到后来,我往往戴着耳机睡着了,恍然惊醒时,对孩子十分抱歉,不知在她那片混沌未开的天地里,是否讨厌这个贴在肚皮上的噪音制造者。抱歉归抱歉,在孩子出生后,我仍然揠苗助长,在她几个月时就开始给她读古诗。其实,也许她更喜欢的是“布娃娃”之类的儿歌,但她知道的东西确是一天天丰富起来,问她什么,她都无比自信地说:“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